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简历

黄汉羽,1954年10月生于中国广东省普宁。197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7月毕业于广东省汕头地区五·七农学院,果林大专学历。1981.07-1985.03依次于普宁县洪阳技术站、大坝技术站、普宁农业局任技术员,1985.04-2014.10任普宁市果树研究中心高级农艺师等职务。2014年2月评为园艺研究员。2013年4月起任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会员,2014年12月起任中国绿色产业促进中心副理事长,2014年12月起任中国传统艺术协会终身副会长,2013年1月起任中国传统美学研究会终身名誉会长。

黄汉羽人生格言:

科技创新增加作为,科学发展大有可为。

成功不是偶然,创意才是必然。只要创意常在,百折不挠,成果就会出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

把握生活现实中的希望,体会人生奋斗中的快乐。即使生活是怎样的变幻莫测,也可使自己努力地发挥作用。

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岀,使自己有责任去回报社会,在情感道德中收获快乐人生。

生活需要感恩,感恩使生活充滿阳光;社会需要感恩,感恩使社会更加和谐。

知恩、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恩者,情义也,在家为亲情,在社会为道义。有了感恩之心,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

科学扬帆,文化强国。

黄汉羽诗词:

颂香港回归

2017.05

港水欢歌南岭舞,中华耻雪紫荆红。

一国两制开新路,更喜明珠瑞气融。

习马会

2015.11.08

雾消海峡鹊桥排,久盼方知旷世裁。

六六年华冰解冻,言欢握手送春来。

贺第八届中国企业绿色产业峰会

2015年12月底

北域雪飘凝,京城日渐清。

蓝天碧水映,大地醒来青。

资政学研产,精英财智明。

众扶谋众业,绿色展图兴。

咏柑桔

2012年春

雾雪阳光风雨露,温寒四季乐新尝。

红柑艳桔迎宾笑,历练依时大吉祥。

普宁蕉柑

2010年冬

开 天 辟 地, 衍 生 万 物。

南 桔 北 枳, 形 味 异 出。

普 宁 蕉 柑, 岭 南 一 宝。

冬 日 朱 黄, 丰 果 垂 梢。

欢 快 采 收, 香 气 轻 飘。

有 特 色, 用 心 调。

销 内 外, 美 名 标。

风 土 来 造 化, 栽 培 须 技 巧。

瑶 池 邀 胜 会, 众 仙 品 其 好。

注:①1996年普宁市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蕉柑之乡”。2005~2010年“普宁蕉柑”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②瑶池:据神话《西王母传》作,西王母在瑶池胜会众仙,品尝鲜果。③本诗用中华新韵。

到故乡

晖驰白水岩,叶透紫楼栏。

道路扬歌畅,城乡易货繁。

回思兴善策, 赴试竞夺酣。

志向农科技,潜心索雅欢。

2015年春,到达故乡——普宁市白水岩山前泗坑村。忆文革后恢复高考时, 成家赴试,上学深造,自此创业在外。现与父老欢聚,欣今慨昔,感而随笔。

橄榄高接换种试验

摘要:对15年生劣种橄榄树采用轻短截高接法,高接冬节圆橄榄接穗进行换种,每株接60~65个接穗,第3年恢复原来树冠,株产达到41.8kg,开始进入丰产期,比重短截高接换种法(每株接10~12个接穗),提早2年进入丰产期。

关键词:橄榄;轻短截;重短截;高接换种

橄榄是橄榄科橄榄属常绿乔木果树,又名青榄,原产我国南方,是我国南方特产果树。普宁己有2000多年的橄榄栽培历史,是广东橄榄的主产区,1996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青榄之乡”。目前全市橄榄种植面积0.8万h㎡,年产量4.06万t。主要栽培在里湖、梅塘、石牌、池尾、云落等镇,有‘冬节圆’、‘长穗赤’、‘三棱榄’、‘大红心’、‘赤种’等10多个名优品种。但由于大量种植,有些地方盲目引进种苗,导致2O世纪9O年代出现一部分劣种橄榄,表现为果质差、单产低等。为了有效改良劣种橄榄并尽快获取丰产,近几年来进行轻短截高接换种试验研究,取得良好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普宁市池尾镇东山村橄榄园进行,试验材料为15年生少量结果的劣种橄榄树,接穗品种为当地选育的‘冬节圆’橄榄良种,采用切接法嫁接,分别于2006年1月中旬、2月中旬、3月中旬进行嫁接。高接方式釆用轻短截高接法和重短截高接法。

轻短截高接法: 嫁接部位在各级分枝上进行,在枝粗2~3cm处轻短截切接,全株接60~65个接穗,砧木留辅养枝,辅养枝的枝叶量占全树20%。使用人字合梯、大绳等工具,有利于嫁接与安全。

重短截高接法: 对主枝和大侧枝进行回缩重短截,选择径粗3~6cm的枝段进行切接,大枝段每个截面接2个接穗,全株接10~12个接穗,砧木留3~5条辅养枝。

试验区毎个嫁接方式和各个嫁接时期分别嫁接10株。嫁接后及时抹除砧木上的萌芽,接穗第2次梢老熟后锯除辅养枝,新梢留25~35cm进行短截,及时做好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接穗第1次梢老熟后调查成活率、嫁接口愈合情况,每年秋梢老熟后调查高接树生长情况,开花期调查成花情况,果实成熟期调查产量和果实品质。

2. 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嫁接时期的成活率

高接选晴天进行,采穗时选择充实健壮的枝条,剪除叶片,包裹保湿,即釆即接或当天使用。削好的接穗长8cm左右,削面长2~3cm,留芽2~3个,削好1个接1个。接穗萌发第1次梢成熟后调查成活率,每个处理随机调查100穗。根据调查统计,轻短截高接法与重短截高接法嫁接成活率基本无差异。对于不同时期嫁接成活率,以1月份最高,达到92.0%,2月份次之,达到84.5%,3月份较低,仅为63.5%(见表1)。嫁接一年后观察愈合情况,发现接口平滑,完全愈合,亲和性良好。

表1 橄榄不同时期高接换种嫁接成活率

——————————————————————————————————————

高接方式 成活率/%

——————————————————————————————

2006年1月 2006年2月 2006年3月

——————————————————————————————————————

轻短截高接法 93 86 64

——————————————————————————————————————

重短截高接法 91 83 63

——————————————————————————————————————

平均 92.0 84.5 63.5

——————————————————————————————————————

2.2高接换种树的生长情况

橄榄树高接换种之后,配合摘心、短截等修剪技术,每年抽梢3~4次。采用轻短截高接换种的橄榄树,当年秋梢老熟后冠幅达到241cmx253cm,笫2年冠幅达到302cmx326cm,第3年恢复原来树冠,冠幅达到378cmx403cm。采用重短截高接换种的橄榄树,当年秋梢老熟后冠幅达到135cmx152cm,笫2年冠幅达到208cmx231cm,第3年冠幅达到265cmx284cm,第4年冠幅达到323cmx341cm,第5年恢复原来树冠,冠幅达到386cmx393cm(见表2)。

表2 不同高接方式橄榄换种树的树冠生长量

—————————————————————————————————-------------

高接方式 调查时间 树高/cm 冠幅/cmxcm

—————————————————————————————————-------------

2006年12月 341 241x253

2007年12月 398 302x326

轻短截高接法 2008年12月 433 378x403

2009年12月 472 432x458

2010年12月 503 483x501

—————————————————————————————————-------------

2006年12月 253 135x152

2007年12月 301 208x231

重短截高接法 2008年12月 353 265x284

2009年12月 408 323x341

2010年12月 442 386x393

—————————————————————————————————-------------

注:高接时间为2006年1月

2.3高接换种树的开花结果状况

采用轻短截高接换种的橄榄树,笫2年成花枝率为73.6%,株产20.6kg。第3年成花枝率86.2%,株产41.8kg,开始进入丰产期。笫4年成花枝率为90.3%,株产52.3kg。第5年成花枝率91.2%,株产61.6kg。采用重短截高接换种的橄榄树,笫2年成花枝率为42.6%,株产5.3kg。第3年成花枝率65.4%,株产15.6kg。笫4年成花枝率为75.8%,株产26.2kg。第5年成花枝率90.5%,株产43.3kg,开始进入丰产期(见表3)。

表3 不同高接方式橄榄换种树的开花结果状

高接方式 时间 成花技率/ % 株产/kg

—————————————————————————————————-------------

2007年 73.6 20.6

轻短截高接法 2008年 86.2 41.8

2009年 90.3 52.3

2010年 91.2 61.6

—————————————————————————————————-------------

2007年 42.6 5.3

重短截高接法 2008年 65.4 15.6

2009年 75.8 26.2

2010年 90.5 43.3

—————————————————————————————————-------------

2.4高接换种树的果实品质

于果实成熟期进行果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高接方式换种树果实品质基本无差异。高接树‘冬节圆’橄榄果实,单果重10.3~10.5g,横径2.2~2.3cm,纵径3.5~3.6cm,可食率80~80.1%,可溶性固形物12%,肉脆化渣,甘甜,风味浓,品质优(见表4)。

表4 不同高接方式橄榄换种树的果实品质

—————————————————————————————————-------------

高接方式 单果重 横径 纵径 可食率 可溶性固形物 果实质地 风味,

/g /cm /cm /% /%

—————————————————————————————————-------------

轻短截高接法 10.3 2.2 3.6 80.1 12 肉脆化渣 甘甜,回味浓

—————————————————————————————————-------------

重短截高接法 10.5 2.3 3.5 80 12 肉脆化渣 甘甜,回味浓

—————————————————————————————————-------------

注:果实于10月采收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对15年生劣种橄榄树采用轻短截高接法,高接‘冬节圆’橄榄接穗进行换种,每株接60~65个接穗,第3年恢复原来树冠,株产达到41.8kg,开始进入丰产期,比重短截高接换种法(每株接10~12个接穗),提早2年进入丰产期。近5年来普宁市橄榄售价,‘冬节圆’橄榄20元/公斤,劣种橄榄2.8元/公斤。由此可见,轻短截高接换种法是优化橄榄品种结构,淘汰劣质品种,实现橄榄良种化,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的有效途径。

经试验观察,合理利用辅养枝,可调节植株地上部、地下部的水份与养份供需平衡,促进接穗萌芽生长。釆用轻短截高接换种法,每株的嫁接穗数多,保留辅养枝的枝叶量不得少于20%。否则,由于树体水份养份的供求关系,接穗新梢容易晒伤。

试验结果表明,在粤东地区1月中旬至2月下旬为橄榄高接最佳时期。吴文等在粤西用6~8年生橄榄树,每株高接3~6个接穗,同样以1月中旬至2月下旬为橄榄高接最佳时期[1];而刘义旺研究认为,福建闽清选择4月中旬到5月中旬高接为最好[2]。因此,橄榄高接换种应注意选择好当地最适宜的嫁接时期。

参考文献:

[1]吴文,唐小浪,马培恰等.橄榄高接换种试验研究.中国南方果树,2006(1):27~28

[2]刘义旺.橄榄高接换种的技术措施.福建果树,1997(2):61~62。

作者:黄汉羽

(普宁市果树研究中心 515325)

发表刊物:《中国园艺文摘》2012年第1期

普宁市乌榄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普宁市是广东省乌榄栽培的主产区之一,乌榄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分布较广,是山区农民种植的重要特产果树。

一、生产现状

2008年,普宁市乌榄面积约1333.33h㎡,年产量3150t,产值近2000万元。主要分布于大南山、下架山、里湖、云落、梅林、船埔、高埔等乡(镇)。传统品种有油榄、车心、岐岭、麻竹荷、枣干和吱咕等33个。2007年普宁市果树研究中心从南阳山区选育出‘三角核’(石磡)乌榄良种。

二、存在问题

一是树体老化严重,产量少。据调查,全市乌榄结果树85%以上为老树,树龄达五六十年,甚至有些超过100年。乌榄成年树树体高大,树高30~40m,管理困难;乌榄老树结果能力差,产量低,平均株产仅30~40kg。

二是品种繁杂。普宁市乌榄农家品种有33个,由于没有对这些品种进行系统分类,品种混杂,存在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现象。

三是生产管理方式落后。以农户自产自销为主,种植零散,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低;对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较少,栽培技术落后,乌榄种植成活率低,结果迟,收益慢。此外,良种培育力度不够,推广速度缓慢,覆盖面积少。

四是釆后加工乏力。目前乌榄加工工艺落后,包装原始,产品不上档次,保鲜效果差,贮藏期短,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

三、发展对策

一是科学布局,区域化发展。普宁乌榄有油榄、石磡、车心 、枣干等市场竞争力强的品种。要坚持适地适栽的原则,选择有地方特色的品种发展,成片种植,集中管理,推进区域化与规模化经营,形成船埔、高埔石磡乌榄,梅林枣干乌榄和里湖油榄等3个种植地带。其它地区可在原有主栽品种的基础上选择良种连片发展。同时重点发展栽培基地,特别是建设科技示范园,实施标准化栽植、规模化管理,达到早结丰产优质高效。

二是加快品种改良更新。采用高接换种等方法,分期分批进行改良,解决品种问题。对老果园进行土壤改良,补植优新良种。对现有乌榄品种进行系统分类,正确命名,大力繁育优良乌榄品种,掌握实生苗木的生物学特性,破解嫁接难题,选取亲和力强的砧木与良种接穗进行嫁接,提高苗木成活率和出圃率。要积极引进外市的优良品种,试种、筛选适合普宁市栽植的品种。突出晚熟品种的繁育种植,延长鲜果的供应期。

三是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乌榄生产科学化。尽快完善乌榄栽培技术措施,制定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大力推广普及改土培肥技术、微水治旱技术、高接换种技术、矮化早结技术、配方施肥技术、保花保果及疏花疏果技术、整形修剪技术与采后保鲜技术等,最终达到高标准、高质量建园,标准化、规范化、无公害化生产。

四是坚持科技下乡,保证技术到园。由于历史原因,普宁市乌榄种植农户果园规模小,零星分散,各项栽培技术措施的推广普及较为困难,必须坚持科技下乡,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进行田间技术培训、技术示范,确保各项栽培技术措施落实到果园,使广大山区农民真正在科技下乡中得到实惠。

五是拓宽销售渠道。充分发挥普宁市水果专业市场销售的主渠道作用,引导水果综合加工企业开展产品深加工研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进一步增强普宁乌榄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实施名牌战略,注册商标,在产品包装上狠下功夫,并通过广告、招商会、展销会、网络营销等多种方式,积极宣传品牌,拓展市场。按照“绿色营销”路线,发展健康、舒适、可持续发展的观光果园,生产绿色食品,营造乌榄产业文化氛围,提升品牌的文化內涵,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作者:黄汉羽 王泽明

(普宁市果树研究中心 515325)

发表刊物:《中国果业信息》2009年第8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