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渡口中醫院主治醫師徐凡告訴我們,秋季神經興奮,食慾驟增,要防止飲食過量,要少喫辛辣和生冷食物,多喫酸性和熱飲食物,中秋之後天氣乾燥,易出現口乾,咽燥脣燥,皮膚乾澀等秋燥病,應多喫一些新鮮蔬菜,多喝白開水,綠豆湯,牛奶等水果以應季水果爲主,橘子,梨,葡萄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養生專家表示,此時節,氣候漸漸寒冷,氣溫逐日下降,在飲食調理上要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物,可預防“秋燥”傷人,讓大家更好的投入新的工作學習中來。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劉戈 李江龍

國慶假期結束,今天我們也迎來了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同時今(10月8日)天也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寒露節氣。養生專家表示,此時節,氣候漸漸寒冷,氣溫逐日下降,在飲食調理上要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物,可預防“秋燥”傷人,讓大家更好的投入新的工作學習中來。

今日迎寒露秋意濃 養生需潤肺防秋燥今日迎寒露秋意濃 養生需潤肺防秋燥

“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今天一大早,微涼的冷風讓大家感受到了深秋的氣息,不少怕冷的市民也穿上了長袖外衣和長褲。中醫學理論認爲“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因此,秋季時節氣候變冷時,正是人體陽氣收斂之時,秋季養生不能離開“養收”這一原則。寒露時節,養生最主要的是預防“涼燥”,從養陰防燥、潤肺益胃方面入手。

今日迎寒露秋意濃 養生需潤肺防秋燥今日迎寒露秋意濃 養生需潤肺防秋燥

大渡口中醫院主治醫師徐凡告訴我們,秋季神經興奮,食慾驟增,要防止飲食過量,要少喫辛辣和生冷食物,多喫酸性和熱飲食物,中秋之後天氣乾燥,易出現口乾,咽燥脣燥,皮膚乾澀等秋燥病,應多喫一些新鮮蔬菜,多喝白開水,綠豆湯,牛奶等水果以應季水果爲主,橘子,梨,葡萄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今日迎寒露秋意濃 養生需潤肺防秋燥

此外,寒露之後,天氣漸轉寒,常言道“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專家提醒,腳部距離心臟最遠,脂肪層薄弱,保溫性差,一旦受涼,很容易引起毛細血管收縮,進而導致人體抵抗力下降,引起感冒。公衆可採取穿保暖性強的鞋襪、熱水泡腳、按摩等方式對足部進行保暖。

今日迎寒露秋意濃 養生需潤肺防秋燥今日迎寒露秋意濃 養生需潤肺防秋燥

(大渡口臺 劉戈 李江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