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全球同步上映,《花木蘭》原本有機會爲迪士尼動畫真人電影衝擊10億元票房,但現在要想在中國市場實現票房突破,幾乎已經不可能了。而真人版《花木蘭》正是一部在改編上大刀闊斧的影片,不僅沒有了原版搞笑擔當的木須龍和大量歌舞場面,還將一部閤家歡的經典迪士尼動畫變成了一部充滿戰爭場面的大場面動作冒險片,那麼下一個問題就是:在名導蒂姆·波頓都在《小飛象》等過度改編的動畫真人改編電影遭遇慘敗後,《花木蘭》能成功嗎。

劉亦菲的好萊塢之旅看來要在崎嶇中見陽光。

早前劉亦菲和《花木蘭》導演妮基·卡羅一起登上《好萊塢報道者》雜誌封面,成爲鞏俐章子怡楊紫瓊等之後,第五位登上好萊塢這一頂級大刊的華裔女星,可許多網民紛紛表示:歐美雜誌鏡頭下的神仙姐姐,不仙了。

顏值質疑未必直接影響票房,但疫情絕對會。

這部製作成本高達兩億美元,創迪士尼真人電影最高投資紀錄的大片,本片全球票房至少要在6億美元以上纔會回本並開始盈利。

然而繼在北美被劃爲13歲以下不宜觀看級別、失去了迪士尼動畫真人改編電影關鍵的家庭票倉之後,已經在北美定檔3月27日的該片,又很有可能因爲疫情影響其中國市場的票房。

去年《好萊塢報道者》的Next Gen Talent評選出的25名好萊塢新星中,包括如今已經32歲的劉亦菲。對於近3年並無新作在國內上映,將重注都壓在《花木蘭》之上的劉亦菲來說,這顯然是一場不能輸的戰役。

去年因爲對相關問題的表態,劉亦菲和影片遭到了海外部分網友的抵制,對此,劉亦菲首次公開做出回應,她說:“我認爲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情況,而且我也不是專家。我只是希望這個問題能夠儘快解決。我認爲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情況。”

不出意外的話,《花木蘭》正式上映後會遭遇一場極其嚴峻的票房考驗,而一旦劉亦菲這一戰敗了,華裔女星的商業價值一定會被好萊塢重新審視,這一次,劉亦菲和《花木蘭》能真香嗎?鞏俐李連杰造型爭議、疫情挑戰,《花木蘭》會否失去中國市場這個大票倉?

迪士尼當然極其重視《花木蘭》在內地市場的表現。之前迪士尼爲本片在中國進行了內部試映,尤其包括迪士尼的中國高管參加了試映。在早期版本里,木蘭和男主有一場橋上的吻別戲,導演表示儘管這場戲非常美,但中國這邊給出的意見是“不能這麼拍,對於中國觀衆來說不合適。”所以就刪掉了。

導演對《好萊塢報道者》表示期待着本片在中國票房大獲成功,“因爲這就是屬於中國的故事。”

但從影片物料開始放出開始,該片就屢次遭遇國內網民的質疑。

就算是《好萊塢報道者》的寫真也足以說明好萊塢與國內審美的差異。

大多數國內網民都認爲這套雜誌寫真沒有凸顯劉亦菲的美貌。歐美妝畫的太重,顯得膚色黝黃暗淡,而且,拍得劉亦菲大腿比導演還顯粗。

許多網民心中,之前劉亦菲拍過的古風寫真才更接近劉亦菲版花木蘭的顏值。

這種審美隔閡在預告片中已經展現無遺。

木蘭相親時的裝扮雖然只有3秒不到的鏡頭,卻引發網友感嘆“能把劉亦菲畫得這麼難看也是厲害了”。

在這個造型中,木蘭身穿紫紅配色繡花裝,長髮高高盤起。臉上妝容十分鮮豔,白粉打底,眉黛脣紅,被認爲還原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網紅造型“額黃妝”。 而且爲了本片,導演曾多次來訪中國,甚至找來歷史軍事研究專家等十多位專家進行交流,並研究《木蘭辭》。

但對於許多研究成果,中國觀衆顯然並不買賬。

除了“額黃妝”,另一處被質疑的是影片中的福建土樓,史學界一般認爲福建土樓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與花木蘭所處年代相距甚遠。對此,製作人江志強表示“沒必要太在意歷史的準確性,花木蘭雖然出名,但畢竟是虛構的,並非歷史人物。”

如果說這些還可以忍,那麼預告片中備受期待的李連杰鞏俐造型則完全超出觀衆預期。

鞏俐飾演了頭號反派角色“仙狼”,是一名女巫,劇說手可以變成鷹爪,能瞬間召喚出上千只鷹來,將與花木蘭正面交戰。

從造型上看應該是想走異域風。

但上半張臉一塊白顏料+黑色眼妝的造型還是過度挑戰審美了,還不如鞏俐在《三打白骨精》中的造型。

甄子丹的將軍在造型相對正常一些。

但李連杰的皇帝一角造型就更迷了,許多觀衆把預告片看了三遍都沒找出哪裏有李連杰。

兩撇中分的鬍子,帶黑帽子,說是道士我可能還相信一點。這真是我們的功夫皇帝嗎?

當然即使有以上所有爭議,只要全球同步上映,影片依然有希望在國內拿到幾億票房,但影片上映日期顯然正撞上當下的疫情。

賈樟柯日前在柏林電影節的新聞發佈會上,談及新冠肺炎對中國電影的影響時表示:“我認爲,在未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裏,觀衆不會想去電影院。也許要到6月或8月,觀衆纔會回來。”

8月太久,6月只爭朝夕,但就算是這樣影片也已經和中國市場完美錯過。

影片將於3月27日登陸北美市場,如果真的延後數月上映,這部主打中國故事、中國木蘭、中國演員、幾乎是專門爲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電影,還能在中國市場幫迪士尼收回Variety報道中的2億美元成本嗎?

可作參考的是,去年幾乎是同步上映的迪士尼三部動畫真人電影在中國表現並不亮眼,《小飛象》僅有1.5億元票房。關注度更高的《阿拉丁》雖然在全球席捲了9.22億美元票房,而在國內也僅有3.69億元票房(摺合美元4650萬),算上《獅子王》也只有8.23億。

如果全球同步上映,《花木蘭》原本有機會爲迪士尼動畫真人電影衝擊10億元票房,但現在要想在中國市場實現票房突破,幾乎已經不可能了。北美票房也懸了?最大的未知數,依然是迪士尼真人改編魔咒

如果中國市場不靈,北美市場又如何?

迪士尼的確爲影片花了血本,今年的超級碗上出現了《花木蘭》電影終極預告。

導演發佈INS,表達了自己執導的電影能在超級碗播放預告的激動之情——“只有在我最瘋狂的夢中,我纔會想象自己的電影會上超級碗廣告。”

動畫版《花木蘭》1998年上映時,就在全球收穫3.04億美元票房,北美票房破億,並獲得金球獎和奧斯卡提名,也成爲西方觀衆瞭解中國文化的“啓蒙片”。

而從《花木蘭》第一支預告片發出開始,就掀起了一場美國人看預告的熱潮,他們被“迪士尼首位亞洲女主”所折服。

不少人真實get到了劉亦菲的美。看哭的美國觀衆對這個中國故事產生了無限期待。

結合觀衆對劉亦菲英氣的讚美,迪士尼最新海報突出了劉亦菲的俠氣:恢宏的雪景中,劉亦菲飾演的花木蘭劍過髮絲,一人特寫背後彷彿是蒼茫戰場,眉目間的堅毅迸發無畏。

但影片在北美最大的坎兒就是美國電影的分級制度。

從2010年蒂姆·波頓以真人電影翻拍了迪士尼經典動畫《愛麗絲夢遊仙境》大獲成功,在全球席捲了10.25億美元票房開始,迪士尼動畫真人化電影能有高票房原因之一,就是這些電影大人小孩兒都能看,但由於《花木蘭》電影中放大了戰爭場景,最後換來了一個史上最嚴峻分級。

除此之外,導演的大膽發揮很可能成爲影片正式上映後另一個巨大隱患。

從近年的迪士尼動畫真人電影看,在質量和口碑上,簡直一部不如一部。

在MTC上,去年上映的《小飛象》51分,《阿拉丁》53分,《獅子王》55分,《沉睡魔咒2》43分,沒有一部是及格的。但同樣是口碑平平的電影,票房卻千差萬別,關鍵在於改編。

在改編問題上,迪士尼出品的9部動畫改編真人電影大多采用3種方式:

一是忠於原作,還原經典動畫神韻。例如2017年的《美女與野獸》, 2019年的《阿拉丁》和《獅子王》,這些影片最終都全球票房突破十億美元大關。

二是基於原作做拓展。例如2010年的《愛麗絲夢遊仙境》、2018年的《胡桃夾子和四個王國》,結果有勝有負,例如前者大獲成功,而後者進入了2018年好萊塢淨虧損排行榜的前五位。

三是顛覆原作,重構動畫主題。例如2014年的《沉睡魔咒》、2016年的《愛麗絲夢遊仙境2:鏡中奇遇記》、2019年的《小飛象》,電影在時間線和人物關係都進行了顛覆性改編,情節和主題都與動畫相去甚遠,除了安吉麗娜朱莉主演的《沉睡魔咒》,其它影片評價和票房普遍不高。關鍵問題都出在改編不當上。

故事的主題發生變化,名場面和受歡迎角色消失之後,觀衆爲什麼還要爲動畫改編電影買單呢?

而真人版《花木蘭》正是一部在改編上大刀闊斧的影片,不僅沒有了原版搞笑擔當的木須龍和大量歌舞場面,還將一部閤家歡的經典迪士尼動畫變成了一部充滿戰爭場面的大場面動作冒險片,那麼下一個問題就是:在名導蒂姆·波頓都在《小飛象》等過度改編的動畫真人改編電影遭遇慘敗後,《花木蘭》能成功嗎?成本兩億美元的《花木蘭》票房可能會輸,但練出馬甲線的劉亦菲不會輸

對於劉亦菲來說,《花木蘭》很能是人生中第二部至關重要的作品,上一部是《天龍八部》,儘管15歲出道就以《仙劍奇俠傳》靈兒一角在觀衆心中落下回響,但其聲名大起,還是在王語嫣塑造了被稱爲難以超越的王語嫣和“小龍女”之後。

劉亦菲上一次進擊好萊塢還是《功夫之王》的俠女金燕子,而這一次,一部《花木蘭》的製作成本,幾乎比她過往主演所有作品成本的總和都高。

在接受雜誌採訪中,劉亦菲表示“爭取到出演木蘭的機會,就像夢想成真,一個美夢。”

而導演妮基·卡羅則說:“找到合適的木木蘭就像是大海撈針,但我們會找到她。”

她再次誇讚劉亦菲:“你走進試鏡地點,我就有一種感覺。你遠道而來,風塵僕僕,時差嚴重,但表現很好,當你開始體能訓練,做了19分鐘負重,我知道你就是我們要找的戰士。”

劉亦菲的確符合導演女戰士要求,她從國內武俠劇開始就吊威亞、舞劍、騎馬什麼的樣樣精通,坊間還流傳劉亦菲幾乎不用替身。十幾年中,劉亦菲的打戲有了一種舞蹈般的行雲流水。《神鵰俠侶》裏的水下戲、動作場面都是劉亦菲自己來的。

劉亦菲爲了和角色也是真拼,扛下了90分鐘的負重,又經歷了三個月的訓練,從結果來看,她的部分很可能是影片最大的亮點。

在預告片中,她持劍習武、代父從軍、戰場廝殺的片段,古裝扮相全都英姿颯爽,尤其是一身紅衣,耍起長劍飛檐走壁的段落,動作流暢,盡是俠氣!

和鞏俐開戰段落更是讓人瞬間熱血沸騰。

而在文戲段落中,她演繹木蘭聽聞父出征的潸然落淚時的憐人動情,同樣做到了眼神有戲。即使不開打,氣質上也體現了軍人的堅忍不拔,巾幗不讓鬚眉。

好萊塢團隊對她是真的服。

影片攝影師Mandy Walker接受採訪,稱讚劉亦菲90%的特技動作都是親自完成。除了騎馬、劍鬥、武術、戰爭場景,還有特技動作。

“導演一開始就跟我說,木蘭是這部電影的中心,所有的一切都是圍繞着這個人物,所以不管戰場上發生什麼,或是像訓練場這樣的鏡頭裏,有上百個士兵在,觀衆必須要看到木蘭。”

劉亦菲的努力沒有任何疑問,但萬千寵愛集於一身也是負累,今日的讚譽越多,一旦影片失利,質疑聲也會越重。

劉亦菲一直以來的困境是,轉型太難了。如果再無突破,她可能終其一生,都被困在小龍女的形象上。

就不吹劉亦菲演得多好。

但她的確有肉眼可見的小花們難以做到的努力,她是在努力去演,去突破,所以《花木蘭》這樣的頂級瓜纔會落到她的身上,但未來勝負又的確難料。

不過命運幾許難以猜測,她的努力都一如往常。猶記得去年劉亦菲登上時尚芭莎雜誌後,她爲雜誌拍攝的芭蕾主題照片引起了爆炸式討論。照片中,劉亦菲身穿黑白相間的芭蕾舞服,像天鵝ban翩翩舞動,優雅姿態無人能比。天仙還是那個天仙,可是——身材卻被吐槽了。

到了最近,劉亦菲在家曬馬甲線,腰身纖細,肱二頭肌超級吸睛。

還破天荒回覆了粉絲評論,粉絲稱讚她護粉,大家委屈和擔心都知道,劉亦菲則安慰道:“委屈啥,做最強的自己”。

儘管多年來專注於演戲,外界總有不絕於耳的聲音,劉亦菲在2008年拍完《功夫之王》後消失了兩年。這一次,她演完《花木蘭》會再消失兩年嗎?

要看《花木蘭》的命。一部電影要成,天時地利人和,都不能少。現在看,起碼缺了天時地利。

人和呢?

當美貌成了唯一競爭力,美人永遠也贏不過時間。劉亦菲的長處,是沒把美貌當唯一資本。若《花木蘭》票房真的失利,也未必是輸。好比珍珠,一定是受過苦難,經過風浪,才能打磨出來光亮。

成本兩億美元的《花木蘭》票房可能會輸,但練出馬甲線的劉亦菲可未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