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甲骨文發現120週年

甲骨文作爲目前已知成系統的漢字的最早形態

距今已有3000多年曆史

近年來,甲骨文逐漸走進大衆視野——《殷墟甲骨文書法探賾》《甲骨文常用字字典》相繼問世,甲骨文元素的文創產品備受追捧,海外屢辦甲骨文特展等,讓原本“高冷”的甲骨文,逐漸變得有溫度、有熱度。

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近兩年,甲骨文越來越多地走進中小學校園,不少地方的老師利用甲骨文“因形賦義”的特點對低年級學生進行識字教育。

在重慶南開小學“甲骨文學堂”進校園活動中,學生們練習甲骨文書法,在書寫這種古老文字的過程中獲得了美的體驗。

甲骨文文化走向世界

在國際上,甲骨文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2018年12月,“水墨聚焦·中國甲骨文書法藝術展”在摩洛哥舉行,吸引了190多個國家的代表前來參觀。在開幕式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助理總幹事弗明表示,甲骨文雖源於中國,卻是人類的共同財富,展覽讓世界人民親身感受這古老藝術的魅力。

文創產品吸引眼球

打開微信,搜索甲骨文表情包,便出現了各式各樣以甲骨文爲素材製作的有趣動圖。這些表情包以甲骨文來展示“友誼的小船”“有木有”等網絡流行語,生動形象、趣味盎然。

除了甲骨文表情包,甲骨文日曆、甲骨文書籤、甲骨文明信片等文創產品層出不窮。例如,河南博物院利用“甲骨文”元素研發了一系列文創品,被年輕人奉爲時尚。

【河南博物院甲骨文文創系列】

甲骨文姓氏鑰匙扣

甲骨文文創展銷

甲骨文姓氏膠帶、撲克牌

甲骨文冰箱貼

鑰匙扣

甲骨文書籤、鑰匙扣

……

沒想到,甲骨文也能“萌萌噠”!

硬核知識

事實上,甲骨文還有一個名字——甲骨卜辭

之所以得到這個名字是因爲它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占卜。那麼,商代究竟是如何利用甲骨占卜的呢?

以殷墟龜甲爲例,大致爲:殺龜取腹甲部分(也有用背甲部分)進行前期整治,削鋸、修整、打磨。

在整治過的龜腹甲背面進行若干處鑽鑿。鑿是用工具形成略橢圓形、棗核形的凹槽,鑽是在旁用工具形成的圓形凹槽。

單組的鑽鑿(鑽右鑿左)示意:

鑽鑿一般以龜腹甲中縫(俗稱“千里路”)爲界,左半部分鑽在鑿右,右半部分鑽在鑿左,左右對稱。

有鑽有鑿的龜背甲實物背面照片和拓片:

占卜時在龜腹甲背面鑽鑿處凹槽以火(燒熾的硬木)燒灼,即“灼兆”、“灼龜”。由於鑽鑿處的甲已很薄,一經高溫燒灼致使正面對應處出現“卜”形的裂紋,即“兆紋”。

卜形兆紋示意圖(下圖),兆紋分爲縱向的“墨”(也稱爲“兆廣”、“兆幹”)和橫向的“璺”(也稱爲“兆坼”、“兆枝”)兩部分。

可以看到縱向兆幹對應背面的鑿、橫向兆枝對應背面的鑽,所以兆幹兆枝方向也是以“千里路”爲中線左右對稱的:

當時的人認爲占卜儀式上龜甲正面這些燒灼出的卜形裂紋直接預示着吉凶。

最後便是根據裂紋所呈現的種種形態來對所佔事物是吉是兇做出判斷,並在龜甲上刻辭記錄。若用獸骨占卜,一般是取牛等動物的肩胛骨進行整治、鑽鑿、施灼、刻辭。

這些占卜用龜甲獸骨上的刻辭即後世所稱的“甲骨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