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公號:歷史檔案講讀

中華民族上千年的飲食文化,練就了中國人無所不喫的本領。無論是天上飛的,還是水裏遊的,都逃不過中國人的餐桌,那中國人這麼能喫,爲什麼不喫貓肉呢?

在農村老一輩看來,貓是農田守護神,養貓是爲了捉老鼠,老鼠糟蹋糧食,貓捉老鼠又保護了糧食,如果人喫貓肉,就成了忘恩負義的惡人。加上貓是通靈的動物,喫了貓肉的人,死了之後過不去「奈何橋」。所以在農村,即使鬧饑荒,人們也不會喫貓肉。貓肉跟我們喫的其他肉不一樣,豬肉牛肉這些都是要經過檢疫的,貓肉沒有檢疫,存在很多寄生蟲,不建議大家食用。

百姓對是老鼠又恨又怕,瘟神就是老鼠的模樣,還要燒香保佑不受騷擾。像貓,貓頭鷹,黃鼠狼等以鼠爲食的動物都收到傳頌都是“大仙兒”。唯有貓是受人供養在家中專司捕鼠。貓性格獨立,如果人對貓不好它會選擇離開,並且貓真滴沒肉!給貓洗過澡的都見過,貓簡直瘦的讓人可憐。貓的耳朵非常靈,貓受到攻擊會本能嚎叫,即使在很遠地方的貓都能聽到,狩獵本能會驅使它們去查看。

天子爲祈福農業豐收要祭祀穀神、田神、廬舍和葉陌之神,還有老虎、貓等,目的是爲了報恩。不僅是天子,古代的君子對有利於農作物豐收的神靈都要報答、祭祀。比如把貓請來祭祀,是因爲貓喫掉了危害莊稼的田鼠;請老虎來祭祀,是因爲老虎喫掉了危害農田的野豬,所以老虎和貓都要祭祀。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