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壺體爲何有高矮之分?對泡茶有什麼影響?

答:壺的大小不一併有高矮之分,這是依茶性而設計的。高壺沏紅茶,香濃醇厚;矮壺泡綠茶,色、香、味皆蘊。有些爲突出壺藝而自創的壺體,並沒有什麼實用價值。

2.紫砂壺的茶垢要不要擦洗?

答:一般而言,用後的紫砂壺及時清潔乾淨比較重要,在清潔過程中的擦拭也可以起到養壺的作用。而如果茶垢留得太多或使用不當,很可能引起壺內氣味不潔淨或出現酸餿味,茶垢也可能帶來一定量的細菌,並不利於泡茶的衛生。

3.細心看我的紫砂壺,似乎壺面上有一點雜質,有點像“雞眼”。請問這能說明壺的好壞嗎?

答:紫砂壺上有“雞眼”並不能權衡壺的好壞。當然如果有一個或者幾個特別明顯的“雞眼”就另當別論了。紫砂壺上爲什麼會長“雞眼”呢?底皁青是配置紫砂泥的主要原料,純粹的底皁青原礦因其中間夾雜着共生的青色的“硅砂”,俗稱“雞眼”,這些青色的硅砂在在燒成以後呈現白色或金黃色。所以我們在很多紫砂品中均可看到“金砂顯現”。不管燒成以後顏色的深淺,裏面都可以看到白色或黃色的小顆粒,它是一種礦料名稱,就是帶雞眼的紫泥礦。

4.最擔心在市面上買到化工壺,請問應該如何識別這些化工泥的壺?

答:辨別紫砂壺是不是化工泥製成的,主要是去“聽音”,因爲紫砂泥和化工泥製成的壺聲音是有差別的。對於剛入門的玩家來說,比較容易辨別的方法是:用開水灌進新的紫砂壺內,過一會後將水倒出。如果是紫砂壺製成的壺,那麼你能從壺內聞到一股泥土的腥味

5.紫砂陶中的原料之一綠泥有什麼特性?

答:宜興紫砂陶所用的原料包括紫泥、綠泥和紅泥(朱泥)三種。綠泥是紫砂泥中的夾脂,故有“泥中泥”之稱。其產量不多,比較珍貴。泥質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低。

6.紫砂壺中的筋紋指的是什麼?

答:紫砂壺中的筋紋型是在光貨的基礎上多出各式的棱角。筋紋型是紫砂藝人在長期生產實踐中創造出來的一種壺式。筋紋與筋紋之間的型體處理大致有三種:第一種是菱花式壺;第二種是菊花或瓜果的紋樣製作的壺;第三種是第二種的變態,筋紋與筋紋之間呈凹進的線條狀。

7.什麼是紫砂壺的清水泥?

答:清水泥是單一的紫泥。是過去紫砂工藝廠職工對紫泥單一礦料的稱呼。清水泥做的壺顏色也有很多種的,早期的偏紅,後期的偏紫。

8.我的壺蓋摔了,聽說單獨配一個壺蓋比做一整把壺更難,是這樣的嗎?

答:行話說“配蓋要比做壺難”,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爲紫砂礦泥開採地點、深度、風化腐熟和調配比例不同,各批泥料的色澤、收縮率和燒製時的溫度也不同。缺乏泥料的數據,做出的壺蓋燒製後不是大就是小,色澤也不一樣。有些細膩、黏度大,收縮率在16~19%的硃紅泥,燒製時怕一次收縮不到位且會因收縮過大過快而變形扭曲,就必須逐步燒製和逐步“整口”。經過二三次,每次溫度都不一樣,讓它慢慢燒成。如果專門配一個蓋,倒不如另做一把壺來得方便和有把握。正因爲紫砂壺在燒成中是按其所含水分等特性收縮而形成壺蓋與壺身的緊密關係,所以紫砂壺是難以配一個滿意的壺蓋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