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献礼片中,《我和我的祖国》是不太一样的一部,因为它是由七位导演拍的七个小故事组合而成,相当于花一部电影的钱看七部电影,实在是太值了!

而这七个故事,有七种风格,如果按照喜好来排序,大概每位观众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不过,相对其他六个故事,大家比较公认的是陈凯歌导演的《白昼流星》有点难懂。

《白昼流星》看不懂?骑上骏马追赶时代,陈凯歌的解读太浪漫

在这个小故事里,陈凯歌的镜头依然非常华丽,虽然刘昊然和陈飞宇两个英俊少年都涂上厚厚的黑粉来扮丑,可他们策马扬鞭追逐“白昼流星”的画面还是震撼了无数人。

《白昼流星》看不懂?骑上骏马追赶时代,陈凯歌的解读太浪漫

可是故事本身呢?

就像标题“白昼流星”一样,这个故事看上去比其他六个故事更文艺。

七个故事各自都有一个主题,《白昼流星》的主题是“扶贫”,陈凯歌用他诗意的风格,将最贫穷落后的小人物,与最先进的航天科技连了起来。

《白昼流星》看不懂?骑上骏马追赶时代,陈凯歌的解读太浪漫

故事发生在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的四子王旗,2016年是离我们很近的年份,近到很多人都“身边即世界”地忘记还有很多人生活在贫困之中;四子王旗是离我们很远的地方,远到很多人都不知道那边的同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白昼流星》看不懂?骑上骏马追赶时代,陈凯歌的解读太浪漫

陈凯歌本人,和饰演旗长的田壮壮,都曾经历过去那些贫瘠土地下乡的日子,他们也见过那里贫穷的孩子。陈凯歌说,那些贫穷的孩子,衣衫破烂,可是眼睛却无比纯洁。

所以虽然不如其他作品中造型精致亮眼,可是在这部电影中,穿得破破烂烂也掩饰不了两个少年眼睛的明亮,甚至,或许正因为他们的造型太灰头土脸,反而更加凸显了眼神的明亮。

《白昼流星》看不懂?骑上骏马追赶时代,陈凯歌的解读太浪漫

刘昊然和陈飞宇饰演的两兄弟,父亲死后穷兮兮脏兮兮地过日子,进过少管所又出来,冥顽不灵,明明年轻力壮却从不知道要好好过日子,甚至还想要逃离这片贫瘠的土地。

对于这部电影,陈凯歌的理解是一定要写人,而非写事,所以《白昼流星》在叙事上并不一定像纪录片那么真实,重点其实是两兄弟的改变。

《白昼流星》看不懂?骑上骏马追赶时代,陈凯歌的解读太浪漫

剧本中还有很多细节,电影迫于时长没有展现,比如沃德勒一开始就强烈表达过对这个“穷地方”的不满,想要逃离,后来他偷钱也是想要“借钱”离开这里。

《白昼流星》看不懂?骑上骏马追赶时代,陈凯歌的解读太浪漫

两兄弟的叔叔也是普通的牧民,可能自顾不暇,更不懂得要怎样才能把他们教育好。

如果没有“扶贫”,两兄弟估计也就这样乱七八糟过一辈子了。

《白昼流星》看不懂?骑上骏马追赶时代,陈凯歌的解读太浪漫

而旗长,就是照亮这片土地的“白昼流星”。

从他与妻子的对话中可以知道,他年轻时做知青来到这里,这里的牧民对他好,他爱这片土地,所以扎根基层,带领牧民脱贫。

“扶贫”究竟要怎么扶?

不是靠给钱就可以,物质上的扶永远比不上精神上的扶。

陈凯歌在采访里也反复强调“精神扶贫”。

《白昼流星》看不懂?骑上骏马追赶时代,陈凯歌的解读太浪漫

就像旗长对弟弟说的,扶着小羊站,能扶多久呢?

关键是得让小羊自己有能力站起来。

《白昼流星》看不懂?骑上骏马追赶时代,陈凯歌的解读太浪漫

怎么样才能让两兄弟自己站起来?

他们两个从小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只知道“白昼流星”的传说。

其实越是落后愚昧的地区,越容易相信各种神迹,而神舟十一号返航,就是启示他们的神迹。

《白昼流星》看不懂?骑上骏马追赶时代,陈凯歌的解读太浪漫

21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神话与科学渐渐变得模糊,就比如网友总结的“中国式浪漫”,探月工程叫“嫦娥”,载人空间站叫“天宫”,太阳监测计划叫“夸父”……在先进的人看来,这是科技,而在落后的人看来,这是神迹。

之前就有新闻报道,当地牧民认为飞船降落所在的草场,草场主人是最幸运的人;还有牧民因为曾骑着摩托车追赶飞船而感到无比自豪。

《白昼流星》看不懂?骑上骏马追赶时代,陈凯歌的解读太浪漫

也许他们不是那么的理解科学,可是他们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也知道这会带来好运。

事实确实如此,这些年来,因为神舟飞船着陆,四子王旗渐渐由名不见经传变成景点,改善了当地的贫困状况,四子王旗的孩子都会画返回舱。

《白昼流星》看不懂?骑上骏马追赶时代,陈凯歌的解读太浪漫

电影剧本中也有村民等待返航的情节,还有村民们说等返航后修路就会富起来了。

那也是一种“殊途同归”。

《白昼流星》看不懂?骑上骏马追赶时代,陈凯歌的解读太浪漫

所以旗长对少年说,“那是你们的星星,快追!”

他们相信,“要是有一天,人们能在白昼里看到夜晚的流星的时候,这片穷土才会被改变。”

然后他们真的看到了白昼流星。

《白昼流星》看不懂?骑上骏马追赶时代,陈凯歌的解读太浪漫

那一刻,他们看到天神一样的宇航员回到了这片土地上,相信自己获得了启示。

《白昼流星》看不懂?骑上骏马追赶时代,陈凯歌的解读太浪漫

这一段,同样也突出了“回乡”的点。

扶贫的意义在哪里?

不是让贫困地区的人离开自己长大的土地,去发达的地区脱贫,而是去帮助他们建设自己的家园,让所有贫瘠的土地也能开出花来。

《白昼流星》看不懂?骑上骏马追赶时代,陈凯歌的解读太浪漫

很多人说这一部分拍摄太不尊重事实,比如航天返回舱怎么可能允许两个小孩子进来,比如四子王旗其实没那么穷、牧民也不是都骑马,但其实我想,这一段,陈凯歌更多的是一种浪漫主义的表达。

他在采访里说,两个少年纵马狂奔,是在追赶已经失去的时间,“骑上骏马就可以追赶时代”,这也正是“我和我的祖国”的关系,祖国永远给你机会来追赶向前。

或许大部分人看电影的时候都没有想到,但是如今听他说出来,又觉得是多么动人的一个意象。

《白昼流星》看不懂?骑上骏马追赶时代,陈凯歌的解读太浪漫

陈凯歌在导演手记里说,选择在敦煌拍摄这部短片,是因为它的“贫脊与灿烂”。

正是这样的土地,才孕育着无限的可能性。

《白昼流星》看不懂?骑上骏马追赶时代,陈凯歌的解读太浪漫

相比其他六个短片仿佛小说、小品一样偏直白的风格,《白昼流星》更像是一首诗,在华丽又简短的文字之下,还藏着许多可以展开来叙述的故事。

《白昼流星》看不懂?骑上骏马追赶时代,陈凯歌的解读太浪漫

唯一遗憾的就是,作为七分之一的片段,《白昼流星》时长实在有限,如果单独拿出来拍一部电影,相信效果一定会更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