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設計一款產品、一個功能不僅要考慮它能帶來什麼價值,還要考慮它是否會給用戶帶來負擔,所以這個問題最簡單的思路就是從用戶體驗入手: 我們可以從「撤回」會給用戶帶來怎樣的體驗,來倒推爲什麼微信沒有做這個功能。前面聊了這麼多,都是在聊爲什麼微信沒做撤回,現在我們換個思路:如果「撤回紅包」功能在業務上不好實現,而且也不具備開發的必要性,但仍有避免誤操作(熊孩子)造成損失的需求,我們應該從“ 如何降低這類人羣的誤操作可能性 ”入手,給出解決方案。

我看到這個問題的第一反應是:嗯?不能撤回嗎?哦,是不能撤回。

可如果在面試的時候,面試官突然問我“你覺得微信紅包爲什麼不做撤回功能”,我也給出這樣的反應,面試必定是涼涼了。

在微信裏,一段文字、一條語音、一張圖片、一個視頻、一個鏈接,就連一個表情包都可以撤回。而且,它們用的還是同一套撤回邏輯:2分鐘內,無論你發給個人還是發到羣裏,無論對方讀與未讀,均可撤回。

任何信息都能撤回,除了錢,這是爲什麼呢?

今天的題目是一道 產品思考題 :爲什麼微信紅包沒有做撤回功能?這個問題,怎樣的思考是更加分的呢?

思路一:從“用戶體驗”去思考 

我們設計一款產品、一個功能不僅要考慮它能帶來什麼價值,還要考慮它是否會給用戶帶來負擔,所以這個問題最簡單的思路就是從用戶體驗入手: 我們可以從「撤回」會給用戶帶來怎樣的體驗,來倒推爲什麼微信沒有做這個功能。

假設紅包可以撤回,會有哪些場景呢?

個人已領:

你兜裏有100塊,你走着走着撿了100塊,你非常開心。你繼續走,到家之後發現丟了100塊,這個時候兜裏只剩100塊。問:你現在什麼心情?

回到微信紅包上來,你剛剛領取了朋友的紅包,30s後收到一條消息:紅包已撤回,66元已從你的微信餘額扣除。此時此刻,你又是什麼心情?

這種“得而復失“的憤怒比”從未擁有過“的失落來的更兇猛一些。假設你沒有紅包可領的愉悅感是60分(平常心),領到紅包的愉悅感是120分,那麼紅包被撤回的愉悅感一下就能跌倒-120分,或是-240分。 對於接收方而言,體驗和心情雙差。

個人/羣未領:

微信本身就設置了“如果對方在24小時未領取你的紅包,資金會自動退回到發送方賬戶“的策略,說明微信是支持「發送方」在“對方沒看到”或“不想接收”場景下收回紅包的。畢竟,發送方的錢已經扣了,接收方一直不收,錢不可能一直凍結着。

拋開24小時系統自動退回的場景,如果對方未看到或不想領,這個場景下,採用和信息撤回一樣的策略(2分鐘內)對收發兩方用戶是沒有任何影響的。

但如果這個功能被別有用心或是無聊之人利用了,也會帶來負面的用戶體驗。比如現在經常有人發一條消息#[微信紅包]恭喜發財,大吉大利#,等你點開發現是文字。如果有紅包撤回功能,這種人可能會先發一個紅包引起你的注意,然後馬上撤回。

羣部分領/羣領完:

你在羣裏發了紅包,有3個人搶到了,還有7個沒人領。撤回邏輯應該怎麼做呢?

  • 方案一:選擇撤回-僅撤回未被領取部分
  • 方案二:選擇撤回-全部撤回

拋開實現邏輯的複雜程度不說,無論你選擇方案一,還是選擇方案二,都會讓搶紅包的人不爽。按照「損失厭惡」心理,同量的損失帶來的負效用爲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什麼意思呢?就是不爽會加倍。(恭喜你,不花1分錢就解鎖了10份厭惡大禮包。)

其次,微信的產品設計理念中,在接收方和發送方有衝突的時候,微信更關注接收方的體驗。放在這個場景下,微信是不會讓一個發錯的紅包去損害熟人社交關係的。

 思路二:從“解決什麼問題”去思考 

不止是產品經理,每個職場人都需要具備、並不斷提升自己的“解決問題能力”。何爲解決問題呢?

簡單來說就是“爲了什麼結果而採取行爲“。放到這道題目上就是: 如果要做撤回功能,它想解決什麼問題?這個問題是否有必要用這種方式解決?

我們來分析一下用戶-場景和需求

微信紅包能滿足用戶的什麼需求呢?

A:交易需求

B:娛樂需求

什麼場景下用戶會有「發送」紅包的需求呢?

A:還錢 
B:買東西 
C:遊戲 
D:拜年 
E:份子錢 
F:談戀愛
G:活躍氣氛
H:紅包接龍

什麼場景下用戶會有「撤回」紅包的需求呢?

A:發錯人了 
B:發錯數了 
C:不想發了

首先,發紅包本身就屬於「主觀行爲」;其次,撤回功能能夠解決的兩類問題,“操作失誤”和“不想發了”也都是用戶的「主觀行爲」。綜上,撤回功能要解決的問題就是: 是否基於“用戶自己主觀失誤“提供一個”後悔藥“。

到這裏,我們暫停一下,往前倒一倒:

  • 爲什麼要撤回? 因爲發錯了。
  • 爲什麼發錯了? 因爲輸錯了。
  • 輸錯了爲什麼不改呢? 因爲沒看清。

問題的根源找到了:沒看清金額就發出去了。基於“看不清金額”這一問題,微信團隊已經給出瞭解決方案: 發紅包流程中,一共有3次金額提示,而且也完全滿足了“重要信息放在明顯位置且重點提示”的產品設計原則。

  • 發紅包-輸入-金額(動態輸入顯示)
  • 塞錢進紅包的封面金額提醒(字體非常大和粗)
  • 輸入密碼框的金額提示(和密碼輸入框緊挨着)

支付流程本就是個複雜的流程,選擇支付對象、金額、支付渠道、輸入密碼(這套流程本身就具備一定的防誤操作性),過程中還會有三次金額提示(請在上圖找出3個10),輸錯金額很容易發現。除非你輸完金額看都不看,直接輸入密碼,然後要求微信給你個撤回功能。

這就好比,你在ATM給騙子轉了5萬塊錢,然後責怪銀行沒有阻止你,沒有封禁騙子的賬號——雖然ATM屏幕上都會有文字防騙提示,還會在你輸入信息的時候再次語音提醒。

而且,就算在微信上給足提示,你還是多看、少看一個0,微信團隊更沒有必要爲了減少你的損失,去開發一套複雜的紅包撤回邏輯。

 思路三:從“業務流程”去思考 

如果從業務層面來看,有個問題必須引起我們的關注: 撤回的場景極其複雜且結果不可控

比如:對方領取紅包後,馬上支付了一筆款項。這個時候撤回邏輯應該怎麼做?

  • 方案一:直接從對方餘額裏把錢扣回
  • 方案二:提示對方,你需退還66元
  • 方案三:發給對方一張66元的電子欠條

第三個方案肯定pass了,因爲我們不可能爲了解決一個問題再創造另一個問題出來,然後上線兩個功能解決兩個問題;第二個方案也不合理,如果對方不點退還呢?那不就意味着「撤回失敗」?既然存在撤回不了的情況,這個功能還有意義嗎?

再看第一個方案的風險:如果對方餘額的錢不夠撤回的金額,你是先撤回一部分嗎?那剩下的一部分怎麼辦?等對方餘額裏有錢的時候自動扣除——類似花唄的自動還款嗎?這裏引發了新的問題: 能撤回的金額不等於需撤回的金額,追溯難度非常之大 (不少人將會因爲手誤而走上討債之路)。

其次,交易行爲一般是比較正式的行爲,如果發錯了對方是可以理解的,可以找對方追回。而不是在對方不知情、未允許的情況下,在你執行撤回操作後直接從對方的餘額裏把錢扣回來。這種交易是一種風險交易,以後誰還會用微信做交易呢?

前面聊了這麼多,都是在聊爲什麼微信沒做撤回,現在我們換個思路:如果「撤回紅包」功能在業務上不好實現,而且也不具備開發的必要性,但仍有避免誤操作(熊孩子)造成損失的需求,我們應該從“ 如何降低這類人羣的誤操作可能性 ”入手,給出解決方案。比如:

  • 1)如果你發出的紅包金額超出你日常發送金額,給一個風險提示“轉出金額較高請確認後轉出”
  • 2)做一個兜底策略,設置自己單日紅包可發送總金額,如超過金額設定,需手動在支付設置裏更改

這樣設計產品,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避誤發紅包的情況,而且從性能上來看,也避免了逆向流程(撤回)爲服務器帶來巨大壓力。

本文提出的三種解題思路僅供大家拓展思維用,真正面試以及遇到真實問題時,考驗的還是你的思考邏輯。

嚴謹、優秀的思考邏輯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長時間實踐、練習、覆盤、總結然後不斷優化來的。希望今天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

文:燒包鹿

特別提示:關注本專欄,別錯過行業乾貨!

PS:本司承接 抖音關鍵詞排名,抖音創意視頻,抖音種草,達人探店,明星推薦,等業務;

諮詢微信:139 1053 2512 (同電話)

首席增長官CGO薦讀:

更多精彩,關注:增長黑客(GrowthHK.cn)

增長黑客(Growth Hacker)是依靠技術和數據來達成各種營銷目標的新型團隊角色。從單線思維者時常忽略的角度和高度,梳理整合產品發展的因素,實現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帶來的有效增長…

主題測試文章,只做測試使用。發佈者:增長黑客,轉轉請註明出處: https://www.growthhk.cn/cgo/product/28535.htm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