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上海,研究員 米婭)訊,據新華社,2月26日中國電信京津冀大數據基地項目正式在天津開工建設。該項目將按照專網進行層級清晰、架構扁平的IDC網絡建設,同時直連全國骨幹數據網。建成後將具備容納約4.2萬個機架的容量,成爲中國電信在北方的核心匯接節點之一。

阿里雲也於近日在官網宣佈,河源數據中心正式對外提供服務。這是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綠色數據中心,可容納超過30萬臺服務器,作爲深圳地域的新可用區爲華南地區上百萬企業客戶提供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服務。

除中國電信、阿里雲外,國際上各大科技公司也加快了建設數據中心的步伐。據外媒報道,在與西班牙電信Telefonica擴大合作關係的基礎上,微軟近日表示將在西班牙開設新的數據中心。谷歌也宣佈今年在美國辦公室和數據中心方面將投資逾100億美元,甲骨文公司於今年2月初表示,已在5個國家增設了新的雲計算數據中心,並計劃在2020年底前在36個地點建立這些數據中心,屆時將與亞馬遜和微軟在雲計算市場展開競爭。

基礎IT設施發展趨勢向好 IDC迎增長良機

疫情期間,網絡視頻會議、協同辦公類和移動應用使用量快速增長,釘釘、騰訊會議等多次緊急擴充雲服務器。廣發證券指出,未來恢復正常後相信仍有一部分用戶會留存,用戶應會在更大基數上成長。對服務器、IDC等IT基礎設施,不管是短期還是中長期都是利好。並且2020年春節期間,互聯網使用活躍度較高。後續5G商用,長期趨勢依然向好。

華泰證券分析指出,雲計算及5G將驅動國內IDC市場快速增長,同時疊加需求向雲廠商以及互聯網客戶收斂,在此背景下國內第三方IDC公司迎來發展良機。疫情短期有望加速第三方IDC公司上電率提升,增量業績或在今年Q2開始體現。在單個機櫃承載10個服務器,單機櫃年租金7.5萬元的假設條件下,10萬臺服務器的擴容對應年化7.5億的IDC收入。中長期看,本次疫情有望加速B端業務線上化,在需求端利好IDC行業發展。

長期來看,IDC行業受益於全球雲計滲透率提升,過去幾年取得較好的複合增速。全球主要雲計算廠商收入4Q19依然保持35%以上的高速增長,其中微軟和谷歌還出現加速增長的跡象。根據Factset一致預期,2020年前七家雲計算廠商總資本開支預計增長14%,遠高於2019年的3%,顯示行業強勁的增長動能。隨着5G商用時代的到來,作爲基礎設施中的重要一環,迅速擴張的流量規模和數據資源勢必會進一步推動IDC行業發展。

相關公司積極佈局 綁定核心客戶

光環新網:公司IDC佈局不斷擴張,2018年完成收購科信盛彩,進一步擴大數據中心規模,目前可供運營的機櫃超過3萬個,並通過增資、戰略合作等方式佈局京津冀地區、上海及長三角地區IDC市場。目前房山二期、河北燕郊三期、燕郊四期、上海嘉定二期、江蘇崑山園區等項目處於規劃中,全部達產後公司將擁有約10萬個機櫃,將成爲國內第三方IDC龍頭。

奧飛數據:公司是華南IDC龍頭企業,2016-2018年自有IDC機櫃複合增速達到80.7%,高於同期國內IDC行業增速(31.76%)。截止2019年底用機櫃數有9000多個,2020年將持續擴充機櫃的規模,部署方向主要在京滬廣。目前互聯網客戶佔比85%以上,2020年1月3日與阿里巴巴簽署合作備忘錄,鎖定華南地區數據中心資源,根據協議約定,合作期內預估總金額約爲5億元人民幣。

數據港:公司是國內領先的批發型IDC服務商。截止至2019年11月,公司共有9個數據中心在建,項目收益率均在10%以上,並在上海北京拓展自建數據中心資源。公司PUE與上架率均高於國內平均水平,整體運營效率高。公司是阿里數據中心長期合作伙伴,2019年底再次獲得其需求意向函,承接阿里雲拓展數據中心市場,總金額24.4億元,預計2021至2022年阿里雲將逐步完成上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