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若英導演的電影《後來的我們》,是一個女人陪伴男人經歷最貧苦的階段,女人離開後,男人成功的故事,說白了就是一個女人如何成爲男人成功路上炮灰的故事。

想起小菊,她和《後來的我們》中的方小曉一樣,起初心心念念要嫁一個條件好點的男人,不需要腰纏萬貴,但得有房有車。

遺憾的是她和方小曉遇見林見清一樣,遇見了一無所有的陳東。

她放下了之前定下的戀愛規則,跟着陳東住地下室、擠公交,去最便宜的批發市場買衣服,買超市打折的水果和蔬菜,特價的肉。

但是陳東和林見清一樣,並沒有因爲一個女人爲他努力付出而發奮圖強,他們挺樂意過當下的窮日子,反而嫌棄女人太矯情、太虛榮。

小菊看見陳東和前女友抱怨:

【我現在女朋友跟大媽一樣,去市場買根蔥都討價還價,跟她一起出門,丟死人了】。

小菊傷心罵陳東:

【如果不是你賺的少,我用得着像大媽嗎?難道我不願意揮金如土?我願意跟你住在這個地下室嗎?我願意每天爲了曬衣服曬被子,早早起牀去陽臺佔位置嗎?……】

小菊的傷心在陳東那裏聽來卻是——你嫌我掙錢不多,你愛慕虛榮,你喜歡有錢的人!

爭吵後,小菊並沒有和陳東分手,她留戀這段初戀,也不捨得自己的付出,繼續老媽子一樣照顧着陳東,但陳東卻開始肆無忌憚的和前女友聊天,不但如此還各種在網上搖一搖。

小菊只要不滿意,和陳東吵架,陳東就吼叫:你走呀,去找有錢人呀。

又一次激烈的爭吵後,小菊收拾東西離開了。

後來,小菊回了老家,考了個事業單位安心上班,但一直沒結婚,再後來大學同學羣裏,聽說陳東去了一家大公司,現在混得很不錯,在北京買房買車了。

陳東去大公司大概是小菊離開兩個月之後的事,那之前,小菊經常勸他辭職去那個大公司面試,但陳東一直沒去。

事業成功的陳東找了一個年輕漂亮的女朋友,經常在同學羣裏發照片,小菊看得像針扎心一樣難過。

小菊對我說,我陪他走過最艱難的時候,他成功了摘果子的卻是別人。我真後悔,當初我再熬兩個月就好了,那麼現在在陳東身邊的人就還是我。他現在那個女朋友除了比我年輕哪點比我好?聽說亂花錢,還不會做飯,整天在外面喫。

我告訴小菊:如果是你留在陳東身邊,那麼陳東現在依然是之前和你住地下室的樣子。你讓他的日子過得太舒服了,你什麼都幫他料理好,你甚至幫他省錢,他一點壓力都沒有,人都是有惰性的,是你造就了陳東的惰性。

其實我心裏還有一句話沒說出來,那就是,在陳東心裏,他從來沒有感恩過小菊,他記住的只是小菊當初是嫌棄他窮離開的,他不會記得小菊爲他喫過的苦,爲他做過的事。

我猜陳東跟同學提起小菊爲什麼離開,肯定是說:她嫌我太窮唄,所以分手後,我發奮圖強,纔有了現在的成績。

《後來的我們》結局是林見清去找方小曉,說他有房了,希望和方小曉重新開始,但方小曉拒絕了。

從這個結局我們就能看出導演是個女性。

只有女人才會幻想男人會在成功之後找回曾經一起喫過苦的女人。

別說女人喫苦中途離開了,就算真的是一起熬到男人成功,又有多少夫妻人到中年還能還能和糟糠之妻共享甜呢?

我非常不贊成女人陪着男人一起喫苦這樣的苦情戲,生命都是單獨的個體,我們應該爲自己喫苦,爲自己的事業奮鬥,爲所有自己作出的選擇和努力負責。

《後來的我們》2017年,林見清問方小曉:你有沒有想過,如果那時你沒有和我分手呢?如果我們一起堅持到最後呢?如果我當時足夠有錢,我們住進一個有大沙發的大房子;如果我們當時就是不管不顧,我們就是結婚了呢?

方小曉回他:如果當初我們沒有分手,那我們之後也會分手。如果當初我們衝動領證,那現在已經離婚很久。如果當初你一夜暴富,那你已經有十個小三,如果我們能堅持到最後,那你就不會事業成功。

方小曉說的這句話,纔是一個有生活閱歷的女人說的話。

女孩時的戀愛,總喜歡把期望寄託在男孩身上,希望他帶領自己走向更好的人生。

等到了女人時,纔會明白,依賴自己,寄希望於自己纔是最靠譜的事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