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復工後客流逐漸回升,上海地鐵如何安全應對?

企業復工之後,上海地鐵的人流逐漸回升。據上海地鐵官方微博消息,2月26日上海地鐵總客流爲279.9萬人次。

2月27日早高峯,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兵分兩路,來到上海地鐵9號線泗涇站和2號線世紀大道站,實在查看地鐵的防控措施。爲避免地鐵早高峯時段瞬時客流集中,世紀大道站等其它車站主要採取站內管控措施,泗涇站採取了站外限流管控措施。除了設置測溫點,上述兩個站點都設置了限流隔離欄,並有工作人員引導秩序。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地鐵將從2月28日起啓動軌道交通乘客掃碼登記措施。近日已經按照“一車廂一編碼”的原則在近6000節車廂內張貼專用二維碼,便於有關部門在接到疫情通報後,能夠通過乘車登記信息及時聯繫追溯相關密切接觸者,更好地保障乘客健康、安全出行。

世紀大道:站內限流,設置隔離欄繞行

世紀大道地鐵站是上海唯一的“四線換乘站”,有4號線、6號線、2號線和9號線四條線路,是工作日客流量最大的地鐵站。

2月27日早高峯世紀大道站。 澎湃新聞記者 陳逸欣 圖

2月27日上午八點左右,澎湃新聞記者來到2號線世紀大道地鐵站,發現客流不大,乘客都戴着口罩,進站要先測量體溫。

地鐵站播放着“進站測體溫、全程戴口罩、限流請配合、出行請錯峯”的廣播。另外,地鐵站內保潔人員正在不停擦拭扶梯。

市民於女士告訴記者,世紀大道站現在比往日人少了很多,但也不敢鬆懈。

世紀大道區域站長馮國棟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目前客流在14萬左右,只有以往客流的四分之一,但也採取了最高峯滿負荷的措施,爲防止乘客過快進入站臺,從2月9日起,就設置了隔離護欄,通過繞行延長進站時間。

馮國棟透露,世紀大道常態化客流在63萬左右。預計到下週客流還會有所增加,如果客流上來的話,會做進一步做客流管控。

澎湃新聞記者 陳逸欣 圖

進站測體溫方面,世紀大道值班站長孔維蓁介紹,目前世紀大道站設4個測溫點,一個出入口配備一個熱成像測溫儀、一個溫度計,熱成像的優勢在於速度快。測溫點和安檢點在一起,體溫超過37.3攝氏度,就會報警。

澎湃新聞記者 陳逸欣 圖

同時,工作人員會對體溫過高乘客進行攔截,並再次通過熱成像系統測量體溫,如果兩次都體溫過高顯示報警的話,用額溫計進行再一次檢查,如果再顯示異常,就要將該乘客帶到隔離點並且撥打120進行隔離。

消毒方面,地鐵站內高接觸的設備,如安檢機和廁所,每小時消毒一次。

泗涇站:站外限流,間歇性放行

與世紀大道站稍有不同的是,9號線沿線泗涇站工作日早高峯採取站外限流,利用限流欄杆進行間歇性放行,對測溫點進行嚴格檢查,引導乘客排隊進站。

2月27日上午7時許,記者來到地鐵9號線泗涇站進站口,看到早高峯上班族排隊的隊伍間隔1米左右,正有序進站。各相關負責人至車站入口處現場監督,廣播循環播放着,“進站乘坐地鐵請佩戴口罩,並配合測量體溫。”

7點15分左右,1、2號口共有三個通道疏導客流,3、4號口進站閘機關閉。7點40分左右站外人排隊較多時,志願者會在4號地鐵口做手勢,指引乘客可分散從4號口進入。

記者在現場看到,進站口工作人員主要對進站乘客體溫和包進行檢驗,安保人員看到有戴帽子和緊貼前面乘客的情況,會提醒“帽子請摘一下”、“請保持距離”,還有一名工作人員在盯着攝像頭和紅外線測量儀的顯示器。

澎湃新聞記者鄧玲瑋 攝

澎湃新聞記者鄧玲瑋 攝

進站的上班族很少有在售票處自動售票機取地鐵卡,基本都是通過線上掃碼進站。在1號進站口的中間,工作人員看兩邊的通道人流量交大,就會提醒乘客換到另一個入口。

泗涇站站長周啓迪告訴記者,乘客的提問如果測出來如果超過37.3,會帶去隔離區休息一下。有的乘客戴帽子或者體質比較容易出汗也正常,測出來的溫度會偏高一點,有一定誤差,“有些人容易出汗,額頭上溫度相對偏高,擦一下,坐一會兒,再複測一到兩次。” 周啓迪說。

澎湃新聞記者鄧玲瑋 攝

他介紹,之前列車間隔41分55秒,所以儘可能要讓更多的乘客以最快速的進站,現在有了列車滿載率的要求,保證車內乘客不能太過於密集,所以需要一個一個測溫,讓乘客間隔性進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