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这件文物像极了“佩奇”,据说能吞噬噩梦,光是取名字就花了20年

考古现场

上世纪70年代,考古队在陕西省宝鸡市西周早期茹家庄的2号墓中发掘出一件青铜器,它形状怪异,乍得一看似羊也似猪,专家们一时无法确定它的名字,便暂起名为"羊尊"。

这件文物像极了“佩奇”,据说能吞噬噩梦,光是取名字就花了20年

《山海经》中猛豹画像

翻遍古籍,可以发现其原型最早被记载在《唐六典》中:这是一种叫做 “伯奇”的神,它可以将噩梦全部吃掉,因此有了 “伯奇食梦”的说法。

<div><blockquote><p>导语:最近一部叫做《啥是佩奇》的电影先导片火遍了大江南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一件神似“小猪佩奇”的青铜器文物。</p></blockquote><div class="pgc-img"><img src="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adee3a542f90486ba700f653a9675cad" img_width="690" img_height="517" alt="这件文物像极了“佩奇”,据说能吞噬噩梦,光是取名字就花了20年" inline="0"><p class="pgc-img-caption">考古现场</p></div><p>上世纪70年代,考古队在陕西省宝鸡市西周早期茹家庄的2号墓中发掘出一件青铜器,它形状怪异,乍得一看似羊也似猪,专家们一时无法确定它的名字,便暂起名为"羊尊"。它的原型是一种体壮如熊、腿健若虎、鼻长似象、尾巴像牛的“四不像”生物,之所以体型如此怪异,据说是因为当初神在创造动物的时候,用余下的材料制成了它。</p><div class="pgc-img"><img src="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0b9c11c304b5458386b68b15503763c7"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51" alt="这件文物像极了“佩奇”,据说能吞噬噩梦,光是取名字就花了20年" inline="0"><p class="pgc-img-caption">《山海经》中猛豹画像</p></div><p>翻遍古籍,可以发现其原型最早被记载在《唐六典》中:这是一种叫做 “伯奇”的神,它可以将噩梦全部吃掉,因此有了 “伯奇食梦”的说法。而《山海经》中也提到过一种叫做“猛豹"的动物,后来清朝学者认为"猛豹即貘豹",渐渐地,人们将它称为食梦貘。而经过20年的反复斟酌,最终青铜器专家一锤定音此青铜器的名称为“貘尊”。</p><div class="pgc-img"><img src="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ebbdf4672191468bb9609f2fadb8c74e" img_width="1069" img_height="611" alt="这件文物像极了“佩奇”,据说能吞噬噩梦,光是取名字就花了20年" inline="0"><p class="pgc-img-caption">貘</p></div><p>但关于它的“食梦之说”最早是来自于日本。传说,古代中国人常用它的毛皮做成坐垫或寝具、或者将它绘制成画以避免疾病和厄运;这种民俗传到日本后,它被当做吉祥之物,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奇幻的故事:梦貘会在夜色降临之时,从深幽的森林中启程来到人们居住的地方,然后缓缓发出一种如同摇篮曲般的声音,等人们熟睡,就开始吸食他们的噩梦,吸食结束又重新回到他生活的森林中,周而复始。</p><div class="pgc-img"><img src="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4bc18620a5c54e88b617891f80db700f" img_width="691" img_height="453" alt="这件文物像极了“佩奇”,据说能吞噬噩梦,光是取名字就花了20年" inline="0"><p class="pgc-img-caption">貘尊</p></div><p>近些年来,随着马来貘在日本的流行,它在人们心中威猛霸气的形象完全被颠覆,取而代之的是如同小猪般的可爱外表,乍得一看还有点像热播动画片中的“小猪佩奇”,人们的目光也逐渐聚焦在它身上。</p></div>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