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臘角國際機場上首次見到的伊爾-76

雖然,香港老的啓德機場因爲地理原因和香港的發展,現在已經關閉了。但是,赤臘角國際機場依舊發揮着軍事運輸職能,但相比於美軍,我軍軍機赴港的新聞卻少之又少。據國內媒體今年10月19日報道,當天我軍參加“和平友誼-2018”中馬泰聯合軍演部隊,在香港赤臘角國際機場進行集結,之後乘坐三架伊爾-76運輸機,轉赴馬來西亞參加演習。這是香港迴歸祖國以來,中國空軍首次動用運輸機從香港機場跨國投送兵力。其實根據當初中英聯合聯絡小組就香港軍事用地安排達成的協議,我軍早就在香港赤臘角國際機場設置有軍事運輸中心,用於滿足軍事運輸需求。

出征儀式

那麼相比於美英,爲何中國空軍鮮有動用香港機場進行運輸呢?這可能一方面在於,相比於遠離本土的英美,我軍在鄰近香港的南部戰區擁有多個軍用及軍民兩用機場,加上跨國演習動用駐港部隊的數量較少,一般沒有必要載着大部隊專門繞道香港機場。比如“和平友誼—2016”演習時,我駐港部隊參演兵力就是先前往深圳集結,再從深圳機場直飛馬來西亞。另一方面可能也是考慮到民衆的“情緒”,避免香港個別媒體藉此炒作。

駐港部隊 三軍齊備

雖然香港網上有不少專門的軍事討論區,但香港民衆對軍事最直觀的第一印象可能還是來自駐港部隊,這也是我們的一張名片。駐港部隊雖然只有6000名士兵,但下轄有1個陸軍步兵旅、1個海軍艦艇大隊和1個空軍航空兵團,可謂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與駐港英軍多以“北重南輕”進行兵力配置不同的是,駐港部隊的兵力部署較爲分散,分別部署在全港14個點:如總部設在港島中環營區,陸軍部隊則部署在石崗村營區,海軍部隊部署在昂船洲營區,空軍部隊部署在石崗營區。英軍如此配置兵力在於希望實現“遲滯進攻,掩護撤退”,阻撓解放軍在戰時解放香港;而我軍則是按基本法守衛香港,自然在兵力分配上會與英軍有些差別。

和平友誼—2016

除了守衛香港之外,我駐港部隊其實還承擔着對外展示窗口的重任。由於外國艦機對中國香港的“偏愛”,駐港部隊在近距離接觸外軍方面,常常有着內地部隊難以企及的有利條件,但可惜的是這種優勢卻並沒有對實際作戰能力的提升有什麼明顯的幫助。所以近幾年來,駐港部隊也在“請進來”之餘,開始以“走出香港”的姿態與外軍展開交流切磋。比如2016年駐港部隊就首次走出國門,與馬來西亞展開過“和平友誼—2016”的聯合軍演。

駐港部隊日常訓練

應該說駐港部隊在進駐香港後,其基本職能長期被侷限於香港一地,很少有出國參加聯合演習或執行重大軍事行動的機會。但既然駐港部隊早已在香港國際機場設立了軍事運輸中心,我們就應當積極推動香港國際機場發揮好它的軍事運輸職能。可以預見的是,一旦香港國際機場成爲我駐港部隊的遠程投送基地,作爲全軍首支三軍合成部隊的我駐港部隊,其輻射東南亞的戰略作用也能更好地彰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