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文】地理传说——蒙自犁耙山、仙人坡之起源

【寻觅】蒙自地理传说

说起蒙自坝子,它是云南省六大坝子之一,也是红河州乃至滇南地区最大的坝子,而且富含银、锡、铅、锌、铜、煤、大理石、磷、铀等矿藏。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正是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形成了蒙自市多样化的民族特色,而当地人也为蒙自的地貌构想了一篇美丽的传说。

相传远古时候的蒙自是一片高低不平的丘陵山坡,不适合耕种,更不适合居住,当地百姓生活艰苦。上天不忍,便派了一对神仙骑着仙牛来到蒙自,两位仙人一致认为这块土地只要耙平后定是个好地方,于是他们便拴好犁和耙,仙牛在前面拉,仙人在后面耕,帮助蒙自人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但两位仙人也是有任务的,他们必须夜间劳作不能被凡人看见,且天亮之前要耕完一定的区域。干累了,他们就在山坡上休息,渴了,就摘一朵夜间的紫云润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蒙自的地貌越来越平,越来越好,但眼看成功将近,其中的一位仙人却悄悄生起了懈怠之心。有一天,两位仙人遇到了一块顽石,深深的嵌在了土里怎么也弄不出来。其中一位提议改天再来,而另一位眼看就快完成了,便提议让同伴歇息,自己继续劳作。休息的仙人不忍心,就以天快亮的理由将同伴骗了回去,但谁料知道被骗后,仙人大怒并骂自己的伙伴糊涂,连忙赶回凡间,但由于耽搁了时间,他们今天的任务已经完不成了。

眼看只有最后一片丘陵没有耕平,天却亮了,由于违反了规定,仙人的犁和耙变成石头陷在了泥里,成了现在的“犁耙山”,两位仙人也化成了山峰,成了犁耙山后的“仙人坡”。他们的牛从山上滚下来,化成灰黑的泥水,渗进泥土里,形成了“灰土地”......被仙人最后耙了一半的地方,花草从生,后人把这里称作“草坝”,其他已经被耕好的土地,地势开阔,土壤肥沃,被最先入住了的苗家人起名 mong zei(苗语,回家之意),这也是“蒙自”一词最早的由来。而没有来得及耙的山坡就成了现在西北勒大片的荒坡。

传说,那位懈怠的仙人十分后悔,每当阴雨季节,都会伤心得从心里流出泪来,那就是黑水洞出的大水;由于长期伤心地哭,哭干了眼泪,以致于现在居住在西北勒大片荒坡上的族人喝不上泉水。然而神话毕竟只是神话,时过境迁,西北勒的人民即便没有了“神仙”的帮助,也凭借着自身顽强的精神改变着自身的命运,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西北勒地区已通上了水,而在当地人自己的努力下,他们也种起了红红的山苹果,给自己带来了新的希望。

现在西北勒乡已经变成了最美丽的乡村,红红的苹果挂枝头,金黄的万寿菊成了花的海洋,当地群众生活越来越幸福,西北勒乡也成了游客们的旅游胜地。 来源:文化蒙自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