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内实现新舟700首飞,西飞民机的这一目标坚定不移!

新舟700项目有国家发展民用航空的希冀、有航空工业军民机两翼齐飞的壮志、有西飞民机未来发展的蓝图,更有所有参研单位、参研人员数年间的砥砺奋斗。完成首飞,是西飞民机今年必须上交的一份答卷。

实现首飞,必须凝聚众志。上下一条心、全局一盘棋,每个人都为实现目标恪尽职守,每一个部门都为同一个目标竭诚努力,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实现首飞,必然依靠众智。面对困难与瓶颈,不等不靠,集大家之力攻坚克难;相信大家的智慧、集纳大家的智慧、充分运用好大家的智慧,新舟700项目一定成功。

时间在跑,我们必须跑在时间的前面。

目前,各个部门都动起来,梳理计划、制订措施,为实现年内首飞而努力。为了彰显出各部门在力保首飞节点所做出的努力,同时提振士气、凝聚全员力量,本周开始,《新舟领航》将围绕各部门 “力保首飞节点,我们如何做” ,进行采写和推出。

一个明确的目标,是引人奋进和发力的希望所在。

2020年初,西飞民机明确了新舟700年内实现首飞的目标,经过层层动员公司上下已经形成共识,各条战线蓄势待发。工程技术中心作为新机研制的龙头部门,始终将工作重点放在新舟700工程研制进度的推进落实上,直面技术难点攻坚多、人力欠缺、供应商协调难度大等各种困难,多管齐下确保研制进度。春节前夕,工程技术中心对各项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多轮摸排,增加和调配缺员较多的岗位人员,梳理首飞前各项工作,为节后大干做好各项准备。

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受疫情影响不能准时复工的员工、疫区内供应商复工时间不明……等等,一系列始料未及的问题接二连三的出现,是对设计制造工程团队严峻的考验。

依靠精细分析、合理调配和全员敢打硬仗的决心,中心领导班子对各方面的现状和困难再次进行充分分析,斟酌利弊,针对亟待解决的问题,逐一制订措施,力求尽快突破关键瓶颈。保证新舟700首飞不因工程技术中心工作不力受到影响!凭这一共识将工程技术中心上下的力量凝聚在一起。

首先,梳理明晰首飞前所有工作任务,制订分解计划,突出重点,落实责任,有的放矢。

在细化分解常规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型号研制中的重点专项工作工作包研制、全机静力试验准备、标准材料研发试验、系统台架试验、机上地面试验等,每一项组建攻关突击团队,制订专项计划并落实责任、明确责任人。目前,所有专项攻关团队已全部到位。

其次,是合理调配人员,挖掘现有人力潜能。

缺员,一直都困扰着工程技术团队。自2019年下半年起,在公司支持下,工程技术团队就想方设法从不同渠道对缺员严重的岗位进行补充。内部,从新舟60、新舟600团队调配补充20余人到设计团队,从设计团队抽调20余人补充到工艺团队。外部,从航空工业通飞、陕飞、西飞借调相关专业人员,补充制造工艺严重缺员的短板。

在自身人力已然不足的情况下,工程技术中心着眼于公司整个新舟700项目。以项目一盘棋的思想,在人力调配时,充分考虑到公司各部门上下游专业需求,从技术和人员方面进行支援。2019年底,抽调19人支援到供应链管理部,与其一起推动、解决供应商研制管理等方面的技术问题。

近期,工程技术中心重点从试制生产跟产、供应商研制技术协调、全机静力试验准备、工艺研制、首飞前各项技术资料和培训资料编发、适航审查配合、试飞技术协调等重点工作进行人员划分和管控,避免因责任不清导致推诿扯皮。

新舟700实现年内首飞,是西飞民机与时间的一场赛跑。只有各个专业齐心协力,相互协作,项目才能最终成功。为了赢得时间,提高效率,技术中心一方面制订合理的加班计划,另一方面是从精神与物质两个方面激发员工潜能。

当前在确保防疫前提不松懈的前提下,有序安排加班,力求加班群体尽量小、人员不集中,但保持高效;从中心创收中划拨奖励费用,适当提高了加班费用,对突出的团队和人员进行专项奖励。同时,依托党、工、团组织,广泛开展党内和全员专项劳动竞赛,营造大干氛围,鼓舞士气。

工程技术中心领导班子在充分分析、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对新舟700首飞任务充满信心:

“目前,对项目研制进行了风险评估,制订了风险防控预案;充分考虑了目前存在和后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对新舟700年内实现首飞,工程技术中心上下目标清晰、任务清晰、措施有力,信心满满”。

上下同欲者胜。工程技术中心全员已投入到确保新舟700首飞这个公司全年核心任务之中,看!他们正在全力冲刺,迎接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