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在維港舉行的無人機光影匯演,100架無人機在空中疑受干擾,近半損毀墜海,表演被逼腰斬,引起無人機安全的疑慮。雖然本港法例禁止擁有及使用干擾器,惟《星島日報》發現,無綫電干擾器在網上公然售賣。記者在網購平臺搜尋「無人機干擾器」字眼,發現數十個結果,售價由數百至過萬元不等,有賣家聲稱產品能干擾1公里內無人機的GPS衛星定位及WiFi訊號,逼使無人機着陸及返航,更能快遞到港,海關不會扣查。業界形容,本港無人機使用者缺乏航空知識,難以抵禦干擾器侵襲,若無人機拍攝戶外演出、運動比賽等大型活動時墜機,後果不堪設想。

  旅遊發展局原定在上週六的美酒佳餚巡禮上,於維港上空安排過百架無人機表演,惟活動開始不久,無人機已不成隊形,部分更不按指示飛走,令表演煞停。事後旅發局引述表演承辦商表示,在正式表演前一分鐘,附近出現很強的電波頻率,令原有的電波被遮蓋或不穩定,無人機受到外來干擾,以致無法接觸已編排的信號。意外揭示無人機隱患,事實上,可干擾無人機的儀器,竟在港公然有售。

  鴨寮街有售 通訊辦打擊

  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前天在深水埗進行突擊執法行動,兩名無綫電商涉嫌銷售非法無綫電干擾器,行動中檢獲6臺懷疑非法器具,另有兩人被帶返警署調查。通訊辦表示,2016年至今就打擊非法銷售無綫電干擾器共採取5次突擊行動,期間曾就非法銷售無綫電干擾器作出3次檢控,全部罪成,最高判罰款5000元。《星島日報》記者昨日再到深水埗鴨寮街一帶視察,發現商販態度已明顯變得謹慎,得知記者欲購買干擾器後,不少人斬釘截鐵表示買賣行爲均屬違法,更斷言「全港都無得買(干擾器),你要返大陸東門找。」

  網購到港 聲稱海關不查

  雖然深水埗販賣干擾器情況有所收斂,惟網上銷情卻「勢不可擋」。記者於網購平臺淘寶搜尋「無人機干擾器」,輕易尋獲數十個結果,售價約數百至過萬元不等。其中一款售1.5萬元人民幣的便攜式無人機干擾器,賣家聲稱可干擾一公里內無人機的GPS衛星定位及WiFi訊號,強制無人機着陸或返航,「大陸海關買的都是我們兩公里的(款式)。」賣家更表示產品可快遞到港,直言海關不會扣查,「國外、中東都賣過。」

  香港無人機航拍會創會人周亦樂指出,業界早知悉深水埗及網上平臺有售無人機干擾器,主要原理是干擾無人機用以定位的GPS系統及連接遙控器的WiFi系統,「便宜的款式只能干擾短距離,如數十米內的無人機;有些無人機干擾槍,範圍則可達一至兩公里,要數萬元一把。」

  劇院試場裝設 阻截無綫電

  他表示,可干擾GPS訊號的干擾器一般用作反追蹤裝置,如汽車裝上干擾器後,即使再被裝上追蹤器,亦可防止行蹤曝光。香港航拍總會創會會長唐思耀則指,部分考試場地爲防止考生使用通訊設備,會裝設干擾器阻截無綫電波訊號;劇院、音樂廳等場地亦有可能設有干擾器,避免觀衆的手提電話在表演中途響起。惟唐思耀指,一般而言有關場地須事先向政府當局申請,取得批淮,方能裝設干擾器,「有些父母亦可能會自購干擾器在家中使用,禁止子女使用電子器材,但他們有沒有申請我不敢說。」

  唐思耀更知悉,有港人在3、4年前曾從淘寶網購一臺無綫電干擾器到港,售價僅數百元。惟他指,價格數百至數千元的干擾器功率較小,用家需添置放大器,加強幹擾力度,方能增加干擾無人機的成功率,「放大器可以買,玩開無綫電的人也可以自己整。」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指出,大部分干擾器啓動後,均會「一刀切」干擾指定範圍內的所有同類無綫電裝置,以今次事故爲例,估計干擾者利用GPS干擾器犯事,若鄰近範圍有汽車、船隻等正使用GPS導航裝置,同樣會受影響。

  缺航空知識 航拍師難應對

  雖然干擾器爲無人機帶來危機,但香港無人機飛行俱樂部協會會長黃雍盛認爲,由於無人機使用公衆頻譜,因此在使用期間,受到更強力的外來訊號干擾,屬可預計的風險。根據現行法例,如使用無人機提供受酬服務,必須事先向民航處申請許可證,並按許可證內的條件提供服務。黃雍盛指出,民航處會要求申請人列明飛行事前風險及應變措施,然而,即使是商用無人機使用者,大多也是攝影師出身,缺乏航空業知識,遇上外來干擾器侵襲時,不懂如何應對。

  他不諱言,無人機拍攝愈來愈普及,不少戶外大型活動,都有聘請專人航拍現場情況,如無人機受干擾後墜機,甚至是失控衝向人羣,將會造成人命傷亡。

  香港空拍創作總監徐仕賢則指出,一般的航拍僅需要操作一部無人機,即使運作期間受到干擾失控,操作人員亦有足夠時間轉爲人手操作,避免發生意外。然而,如表演項目牽涉過百部航拍機,則較難應變。

  本文來源:stheadline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