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鄭州,記者 王平安)訊,隨着生豬價格持續上漲,牧原股份(002417,SZ)交出一份亮麗的財務報告。2019年牧原股份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1.04%,淨利潤同比增長1075.37%,四季度單季實現淨利潤47.27億元。在國內生豬養殖行業規模化程度低,供需缺口大的情況下,牧原股份2021年出欄量計劃增長70.68%至95.06%。

"發財"不止步 擴張仍繼續

2月26日晚間,牧原股份發佈2019年年度報告稱,2019年公司營業總收入爲202.21億元,同比增長51.04%,實現淨利潤61.14億元,同比增長1075.37%,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99.89億元。

由於2019年豬價前低後高,加之牧原股份出欄高峯主要在下半年,牧原股份亮麗的財務數據主要在四季度完成。報告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牧原股份營業收入分別爲30.48億元、41.12億元、45.73億元與84.88億元,分別實現淨利潤-4.51億元、3.85億元、15.43億元與47.27億元。

在實現利潤大幅增長後,牧原股份確立了2020年更爲迅猛的擴張計劃。數據顯示,2019年牧原股份銷售商品豬1025.33萬頭,2020年,牧原股份計劃出欄商品豬1750萬頭至2000萬頭,同比增幅爲70.68%至95.06%。

與擴張計劃相對應的是,牧原股份的在建工程與生產性生物資產同步擴張。財務報告顯示,2018年底,牧原股份在建工程爲36.80億元,到2019年底,已增長至85.99億元,同比增長133.67%,與之對應的是包括銅山、西平、商水、東明等43個生豬養殖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image

(牧原股份部分在建項目 圖片摘自牧原股份年報)

除建設豬舍等固定設施外,大幅度的種豬留存,使牧原股份的生產性生物資產數據飆升。財務數據顯示,牧原股份2018年底生產性生物資產金額爲14.61億元,至2019年底,該項目金額提升至38.35億元。對於數據重大變動的原因,牧原股份解釋稱:"生產性生物資產同比增加主要是公司生產經營規模擴大,種豬存欄量增加所致。"

同時,牧原股份種豬銷售不斷縮減,2018年與2019年的種豬存留不斷增加。2016至2019年,牧原股份分別銷售種豬2.92萬頭、5.60萬頭、3.8萬頭、2.71萬頭,而2016年牧原股份商品豬銷量僅311.39萬頭,到了2019年,商品豬銷量已增至1025.33萬頭。計算得知,2016至2019年,牧原股份種豬銷量佔商品豬總銷量的比例分別爲9.38‰、7.74‰、3.45‰與2.64‰。

規模化程度仍低 供需缺口仍大

牧原股份的2020年擴張計劃並非孤例,生豬養殖頭部企業大多已立下"宏圖大志"。

公開資料顯示,溫氏股份預計2020年與2021年分別出欄1850萬頭與3000萬頭;傲農生物設定的股權激勵計劃爲2020年與2021年出欄量分別增長127.48%與100%;天邦股份股權激勵業績要求爲2020年與2021年出欄量增速不低於60%與120%。

頭部豬企之所以確立2020與2021年的大幅擴張計劃,與非洲豬瘟影響下的行業供需矛盾直接相關。

牧原股份在年報中稱,自2018年8月首次爆發非洲豬瘟以來,疫情迅速在全國範圍內蔓延,導致生豬產能下降。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國內生豬存欄31041萬頭,同比下降27.5%。,生豬出欄54419萬頭,同比下降21.6%。

不僅出欄量與存欄量持續下滑,國內能繁母豬存欄量也在不斷下降,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能繁母豬存欄2973萬頭,同比下降13.25%,2019年年底能繁母豬存欄2,045萬頭,同比下降31.21%。"國內能繁母豬存欄量連續下降,意味着未來國內生豬行業將會出現較大的產能供需缺口。"牧原股份判斷。

除供給缺口外,非洲豬瘟對生豬養殖規模化也正在產生影響。我國生豬養殖業長期以散戶散養爲主,據中國畜牧獸醫年鑑統計顯示,2016年年出欄生豬5萬頭以上的養殖戶爲311家,佔總養殖戶數的0.0007%,2017年年出欄生豬5萬頭以上的養殖戶爲407家,佔總養殖戶數的0.0011%,較2016年略有增長。

據公開數據整理,2018年出欄量較大的八家養殖企業(溫氏股份、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天邦股份、中糧肉食、大北農、天康生物)生豬合計出欄4844.78萬頭,佔全國生豬總出欄量的6.98%。2019年該八家養殖企業生豬合計出欄4499.93萬頭,佔全國生豬總出欄量的8.27%,與2018年相比,集中度有所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我國規模化程度較低,但在2018年與2019年非洲豬瘟影響下,規模化程度正在逐步提高。

財聯社記者得到的一份資料顯示,俄羅斯自2007年爆發非洲豬瘟以來,疫情在2016年見頂,至今仍在俄羅斯肆虐。期間俄羅斯後院養殖、小型農場在俄羅斯豬肉生產中所佔的比例從2005年的75%降至2018年的15%,且俄羅斯豬肉總產量從2005年的152Wt增長至2018年的369Wt。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