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喜歡用“道”這個詞來概括藝術。例如,茶是茶道,香是香道,書法是書道,插花是花道,劍術是劍道,另外還有空手道和武士道。總之,什麼都講究一個“道”字,就連煮麪喫麪,也有面道。

日本香爐:不同於中國銅爐的細膩和雅

唐宋時期,中國是日本在文化上學習的榜樣。日語中有一個詞叫“唐物”,專指從中國傳來的物品,是高貴文化的象徵。日本的聞香習俗,其實與茶一樣,是源於中國的。香文化傳到日本後,逐漸發展出日本香道。

日本香爐:不同於中國銅爐的細膩和雅

香傳入日本的歷史過程衆說紛紜,但可以肯定的是由遣唐使帶香料、香爐等物品回國以後,才逐漸推行開來。此外,鑑真東渡給日本帶去佛法的同時,也帶去了香的使用。

之後,日僧空海、最澄、道元等紛紛來華學佛習禪,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中日間香文化的交流。總之,佛法傳播在日本香道形成過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由此可見,這個國家受古代中國文化的影響之深。

日本香爐:不同於中國銅爐的細膩和雅鑑真東渡

日本香道細膩和雅,發展到今天,我們並不能單純稱其爲中國香文化的產物。誠然,日本在香的使用方面是從中國習得,但日本香道的誕生、發展其實源自於中日文化的交流。在相互學習中,逐漸結合當地的風土人情,進而傳承了日本自身的和風韻味。

日本香爐:不同於中國銅爐的細膩和雅

日本香爐的風格,與中國香爐相比,無論在外觀、形制,還是圖案、氣質上,都是大異其趣的。從日本香爐身上,就可以看見日本文化明顯的性格特徵。

日本香爐:不同於中國銅爐的細膩和雅

△ 喜泉堂 金錢鼠寶袋香爐 編號:68127

提及日本香爐,便會想到高岡銅器。

日本的高岡是一個有着400年製作銅器、漆器歷史的城市。高岡銅器是在日本國富山縣所作銅器的統稱,日本銅器約有95%在這裏製作而成,當地不乏鑄造銅器的妙手,以其傳統精湛的純手工鑄造技術而聞名於日本乃至世界。

日本香爐:不同於中國銅爐的細膩和雅

△ 喜泉堂 四腳花鳥香爐 編號:56703

高岡銅器的意趣之處在於其平滑細緻的鑄體,耐人尋味的色澤,精緻的紋理和造型以及充滿動感的曲線。

琳琅滿目的銅器涵括了香爐、花瓶、茶器、佛具、燈籠及梵鍾等,獨具匠心的工藝在優美中更賦予了銅器以生命。

插花、品茗、聞香,感悟歲月流淌和心靈躍動,它既是功能性貴金屬器具,更是富有金屬性的極致優雅的完美藝術品。

日本香爐:不同於中國銅爐的細膩和雅

△ 喜泉堂 牡丹獅子香爐 編號:49676

在高岡市坐落着許多堂口,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喜泉堂和高陵金壽堂這兩所百年堂口。

喜泉堂

喜泉屋坐落於擁有400年鑄物歷史的富山縣高岡市,是伴隨着一代代高岡鑄物師的自豪和榮耀流傳至今的百年堂號。

幾百年來,喜泉堂繼承了金屋町匠人世代沿襲的古法技藝和審美意識,不斷追求極致完美,以匠人之心巧妙融入現代生活元素,不斷創作着具有天工之美的茶道藝術和工藝品。

喜泉堂鐵瓶製作承師於龍文堂名人大國壽朗,鑄工精湛,長於鑲刻,圖文表現力豐富,藝術造詣獨特超凡。

日本香爐:不同於中國銅爐的細膩和雅

△ 富士鶴香爐 編號:49681

日本香爐:不同於中國銅爐的細膩和雅

△ 雲龍香爐 編號:49639

日本香爐:不同於中國銅爐的細膩和雅

△ 鯉魚香爐 編號:49689

高陵金壽堂

高陵金壽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慶長16年(1611年),江戶時代,金壽堂還是以製作鍋、釜爲主;到了明治時代,開始製作銅器(高岡銅器)及鐵瓶。因其品質優良,在業界獲得了很高的聲望。

到了60年之後的平成時代,市場上對銅器等金屬器物的需求意發膨脹,當地的工匠們爲了紀念曾經輝煌無限的“金壽堂”,重新以“金壽堂”之名致力於優良銅器、銀器以及鐵瓶的製作。又因高岡的別名爲“高陵”,於是索性將堂號取名爲“高陵金壽堂。

其細熟的失蠟法鑄造工藝,具有極高的收藏和觀賞價值。

日本香爐:不同於中國銅爐的細膩和雅

△ 獅子蓋花鳥竹耳香爐 編號:63801

日本香爐:不同於中國銅爐的細膩和雅

△ 十八羅漢盤龍香爐 編號:50755

一爐香,一縷煙,既可靜思,又能洞察梵煙縹緲。凝神靜觀縷縷清煙,或筆直冉冉而上,或迂迴繚繞而行;時而旺熾澎湃如墜五里霧中;時而形單孤拔如絕壁卓然靜逸。

潛心攝受入鼻根之香氣,或馥郁、或清新、或雅緻、或醇厚……香的千姿百態,如夢似幻,似假還真,一如衆生實相,皆是存在與虛無相續間的泡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