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用中文說起“大學”這個詞時,其中包含了不同類別、不同水平的諸多高校,這些學校從規模到學科,甚至是頒發的學位種類都有很大差別,叫法上也包含“學校”“學院”等不同的說法。同樣的區別也存在於美國的高校中。

在英語語境下,大學往往被統稱爲“college”,“上大學”也是“go to college”,然而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看到的許多大學又是用“university”作爲關鍵詞。這兩個詞究竟差別在哪裏?對海外教學狀況不瞭解的留學生在擇校時,是否應當顧及學校的名稱?美國《讀者文摘》雜誌近日就兩個單詞做出了詳細的釋義,也爲國際學生選擇學校給出了參考。

University一詞最早出現在13世紀,其含義是可以提供本科、研究生或專業學科教育的教育機構。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及地區沒有對university設立明確的要求,但也有特例,如美國新澤西洲就規定所有university都必須包含3個以上不同領域的碩士學院。

College一詞的出現則晚得多。相比university, college更強調本科教育,有些學校甚至未設置研究生課程。當然,這些學校也有設立研究生院的資格。同時,college也可以用來指代學校中的不同學院,如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的工程學院(College)。

University可以由不同的colleges組成,例如college of natural sciences。有些研究型大學則將整個本科教育部分稱爲college,例如Harvard University裏的Harvard College。所以,哈佛大學本科畢業,在英語中的說法就是“graduated from Harvard College”。

在英語口語中,人們說要去讀大學時會用college這個詞,其中所表達的含義往往也涵蓋university(即包括讀研)。這兩類高校有很多相似性,並沒有哪一種比另一種更優秀或更容易被錄取,一切要取決於具體學校的水平。美國著名的優秀高校除了哈佛、耶魯這樣的university,也有達特茅斯學院這樣全美排名頂尖的college。

從詞義上來說,university和college並不存在絕對不同它們之間的區別只是一種大方向上的差別。

大體上而言,university往往規模更大一些,擁有更多學生;college通常會有更高的師生比。University常常有更多、涵蓋更廣泛的研究生項目,不過有些college也會設立類似學科。例如,美國綜合性大學一般叫university,文理學院則大部分叫college。

隨着時代的發展,university一詞在人們的概念裏越來越與一些高精尖的事物掛鉤,更會讓人們聯想到高素質、優質的高端技術人才,因此也有越來越多的學校修改校名。而像達特茅斯學院這樣的高校,無論是在專業設置還是從學生人數來看,事實上都更接近university,卻保留着college的校名,這更多是爲了遵從學校悠久的歷史與傳統,也是一種學校的“情懷”。

大學教育一般的說法是“college education”,大學學位是“college degree”。既然大部分高校都更傾向於稱呼自己爲university而不是college,並且在一般人的腦海裏,university也更“好聽”,那爲什麼在口語中,“上大學”卻還是用“go to college”呢?

語言學家對此並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一個常見的說法是當學生結束中學生活,打算踏入大學校門時,他們進入的往往是本科的學習生活。因此重點強調學士教育的college也就更加準確一些。此外,college也可以指代具體的學院——即使學生們進入的大學是university,與他們的教學與生活關係更加密切的卻還是他們就讀的具體專業學院(college)。因此相較於university這樣的“大詞”,或許college才能更加準確地表達新生對於未來學生生活的嚮往。

英語中,代表高等教育的詞還有如academy、institute等。這兩個詞常被用在一些專科院校(如理工、音樂、美術、體育等)的同時,也指代一些學校以外的研究機構。其中academy還包括很多高中及以下的專科教育。

總而言之,無論是college、university、academy還是institute,都不能成爲評判一個學校好與壞的基準。像麻省理工學院(institute)、波士頓學院(college)和美國空軍學院(academy)都是知名度極高的高等教育院校,因此留學生在選擇院校時,還應參考更多其他的軟硬指標,而不是糾結學校的名稱。

聲明:本文內容轉自新東方前途出國,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C&T EDUCATIO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