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娱乐圈的好消息坏消息可谓此起彼伏,摩肩接踵,这些红白事也让自媒体忙得停不下来……

前两天李咏去世的消息引发了不小的地震,毕竟50岁对于当下人类的寿限来说还很年轻,人们还没做好这个思想准备。

与之相比,金庸老先生的辞世则更容易让人接受,毕竟以94岁的高龄离开人间是实实在在的驾鹤西去,寿终正寝。

对于金庸老先生,多数人只知道他本名叫查良镛,一生的感情经历丰富,并且生长在一个名人云集的大家族,与很多耳熟能详的名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例如著名言情小说作家琼瑶是他的表外甥,近代最大名鼎鼎的诗人徐志摩是他表哥,“航天之父”钱学森是他的表姐夫……

由于金庸的一生经历太过丰富,有种目不暇接的感觉,除非刻意去了解其中一件事,否则你是很难记住太多的。不过,大家对他的作品一定是如数家珍。

可以说,人们对金庸作品以及他笔下的人物了解的程度,要超过他本人生平。由于他的文字质朴凝练,故事情节精妙绝伦,特别是他塑造的人物,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灵魂,个性不一而足,看似远在传说中的江湖,其实细思就在身边咫尺之间。

金庸笔下的人物之所以如此真实生动,栩栩如生,是因为他一生阅人无数,加上文学底蕴深厚,二者结合,化文笔为灵魂画笔,使虚构的人物有了现实的魂。

都说每个作者都是自己小说里的上帝,那匹夫哥想,上帝创作亚当的时候,亚当的身上就一定带着上帝的基因。

很多作家在创作小说时,也都会把自己代入其中,总有一个或者多个人物身上会有自己的某些特征,例如乔治·马丁在创作《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时,就在其中设置了一个“自己”,成为整个故事里一个很特别的存在。

那么金庸武侠世界里的谁更像他自己呢?其实这个话题也不算新了,但是一直都是众说纷纭,不一而足。

金庸的生前好友倪匡就认为,金庸笔下最像他自己的人物就是《天龙八部》里的段誉。

一是因为两人都有着共同的爱好,下围棋,痴迷佛法;二是性格雷同,都不爱与人争,善于自嘲,遇到困难能解决则解决,不能解决呵呵一笑便过去;三是在痴情方面二人有一拼,金庸迷恋夏梦,一如段誉痴恋王语嫣。

这么一分析,还真是这么回事,不过金庸先生自己可不是这么认为的,他说他更像张无忌。

不错,《倚天屠龙记》作为“射雕三部曲”最后一部,从格局上来看倾注了他更多巧思,一看就是被特殊对待,那么,在人物的塑造上金庸自然会更加走心,作为男一号的张无忌,被金庸当做自己来写也不是没有可能。

金庸自己是这么解释的,张无忌其实就是自己性格外化出的具象,虽然贵为一代武侠大师,但其实他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在面对某些抉择和困难时,他会举棋不定,或瞻前顾后,总是犹犹豫豫,与张无忌一样都是优柔寡断的选择困难症患者。

另外,二者都是外柔内刚的类型,看上去很弱,其实特别有韧性,面对艰难困苦,不服输,不怯懦,总能以强大的毅力去克服。少时的张无忌带着幼小的杨不悔跋山涉水,行万里路去帮杨不悔找到亲爹的桥段,不正是金庸大侠在表达自己的异曲同工的人生经历和坚韧性格吗?

其实,金庸与张无忌的相似点还有很多,例如张无忌是明教教主,而金庸创办了《明报》;张无忌先后练成了多种武功,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龙抓手、七伤拳、太极拳等等集于一身,而金庸做学问也是多专多能,集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家、企业家、评论家于一身;张无忌最后与赵敏过上神仙眷侣的生活,金庸也跟第三任夫人过起了隐居式的生活……

由此可以联想到,金庸当时写这个人物时,对他寄托了多少个人的情感,他有意无意将自己代入其中,才有了这个不完美但很有魅力的张无忌。

当然,每个人见解不同,在不同的人眼中,金庸世界里的任何一个男性角色都有可能带着一点金庸本人的影子,就看你站在什么角度了。

当作家有个好处,就是你即使无法让自己长生不老,也可以让自己的魂留在作品中,金庸老先生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金庸在他的武侠世界里悄悄藏着自己的人生,他是那片江湖的主宰,从第一部作品到最后一部,就好像是一段历史中的进程,尽管是虚构的,但内在的精神、人性便是最真实的魂,已然不朽。

肉身覆灭只是形式上的离别,他早已跟他的著作融为了一体,只要作品在,他就在!

所以,匹夫哥相信,走了的只是查良镛,而“金庸”则永远留在了这个世间……

你又觉得金庸武侠里的哪个人物更像金庸本人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