摘要:相比之下,據俄羅斯方面的消息,俄軍今年開始試裝“武士3”單兵防護系統,俄羅斯目前也是世界上主要的防彈材料生產大國之一,他們的單兵防護系統能達到與中美類似的水平倒也不值得奇怪,不過由於俄軍軍費的問題,未來這套系統能普及到什麼程度可能有點疑問——不過至少,在烏克蘭衝突中,俄軍參戰的營戰術羣的機械化步兵幾乎人人有高等級防彈系統,因此傷亡率也是非常低的。當然,到目前爲止,不管是美軍在伊拉克、阿富汗穿着“攔截者”對付游擊隊,還是俄羅斯士兵穿着“武士2”對付武器裝備全部停留在1985年蘇聯水平的烏克蘭軍隊,或者幾年內,解放軍可能穿着增強防彈插板去對付草莓兵。

來源:席亞洲

近日,網絡上公佈的解放軍採購招標公告顯示,我軍將會在兩年內採購150多萬套高等級防彈插板,配用於解放軍新一代的單兵裝具。

按照招標公告,這其中93萬套是最高限價不到一萬元的“標準型防護插板”,46萬套是“增強型防護插板”,限價過萬元。

按照招標要求,這些防彈插板將在招標後24個月交付完成。

在阿里上,比較靠譜的國產板子也就賣100美元左右

。30-06(全裝藥7.62彈,北約彈是減裝藥)彈的穿甲彈都未能擊穿這塊國產碳化硅+PE纖維的NIJ IV級板子,當然估計穿着者會受重傷,射擊距離低於50米

解放軍其實此前也從未停止過採購防彈裝備的工作,但此次如此大規模的採購,確是首見。這次的裝備採購規模意味着, 人民解放軍全軍將會裝備防彈插板,而執行一線作戰任務的機械化步兵和步兵單位則幾乎人人都有“增強型”防護插板。

我們看一下我國企業在國外銷售的防彈插板的價格,可以發現按照阿里巴巴上的報價NIJ4級的碳化硅陶瓷+高分子量纖維的防彈插板價格低得不可思議,每塊板價格在100美元左右。

不過國產碳化硅材料本身的價格都沒這麼便宜,爲30-220美元/公斤,按照YOUTUBE上國外網民的評測,一塊板重量約爲5磅多,那麼其中的碳化硅材料可能也有2公斤或者更多一些,如果用最貴等級的碳化硅材料肯定是做不到這個價格的了。

不過這東西里面的花樣很多了,筆者手頭這方面的材料很老了,還是我國尚未實現碳化硅裝甲材料批量生產年代的教材(網上曾有人拿這個教材說我國到現在都沒有量產碳化硅,呵呵呵……)

儘管外貿插板的價格看起來超級便宜,但據美國槍迷的評測,如果這些板是來自於中國的一些信譽較好的老牌企業,那麼即使是很廉價的防彈插板,也能抵擋全威力7.62毫米穿甲彈(。30-06子彈)近距離的一輪射擊——當然會有較大的變形但仍可能保住穿戴者的生命。而使用氧化鋁陶瓷的同等級插板也具備相似的防護能力。(當然,這類視頻經常對同一塊插板進行遠超出其設計指標的反覆連續射擊,除了前面幾發外,後面的測試其實已經失去意義)

然而你要考慮到這僅僅是一塊100美元水平的插板……甚至於,可以看到一些價格更便宜的,50-60美元的防彈插板也能抵擋各種手槍彈,乃至超出其設計水平的步槍彈的反覆射擊。

在中國實現高分子量塑料纖維和碳化硅陶瓷板的大規模批量生產——事實上在我們上面提到的教材裏經常提到的,當時國際上都尚未實現批零生產的“下一代防彈纖維”PBO,目前國內也已經實現批量生產,其中僅一條生產線的產量就有6-7倍於日本的產量。

大家熟悉的美軍“攔截者”單兵防護系統

我軍蘇丹維和部隊的防彈衣基本外形就和“攔截者”相當接近

俄軍“武士”1、2、3系統展示,當然最左這個“武士3”只是概念模型,最後實際列裝的沒這麼科幻

實際裝備的“武士3”是這樣的……

最新一代防彈纖維、陶瓷、和金屬防彈材料的性能遠高於前一代,以上面這些商用插板常用的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而言,它除了耐高溫性能不如凱夫拉(芳綸),其他性能幾乎全部大幅度超出。而新一代PBO纖維更是在各方面都又比迪尼瑪之類的PE纖維更加穩定。

包括以前我們經常聽到的,關於防彈衣的“儲存壽命”問題,實際上在新一代防彈材料面前也已經迎刃而解。以前凱夫拉的存放壽命主要是一個是在紫外線作用下容易變質,一個是容易吸潮,對於新一代防彈材料而言這些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了。

解放軍的新一代防彈插板僅從價格來說,肯定是要比商用的NIJ IV級防彈板具備更高的防護力。事實上,據美國阿富汗、伊拉克戰爭時期採購“攔截者”防彈衣的價格,一套也不過1585美元——考慮通貨膨脹因素,按照匯率計算的話,可能和我國這次採購的的增強型防彈插板系統(前後兩塊板)價格類似。

“攔截者”可以說是近年來網絡上關於現代防彈衣的傳聞來源之一,有美軍在伊拉克穿着這種防彈衣被7.62毫米北約彈機槍幾乎是頂着身體掃射了十幾發,仍然活了下來。

此前解放軍在南蘇丹執行維和任務的部隊也穿着了一種類似防護水平的重型防彈衣,在戰鬥中一枚迫擊炮彈擊穿92式步兵戰車頂蓋落入車內爆炸, 結果車內的6名戰士中,兩名因爲炮彈直接在腳下爆炸當場犧牲,其餘人只有在沒有受到保護的手腳位置有一些輕傷。這也證明了我國防彈衣技術的水平也是很高的。

綜合上述,我們可以推斷解放軍這次採購的46萬套增強型防彈插板基本可以做到讓敵人的各種小口徑彈藥即使頂着胸口打也無法奈何的水平。

而這個採購量,顯然不僅僅是滿足我軍特種部隊的需求,而是可以做到重型、中型、輕型旅的機械化步兵,凡是需要下車作戰的,人人一套的程度。也就是說,我們的敵人將面對一羣“終結者”一樣的步兵,他們手裏發射普通彈的5.56毫米步槍和7.62毫米通用機槍可以說幾乎完全變成燒火棍,即使改爲發射硬鋼芯穿甲彈,也只能在近距離打傷我軍士兵。

這時候就能看出我軍的步槍新型彈藥全部改爲5.8毫米鋼芯甚至鎢芯的好處了——儘管在遠距離上這些子彈因爲硬度過高精度不如那些使用鉛芯的美製5.56毫米普通彈,但是它們能在近距離有效擊穿敵方的高等級防彈服——按照相關說法,5.8鎢芯彈能在50米距離擊穿“攔截者”。

相比之下,據俄羅斯方面的消息,俄軍今年開始試裝“武士3”單兵防護系統,俄羅斯目前也是世界上主要的防彈材料生產大國之一,他們的單兵防護系統能達到與中美類似的水平倒也不值得奇怪,不過由於俄軍軍費的問題,未來這套系統能普及到什麼程度可能有點疑問——不過至少,在烏克蘭衝突中,俄軍參戰的營戰術羣的機械化步兵幾乎人人有高等級防彈系統,因此傷亡率也是非常低的。

當然,到目前爲止,不管是美軍在伊拉克、阿富汗穿着“攔截者”對付游擊隊,還是俄羅斯士兵穿着“武士2”對付武器裝備全部停留在1985年蘇聯水平的烏克蘭軍隊,或者幾年內,解放軍可能穿着增強防彈插板去對付草莓兵……

那都是非常明顯的“虐菜”行爲啊……一方面對手的輕武器基本都是普通彈,而且人員訓練水平還很菜,另一方面我方全員普及高等級防彈衣……

在這種情況下,自然不太需要考慮普遍提高己方士兵手裏武器的穿甲效能。

所以美軍還是放心大膽的給陸軍士兵們繼續使用5.56毫米的普通彈,頂多是弄個速燃發射藥啊,加重彈頭啊什麼的花樣,基本上都是提高遠距離精度,增強對軟目標殺傷力的設計。

而解放軍的5.8子彈雖然有了鎢芯或者硬鋼芯,提高了近距離穿甲的威力,但是如果雙方都裝備重型防彈插板對射,你要接近到敵人50米內才能確保消滅……其實也是頗爲蛋疼的。

去年美國輕武器界不少老傢伙都在嘲笑美國陸軍的NGSW-AR下一代自動步槍計劃,尤其是關於它的膛壓要達到坦克炮水平的設計。

雖然大家都知道美國陸軍的步槍選型計劃歷史上曾經多次走偏,但至少這個計劃對於未來雙方都穿着重型防護情況下的交戰環境進行了考慮,開創意義還是很大的

但事實上現在來看,在中美俄都普及重型防彈衣的現實環境下, 或許美國陸軍的這個計劃還是靠譜的——當然了問題在於,即使使用6.5毫米鎢芯穿甲彈,並將武器的膛壓提升到坦克炮水平,爲了加長槍管改用無託結構——那麼十年後單兵防護是什麼樣呢?可以想見,更多源自坦克裝甲車輛的防護技術將會進入單兵防護領域,而步槍卻因爲成本限制,至少在近期內很難看到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之類技術的運用——事實上由於步槍口徑太小,也沒法用坦克炮那樣的APFSDS,因爲會導致彈芯太輕,能量不夠,除非初速再提高上去……於是這就陷入了更大的矛盾。

但不論十年後的展望如何,現在中美兩國都面臨着一個問題,即正在裝備部隊的新一代步槍說到底是前一個時代的設計思路——也就是從2000年前後開始,輕武器界形成了這樣一個觀點,就是現有的彈藥和槍械結構已經達到了一個成熟的階段,在這方面繼續提高實際上已經很難提高武器的作戰效能,所以輕武器的發展前景就是更輕便,更可靠,打的更準,更好的人機工學,以及能裝一大堆光學瞄準器之類的附件。

解放軍的新槍族和美國海陸此前採購的M27,其實都是這類思路的結果,當然也包括西方國家和俄羅斯這幾年新列裝的武器,甭管是M416啊,SCAR啊、CZ805啊、ACR啊,還是AK-12啊,AEK-971啊……

QBZ-191槍族也是我國追趕國際流行潮流的一種產品,雖然也繼承了對敵方防彈裝備近距離具備穿透力的考慮,但是和真正爲‘單兵裝甲戰’而考慮的新槍就不是一個概念了

曾被國內某些人吹上天的美國海軍陸戰隊M27步槍,該槍最初計劃全面換裝海陸部隊,但最後因爲難以兼容新型速燃彈藥(美軍全軍換裝,沒法爲海陸保留老的彈藥),僅僅採購三萬支,回到了其設計初衷——軍士用精確射擊步槍……它其實和QBZ-191在我軍中的某些待遇有點相似,當然我軍新彈藥和新槍沒有他的這種麻煩,只是,如果從長遠考慮,用它換裝全軍其實意義不大

基本上都是圍繞着老彈藥設計的——包括M27被砍80%預算的主要問題也是由於它是爲了老的彈藥設計的,因爲美軍現在使用的新型5.56彈藥採用了速燃發射藥,和M27設計時使用的老式彈藥不同,結果會導致M27加速磨損,壽命比設計短得多。

當然了,我軍的QBZ-191步槍也有新型的彈藥,以適應相比QBZ-95更短的槍管,按照這個理解的話,它的初速應該可以維持95式同等水平,穿透力應該也能達到同等水平。

但問題在於未來——我們現在不知道美國的NGSW-AR在10年後能否成功, 但我們也應該開始研究士兵之間的對抗也要考慮“甲彈鬥爭”的時候了。

在雙方都裝備重型防彈衣的情況下,能夠遠距離擊穿防彈衣的新型槍械和彈藥是十年左右後各國必須裝備的東西——從加長槍管的角度講,下一代步槍採用無託結構也是大有可能的,美國NGSW-AR選型中就出現了多種無託槍——那麼我們下一代步槍是什麼樣呢?或許值得再考慮一下

現在來看,小口徑彈藥要進一步提高穿透力,由於彈藥的重量太輕,要提高穿透力大概也只能從提高初速和改進彈藥結構入手了。

這就需要槍械結構、彈藥設計在現有技術基礎上有更大的發展——可以說過去二十年來提高遠距離射擊精度的設計思路正在讓位於提高中\近距離的穿透力爲主,畢竟在現代條件下,就算按照某些人說的,M27步槍能在800米外一槍一個爆頭……它發射彈藥也根本無法擊穿解放軍的防彈頭盔,有什麼用呢?

解放軍的95式在射擊比賽中精度不如發射比賽級彈藥的M16A1,那又如何呢?50米上我能擊穿你的裝甲,你打不穿我,所以你有用麼?

不過,解放軍對於穿透力的重視雖然說起來比對手似乎領先半步,但是未來的發展是怎樣,可能我們需要更多的去思考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