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爲一個曾在2003年經歷過非典疫情的酒店業老兵,我對政府控制疫情的能力和復工是有信心的,但是現實行業擺在面前,復工後的形勢也不容盲目樂觀,但是酒店必須開張營業,這對恢復經濟是極爲重要的。企業復工的成本就不低,不僅是我們酒店業,很多行業復工也涉及到準備各種防護消殺用品、採購各種設施、部分員工還需要在賓館隔離,在連續失血近一個月後,一下再要拿出幾十萬上百萬的資金,有的企業可能都復不起工。

作者 雪穎

從農曆年末到今天,整整一個月中,酒店業努力自救調整,作爲正面衝擊力度最大的行業之一,酒店業在疫情過後準備奮力重啓。

投中網訪談了數位酒店人,他們來自不同的地區,經營管理着不同體量的酒店,有旗下有數家品牌的董事長、有大型酒店的總經理、還有剛入行的新手老闆,這一個月的焦灼和痛苦,成爲他們職業生涯中最難忘的記憶,

以下是他們的自述,也是三個關於強悍活下去的真實故事:

一、信心,和現金流一樣寶貴

張寧象  青藤酒店集團董事長

今天是2月26日,我們旗下的寧波墨憩酒店等已經開張業營業,半個月前,我們就一直在密切關注相關政策,做了積極的準備工作,前段時間申請很難審批下來,但這兩天浙江開始鼓勵復工,我們也在積極響應,所以今天算是正式開張營業了。

作爲一個曾在2003年經歷過非典疫情的酒店業老兵,我對政府控制疫情的能力和復工是有信心的,但是現實行業擺在面前,復工後的形勢也不容盲目樂觀,但是酒店必須開張營業,這對恢復經濟是極爲重要的。

企業復工的成本就不低,不僅是我們酒店業,很多行業復工也涉及到準備各種防護消殺用品、採購各種設施、部分員工還需要在賓館隔離,在連續失血近一個月後,一下再要拿出幾十萬上百萬的資金,有的企業可能都復不起工。

就算今天覆工,距離酒店業的完全恢復預計還有一段時間。有的企業已經快熬不住了,如果疫情持續三個月,大批企業恐怕撐不了。像我們浙江的民營企業相對比較發達,抗壓能力強一些,但面對前所未有的形勢,說實話,大家對下一步也都很迷茫。

復工後還有一大堆事情等着處理。馬上就涉及到大批的應收款,該收的錢收不來,該付的錢別人又來催着要,如果你沒有現金流,每天要被人催死,日子會越來越難過。另外,做酒店的涉及很多長期的供貨合同,各種事情怎麼處理都很複雜,因此大家的憂慮也越來越深。

我們盼望疫情能夠早點控制住,現在第一波影響的是旅遊、餐飲、酒店業、交通運輸等,第二波影響會向下延伸,就我們酒店業來看,光是上游就涉及到商業地產、耗品供應、洗滌等行業,酒店業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出現連鎖反應。停滯時間越長,對經濟的震動就越大。

面對這樣的突發情況,一家企業的精氣神尤爲關鍵的。

要自救,最首要的就是樹立信心。很多企業做轉型,把線下業務搬到線上,有的做堂食開始賣快餐,這些短時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我認爲有它的必要性。要是光躺在家裏,就等同於在等死。

要第一時間想辦法、動腦筋,讓整個企業運動起來,就像人一樣要有活力。我們要求每個門店都打開思路想辦法,也在和加盟商積極交流,幫他們採購防護物資,利用空餘時間進行培訓學習,同時,我們現在的衛生流程也抓的非常嚴格。

我們還在積極關注政府的援助政策。浙江寧波市的文旅局就在行動,我上午剛剛得到的消息,他們和市裏的建行在談授信一些受影響的旅遊、餐飲、住宿等行業,涉及到一個億的額度。但具體的細則我們還在等,如果資金能注入到一些受重災的企業,無疑是救企業於水火。

我們國家現在的經濟結構和2003年非典對比,有了重大的轉變,第三產業已經佔了GDP的很大比例,在寧波有些區域達到了70%,北京的服務業佔比也達到了80%以上。如果說非典時期救房地產就能馬上帶動經濟,今非昔比,思路也需要轉變了。

中國經濟現在的主力軍是服務業,這一次,救服務業就是救中國經濟。

我們也在思考酒店業能爲防控疫情做些什麼。比如1月27號的時候,我就發了一條朋友圈建言,可以徵用一些酒店建臨時的醫學觀察隔離點,病人早一天得到隔離,傳染早一天得到控制,可以拯救很多家庭。

我們還建議,考慮更加完善地把酒店等場所納入國家重大的應急保障系統裏,在酒店建設的時候就考慮到各項應急的措施。當傳染病大爆發的時候,任何一個國家現存的醫院都是不夠用的,如果把酒店的空間納入進來,就可以更好地和病毒傳播賽跑。

二、成爲一家定點隔離酒店,需要勇氣

姚仁文  深圳世紀皇廷酒店總經理  

臨近春節,我們原本打算痛快地忙活一場,承接了冬令營和多個大型賽事,從年初二 1月16號一直到2月16號,房間全部被訂滿了。

然而,一天之間,酒店的所有訂單全部取消了。

1月19號,我們的原定計劃是安排年後的大型會議接待的,但20號鍾南山院士就發出了肺炎有人傳人的消息,21號,所有的訂單都被取消了,我們一下損失了4000多個房晚。到了22號,各級政府都已進入了嚴防布控的態勢,爲了響應政府的號召,除夕那天,我們正式停止對外營業。

作爲一家有368間房,以商務會議爲主的準五星級標準的酒店來說,疫情期間每歇業一天,就要承受沉重的損失。第一次復工的公告,我們寫的是2月3號,結果被推遲了。我們又寫了一次公告,宣佈2月17號復工,可還是顯得遙遙無期。

大家心裏都着急,酒店本來就屬於重資產經營的行業,首期投入大、資金回報慢、人員投入多,而酒店的很多費用都要及時支付,如果沒有了現金流,就等同於掐斷了酒店運營的咽喉。

那段時間真是非常煎熬,我每天都在思考,怎麼讓我的酒店活下去,讓我的員工們不失業。他們很多人都有家庭需要負擔,一旦沒有了收入來源,哪怕我們支付深圳的最低工資標準,但2200塊錢在深圳這個地方,很難活下去,我實在不忍心。

我們開始認真研究了政府對於隔離定點酒店的要求,發現我們酒店的條件是非常符合的。在對於員工的返崗安排、崗位佈置、防疫措施等做好提前規劃之後,17號,我們和政府有關人員正式面聊,政府快速決定徵用我們作爲B類隔離酒店,我們也給了政府相當優惠的房費政策。當天談完,19號政府預支給我們的費用就到賬了,確實非常給力。

成爲定點的隔離酒店,是需要勇氣的。我也冥思苦想了好久,最擔憂的還是員工安危,可如果沒有人站出來,疫情什麼時候能結束?經濟損失什麼時候能彌補?員工們如何生活?我們不能坐以待斃。

我們給員工準備了嚴格的防護措施,要求他們穿隔離衣、戴護目鏡、口罩、腳套、頭套,不能說達到了進手術室的水平,但也做了周全的“武裝防護”。復工之後,員工除了正常的工資之外,還會給予疫情補貼,而且每天一下班就發放。

我們把原來的2班制、3班制,改成了3班制和3.5班制,儘量縮短工作時間,保證大家的休息和免疫力。我們和所有的員工都進行了溝通,給他們發知情告知書,讓他們瞭解防護措施,還有24小時的心理輔導電話。

2月19號,我們開始了作爲定點隔離酒店的第一天接待。

如果是開車來的客人,車子內外都會進行嚴格消殺,客人在通過專門通道進入酒店大門,在進行完測量體溫、資料檢查錄入、辦完入駐手續後,客人會上到專屬樓層,在房內進行隔離。我們還有生活保障組對他們的需求進行保障,但儘量在各環節提供無接觸服務,把相互感染的風險降到最低。

一開始,員工們還很緊張,誰都不願意做第一個。但慢慢地,大家發現,只要防護到位並沒有那麼可怕。做完第一班的人會和做第二班、第三班的同事討論,大家的心態也緩和了很多,現在我們酒店130多員工,上上下下都擰成了一股繩。

作爲定點隔離酒店,我們的各項收支剛好可以打平,這個階段比賺錢更重要的,是渡過難關。誰都不想一直帶着口罩,也這是履行我們社會責任的時候。

我從沒有這樣期盼過一個可以許願的日子到來,今年生日,我對着燭光鄭重地許下心願:希望如約而至的,不僅僅是春天,還有平安。到那時回望,一切的艱難困苦都是值得的。

三、關的晚,開的早,還“挖”了隔壁家客戶

宋曉彬  湖南吉首市和沐嘉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長

我們歇業比較遲,而我們復工的時候,當地95%的酒店還關着門。

大年初一一大早,酒店負責人給我打了一個緊急電話,告訴我酒店有一個武漢籍客人出現了發熱的症狀,已經被隔離了。第一次感覺疫情離我們這麼近,當時的心情非常複雜,考慮到形勢的嚴峻性,我們第二天就關閉了酒店。

這事把大家都嚇着了,我第一時間安慰了員工,向他們保證,如果員工出現了感染,我們會不遺餘力保大家周全,如果醫藥費不能報銷,我們就替員工承擔。幸好後來這位客人解除了隔離,檢測出只是普通的流感。

酒店關門了,我也沒歇着。第一時間採購防疫物資,當時口罩還沒有那麼緊俏,我們一塊錢一個口罩買了兩千個,開始爲復工做準備。

2月5號,管理層就到崗了。6號和7號兩天,除了兩個家在農村路被封了的員工,其他人都回來了,全員一起做消毒和衛生打掃,大家都很齊心。期間,我們彙集了全國酒店羣裏的各種信息和點子,制定了嚴格的防護措施,還諮詢了本地的公安部門和衛生部門,我們這裏沒有明確的規定讓酒店必須關門,只要衛生防護做到位就可以。

經過幾天的準備,2月8號,我們就重新開門營業了。當時,當地開門的幾乎只有小賓館、小旅館,像我們這樣小有規模的酒店,幾乎都在歇業狀態。

我們現在的入住率在65%左右,昨天的入住率是72%。我們也密切關注同行的情況,他們的入住率一般在百分之四五十,我們可以說是比較高的。

我們的特色電競房,甚至還出現了一房難求的情況。因爲本地只有一家,每天客人住進去就不退房了,後面好多在排隊,還有朋友直接打電話到我這裏來,要求我給他們留房間。

我們在此前也充分諮詢了有關部門,我聽同行說電競房在一些地區是被禁止的,但大多數地區是允許的,比如我們當地。但我們還是盡力做最嚴格的防護,光是打掃房間就要三個小時。換做平時,你讓客人等三個小時,他們早抱怨了,但特殊時期,大家不但理解,而且還更放心。

我們還執行了全國各地酒店人總結出來的經驗,做好通風、消毒、在電梯房一次性手套防止接觸感染、做自制的消毒通道等等,相關部門來驗收,也說我們做的比較到位。

疫情期間,我們還拓展了一些新客戶。

我們推出了一個優惠——其他酒店的VIP會員,可以在我們酒店業享受同等的VIP待遇。別的酒店還歇着,我們就在自家酒店的LED大屏幕上滾動播放告知這一福利,事實證明,這的確幫我們挖來了一些“隔壁老王家”的客戶。

酒店業本來就僧多粥少,遇到疫情,粥就更少了,這時候更考驗各家的本事。

所以,我們常常勉勵管理團隊不要驕傲。其實,我也是個新手,19年元旦開了店,前期投資在千萬級別,有89個房間,加上二樓的足浴城,總共有7000多個平方,我們原來能做到95%的入住率,但這還不夠,還要思考怎麼佔有更大的市場份額,怎麼把客戶搶過來?我的體會是,服務業,還是要在服務細節上花心思。這段時間,有件小事就讓我印象深刻。

當時有對夫妻帶着一個小孩來入住,小孩肚子不舒服,直接拉肚子在電梯裏了。我們將心比心,不但沒有讓他們賠償清掃費,還主動去買了止瀉藥。客人很感動,硬要塞給我們100塊打掃費,我們說什麼都沒要,他們後來直接來充了5000元。有時候,一個細節,就能讓別人記很久。

這一場驚心動魄裏,我們也增長了經驗,疫情教會了我們怎麼未雨綢繆,想最壞的結果,做最充分的打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