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逐渐发展,当下游戏行业的主力消费人群正在向年轻化转移,尤其是即将成年的00后,逐渐接过了游戏消费生力军的大旗。当然,由于该人群未满18岁,所以对于互联网和网络游戏他们并没有向成年人那样的自控能力,被侵蚀甚至是毒害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进入到2018年,国家推出了相应的管控政策,很多游戏公司也推出了相应的措施,效果斐然。近日,数据统计网站MobData公布了《未成年人玩家调查》,对未来中国游戏消费的生力军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据统计,在玩家群体的组成规模中,未成年人群占到了总数的11.8%,尽管这一数字无法和18-24岁的25.3%以及25-34岁的45.8%相提并论;但在活跃度上,未成年玩家的游戏活跃程度和游戏时长均高于全体游戏玩家,尤其在寒暑假,活跃度均达到了同时期的峰值。在月均玩游戏时长方面,未成年玩家的最高值竟达到了月均62个小时,比起成年人的40.5小时,整整多出1/3有余。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不仅仅是未成年玩家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更多的是相较于成年人,未成年人的自制力更差,更容易被游戏的内容所吸引,从而造成其活跃程度和活跃时长上力压其他年龄游戏玩家。

不过由于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涌现,今年国家和游戏厂商相应推出了诸多政策去控制未成年玩家的游戏时长;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8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间接性的对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时间进行了调控,且在控制未成年人游戏时长方面,腾讯也表现的十分积极,先后落地了多项防沉迷措施;在组合拳攻势下,今年暑假未成年人游戏市场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无论在装量还是月活量较寒假都逊色不少。

在手机中安装的游戏APP一项中,未成年玩家手机中安装了4款及以上游戏App的人数占到了总数的79.4%,这也表示多数未成年玩家对于游戏的热爱并不单一。

MobData将未成年人最喜爱的20款游戏进行了排序,不出所料,《王者荣耀》占据着头把交椅,安装渗透率达84.4%,《绝地求生:刺激战场》以82.4%紧随其后;在整个榜单中,未成年玩家对《我的世界》、《钢琴块2》和《球球大作战》更加偏爱,而三者的排名也均位列5、6、7名。前20位的游戏中,腾讯游戏独占6席,Outfit7 拥有3款,网易游戏2款入榜。

对于题材的选择,动漫、生活娱乐、军事战争和冒险题材最受欢迎,尤其是前两者,占比超过了50%。而对于棋牌、音乐等题材的游戏,其受欢迎程度和前四名不可同日而语。不过在热门IP类别占比方面,游戏改编占比47.2%,是绝对的龙头,比第二位高出了整整40个百分点,《绝地求生》、《穿越火线》以及《会说话的汤姆猫》均是IP界的翘楚。

在性别层面,未成年游戏用户男女分布较为均衡,男性占到了总数的53.8%,女性则占到了46.2%。在人生阶段占比情况中,中学生超过了小学生和大学生,成为了未成年人中占比最高的群体。

当然,有一项数据值得注意,那就是在未成年玩家的分布中,一线城市的占比不高,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五线城市的人数占比也在20%以下,而三线城市和四线城市则是以27.8%和22.5%的占比名列前两名。如果冷静的去分析,造成此情况的原因可能和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和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关系;相比二线城市以上,三四线城市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手段相对匮乏,管教的方法也相对极端,所以对于孩子玩游戏一事管控的并不系统,成效也就相对较差。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