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定鐵索橋座落在瀘定縣城大渡河上,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橋始建於清康熙44年,建成於45年(1706年)。

康熙御筆題寫"瀘定橋",並立御碑於橋頭,橋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橋臺落井裏,9根做底鏈,4根分兩側作扶手,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全橋體重40餘噸。

瀘定橋如今已經成爲了一個著名的紅色景點,每天去那裏參觀的人都絡繹不絕,人們在感慨瀘定橋的雄壯的時候,也常常對紅軍當年的壯舉心生欽慕。

但是很多人會質疑一個問題,一是讓人難以理解:當時的國軍想要剿滅紅軍,已經形成了包圍之勢,那麼爲什麼在瀘定橋戰役的時候,有時間拆掉橋上的木板,而沒有選擇將橋上的鐵索炸斷呢,這樣的話,不就是將紅軍渡河的希望給徹底截斷了麼?

有一種小道傳言說是敵人故意讓紅軍過去的,說是他們過於自負,不信紅軍能跨越天險。但這種說法簡直就是無稽之談,給敵人希望就是讓自己絕望。

戰場上有這種幼稚的想法無異於自殺,更何況敵人當時猛烈的炮火可一點都不像要放水的樣子。

事實上,當年守衛瀘定橋的營長在事後回憶道,當時他們接到上頭下的一道命令,說有一支友軍正在前往支援,所以讓他們先不要把鐵鏈炸斷,拆掉木板就可以了。

但沒想到的是,解放軍竟然冒着大雨,連續行軍一百二十公里趕了過來。剛開始他們還以爲對面來的是友軍,等槍聲響起來大家都懵了。

守衛軍一時間手忙腳亂,如此重要的關隘按理來說應該派重兵把守,但是敵軍覺得依仗天險,完全可以高枕無憂。

當槍聲響起,美夢破裂了。慌亂中,有人想起來,只要將鐵鏈弄斷紅軍不就過不來了嘛?情急之下,他們竟然用手榴彈去炸。當時他們配備的手榴彈大多是那種殺傷性的,爆炸後會迸發出無數鐵片,讓範圍內的敵人失去行動力。由於天黑,手榴彈不但沒有將鐵鏈弄斷,有些彈片甚至誤傷了國軍。

紅軍趁敵人還沒有組織成有生力量,一鼓作氣發動攻擊,順利將瀘定橋拿下,完成了一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