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華爲要求臺積電、日月光等供應商將部分生產線轉移至大陸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有很多網友就在討論,華爲這麼強的實力,爲什麼不直接生產芯片,而是選擇臺積電代工生產呢?

其實研發芯片和加工生產芯片是兩個概念。華爲研發海思麒麟芯片,是去英國購買的ARM構架,然後在其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的研發,纔有了今天的麒麟980芯片。而製造芯片就不同了,製造的第一步就要求要具備相當專業和精確的設備。不巧的是,製造芯片所要用到的絕大部分設備,都一直被別的國家壟斷,單單是光刻機這一設備,就完全依賴進口。

華爲自研的海思麒麟芯片,爲什麼不自己生產而要找臺積電代工呢?

一、自己生產難度極大

就拿海思麒麟980芯片爲例。我們知道麒麟980採用的是最先進的七納米工藝製程,華爲只要將加工的技術要求告訴臺積電,臺積電就需要提供最先進的光刻機。目前能製造七納米芯片的光刻機,能買到的就只有荷蘭的ASML了。別小看這一臺機器,進口需要花上一億甚至好幾億美元,這對技術和資金都有非常高的門檻。

華爲自研的海思麒麟芯片,爲什麼不自己生產而要找臺積電代工呢?

二、戰略定位

雖然華爲每年投入鉅額資金去研發海思麒麟處理器,這也確實讓華爲芯片躋身與於世界前列。但在華爲的發展戰略中,只是把麒麟芯片用在自己的手機和平板中,並未考慮將芯片業務拆分開來用於盈利。所以,華爲現在只需要麒麟芯片能擺脫華爲手機對高通芯片的依賴即可,並不像高通那樣供應給其他廠商使用。

華爲自研的海思麒麟芯片,爲什麼不自己生產而要找臺積電代工呢?

三、控制成本

既然涉及到芯片這樣的高科技產品,就少不了需要資金和人才作爲支持。華爲近幾年光是在麒麟芯片就投入了那麼大的資金,如果還要自己生產芯片的話,那麼必然要購進大量設備,建設專門的生產線。我們先不談能不能買到,就算別人都賣給我們,這也需要一筆巨大的資金。最後能不能生產成功還不好說,但無疑會阻礙華爲的進一步發展。所以,華爲只研發芯片,然後把芯片委託給臺積電加工是目前最好的方案。

華爲自研的海思麒麟芯片,爲什麼不自己生產而要找臺積電代工呢?

目前,就連華爲這樣燒錢搞研發的巨頭,想要能生產芯片也不容易。真正自主生產芯片的,也只不過只有三星、英特爾、臺積電等幾家企業而已。就連高通和蘋果,也無法做到自己生產芯片。

不知道各位看官們是如何看待華爲找臺積電加工芯片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讓更多人看到您的觀點,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