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靠譜的阿星

持續一個多月的疫情對中國經濟在第一個季度的衝擊已經開始顯現,作爲全球供應鏈的“工作臺”,很多工廠的停工已經讓世界感受到了陣陣寒意;而在國內很多企業也正集體面臨“生死大考”。

僅2020年頭兩個月,疫情對消費的總影響達到1.38萬億元,這其中線下消費服務業首當其衝比如零售行業將會損失2000億左右,餐飲損失會更大翻上一倍,旅遊業中止高達9成損失還會下降9000億。根據中國中小企業協會2月18日發佈的調查通知顯示,截止2月14日,已復工企業僅爲59.29%,其中38.9%企業經營暫時停頓,近7成的中小企業收入銳減,超8成企業現金流不能支撐超3個月。

當前不僅是企業急,員工也很着急,很多朋友就業生計與企業命運緊密相連,“從來沒有如此急切的想上班”,企業復工不只是關乎國民經濟發展大局,而是很多人的身家維繫。最近在湖北之外一些中低防控風險地區已經開始強調“精準防控”和“有序復工”了。而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的宏觀調控政策也陸續出臺。

幸運的是,支撐企業線上業務展開的“雲辦公”平臺以及背後的雲計算巨頭在過去互聯網行業、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之中發揮着底層基礎設施的地位,他們是在對抗疫情中發揮“定海神針”般的存在,這場疫情證明了互聯網以及人工智能產業絕不是花架子,無法想象無法他們的參與這場戰疫會有多艱難。我們需要更多這樣實心用事的“實事派”雲計算企業衝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並與廣大中小企業一起“同舟共濟”。

01

穩住疫情防控大局,雲巨頭功不可沒

金不怕火煉,國內的雲服務巨頭基本上關鍵時刻都沒有掉鏈子,這應該是讓人倍感欣慰的,由於雲服務巨頭往往都是在互聯網及TMT領域內沉澱多年、並且一直承擔着大數據社會公益服務的角色,正如信息社會的“水電煤氣”一樣重要,因此對抗疫情挑戰也是他們彰顯科技企業責任、實業報國之時。

雲計算巨頭髮揮作用主要包括在(1)防控人員流動層面做到精準宣傳和人員檢測;(2)在研究新冠肺炎病毒開發疫苗過程之中提供算力支持,爲快速研製出特效藥、靶向藥加快進度;(3)滿足網友在家中的線上知情權以及通訊、文娛等數字生活不受影響;(4)爲企業搭建流量、工具、辦公開放平臺等;(5)在智慧城市領域方面構建起地方指揮大腦。

比如浪潮雲在疫情發生之初就成立IT通信運維應急團隊,保障疫情最嚴重的湖北省黃岡、孝感、利川三地政務雲數據中心的業務系統平穩運行,“雲+”協同工作平臺通過聯合第三方應用爲生態,既能支持政府、企業傳統組織架構下的工作需求,又能實現突發任務的組織快速搭建、業務場景部署;華爲雲WeLink作爲遠程辦公平臺爲很多事業單位、醫院搭建遠程即時視訊和遠程會議;阿里雲支撐的釘釘成爲遠程辦公、遠程網絡教學的工具;百度雲企業應用推出智能構建網站與小程序的SaaS應用“百度智能門戶AIPage” ;騰訊雲在政務方面以助力疫情小程序開發等等。

在非常時期,需要雲巨頭針對疫情給經濟、社會帶來的“次生傷害”全面推出針對解決方案以及中小企業的賦能計劃才能共克時艱。

2月15日,浪潮雲中小企業扶持計劃正式發佈,開放多項免費服務;2月21日,浪潮雲召開中小企業扶持計劃 ——“同舟計劃” 線上解讀會,積極構建起廣大生態夥伴及開發者的舞臺。

如何爲中小企業爲企業構建起線上綜合解決方案?如何爲中小企業疏通產業鏈協同復工?如何化解企業當前資金流難題,至少在3個月內渡過生存期?這其中的挑戰相當之大,將對於雲巨頭的技術、產品、資金、生態提出考驗。

02

爲什麼“同舟計劃”是當前中小企業的固本強基工程?

在浪潮雲“同舟計劃”解讀會中,浪潮雲中小企業扶持計劃包括一是針對中小企業 基於“雲+”協同工作平臺免費提供給他們相關產品與服務; 二是針對合作伙伴浪潮雲發出召集令,招募更多合作伙伴和開發者一起加入陣營 ,爲中小企業引入、對接更多SaaS服務產品。

對於企業免費扶持,我個人更傾向讓那些關係到抗擊疫情的醫療物資企業比如N95口罩、防護服、紅外體溫測量機,還有一些運送物質的物流公司、給醫護人員提供餐飲服務的小企業,讓他們第一批納入到“同舟計劃”之中,幫助他們就是增強抗擊疫情的實力。

再把那些關係到維持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突出位置的工廠逐漸復工,他們的運轉能夠帶來源源不斷的生產力資源,爲我們與新冠肺炎病毒長期對抗提供了物質保證,特別是當前,新冠疫情逐漸在全球範圍內多個國家蔓延之後,如何在疫情之下保持企業生產與抗擊疫情之間“平衡點”至關重要。

要想幫助這麼多中小企業帶出險境,顯然不能單靠一家公司的力量,基於“雲+”協同工作平臺推出的“雲+戰疫版”在其中發揮的是振臂一呼的組織救援者的角色,我相信很多熱心的開發者會毫不猶豫的加入,不過浪潮雲還是爲開發者準備了充足的資源補貼和營銷推廣支持,以保證開發者沒有後顧之憂參與到盤活越來越多企業在疫情期間“數字化生存”的特殊任務中來。具體而言浪潮雲“同舟計劃”落地包含了企業服務的三個層面即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SaaS(應用即服務)。接下來分別加以解讀:

(1)在IaaS層面 ,浪潮雲在免費給中小企業免費提供雲服務器、高防 DdoS、Web 應用防火牆、雲數據庫 Redis、時序數據庫TSDB、物聯網服務等。

(2)在PaaS層面 ,浪潮雲 DevService 一站式 DevOps 雲上研發與交付平臺,爲開發者提供“開發->測試->發佈->運維”全流程的雲上研發工具支撐和即開即用的一站式服務,這爲開發者在平臺上進行軟件開發提供了操作環境。

(3)在SaaS層面 ,浪潮聯合合作伙伴免費爲企業提供一系列工業互聯網雲上應用服務,如:電子合同、線上電商零售、PeraSimcloud 仿真雲、PXY Cloud XR 實時雲渲染平臺;“雲+戰疫”免費爲企業提供協同辦公、雲視頻會議、員工疫情收集、雲會計、雲進銷存、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等便捷應用服務。

誠然,有很多互聯網公司包括雲巨頭都希望在這個特殊時期能夠幫扶到更多企業,但是要同時在IaaS/PaaS/SaaS上均有完整解決方案其門檻太高、包含層面也過於複雜,很多企業往往只有能力參與到其中一個側面,不過,筆者認爲在這個時候應該拋棄門戶之見、衆志成城,具備了開發技術、SaaS應用,並且處於成長期的團隊適合加入到“同舟計劃”開發者隊伍之列,一起並肩作戰,服務企業。

03“雲+戰疫版”成爲雲巨頭賦能政企抗擊疫情的落地典範

浪潮雲的“同舟計劃”與華爲、BAT的扶持計劃相比,具有兩大鮮明特色:

一是出錢、出力,真正的“風雨同舟、和衷共濟” ,對於因疫情影響而發生生產、經營困難的中小企業施以援手,尋找貸款緩解他們現金週轉壓力,據瞭解,浪潮雲通過浪潮數據金融“一貸通”聯合多家銀行爲疫情防控物資重點生產企業及上下游企業開通綠色融資服務通道,首批准備貸款備用金30億元,共同建立疫情防控應急融資工作機制。

二是全面、深徹的數字化轉型賦能 ,浪潮雲的同舟計劃不是“蜻蜓點水”式的應急支持,而是幫助企業構建起長期發展挑戰、適應大數據時代、人工智能變革的長效業務機制,當然,這項機制就是在抗擊疫情過程之中使用“雲+戰疫版”之中的“工具”開啓。

我們不妨來深入瞭解,“同舟計劃”在4月30日前基於“雲+戰疫版”免費提供給企業的20餘項應用及服務,其功能涵蓋科技戰疫、在線政務、人事助理、協同工作、 開放生態 5 大板塊,各個板塊包含了總共 20 餘模塊,其中包括,易登記、疫情指揮、在線問診、體溫篩查等功能與服務。

上述模塊免費提供減輕了企業雲上辦公的各種開支,同時也避免了多項採購帶來的難以兼容、信息不能自由流轉、業務無法形成閉環的弊端,而“雲+戰疫版”適應了疫情時期組織對“場地、組織、人員、流程”重構的需要,又強調通過內、外部數據聯通價值,爲復工的組織提供全環節監管與服務支撐。

“雲+戰疫版”具有快速起步、定製部署、爲用戶提供本地化支撐服務等其他雲計算公司不具備的特點 ,從而具有極高的可操性、同時適用於企業和政府,保障了“同舟計劃”的扶持舉措能夠順利落地。截止目前,“雲+戰疫版”在全國多地落地,其中深圳、濟南、呼和浩特、佳木斯、青島、晉中、撫州等全國多地均在使用“雲+戰疫版” 易登記服務,平均部署上線時間僅2小時;中國國際工程諮詢有限公司、湖北省交通投資集團、百果園、深圳地鐵等大型企業部署了“雲+戰疫版” 員工健康統計、視頻會議等服務。

目前復工某種程度上實際上更強調政府與企業之間的協作,如果僅僅從企業復工層面來看未免適應當前疫情尚未解除的形勢,因而針對企業扶持計劃必須結合政府政策、最好的辦法就是成爲地方政府的雲工作臺或政府組織大腦。據瞭解,雲南、廣西、重慶、甘肅、寧夏、貴州、北京、廣州、深圳、濟南、瀋陽等 30 餘個省市政府使用“雲+戰疫版”疫情指揮、電子證照等服務。而浪潮雲“雲+戰疫版”之所以能夠被國內衆多政府所採納主要得益於,浪潮雲本身就是國內政務雲市場領導者,扮演當地政府大數據、雲服務、智慧城市的運營商,因而能夠更快速幫助當地政府推進企業有序復工工作。

【結語】

疫情雖是大風大浪,但這樣的災難也是檢驗人性、發展理念、實踐的鏡子,對於個人、企業、社會均是如此,在疫情普遍衝擊之下,我們發現互聯網公司以及轉型爲數字化升級的企業實際上風險比純粹依賴線下企業更少,這意味着,我國過去數年儘管大力推行互聯網+、數字經濟獲得了很多企業響應,但是依然還不夠;而企業轉型必須從深層次的雲服務以及從業務的數字化開啓,而非僅僅停留在流量的淺層利用上。或許這次疫情也是吹響了中國經濟向“智慧企業”、“數字企業”進軍的號角。

“同舟計劃”生於疫情但絕不會止於疫情,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是沒有接受雲服務以及線上工具的一次廣闊的“啓蒙”,也是企業服務市場規模快速挺進,疫情終將過去,如何在這次疫情之中留下給企業長期對抗不可控風險的制度機制,或許應對“雲+戰疫版”過程之中可以找到企業數字化轉型真正解決方案。

沒有什麼困難能夠壓倒英雄的中國人民,科技公司尤其是雲巨頭是我們對抗災難時的技術中堅,只要我們“衆志成城”,一定能把病毒對社會危害降到最低,併爲未來騰飛打下更牢固的業務基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