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00°C水,茶各有所愛

| 態度

一抹春陽,透過庭院亭亭如蓋的大樹,落在地上碎成斑駁。

那人用小爐煮着一壺水,手邊或許是一隻蓋碗,或許是一隻茶壺、幾隻茶盞,他慢悠悠扇着火苗,也許手中還有一隻筆,隨時記下湧上心頭的詩句。不消多時,水沸騰起來,水面冒出許多蟹眼小泡,還有魚鱗一般的波紋。

仔細聽,沸騰的水在壺中發出聲響,如松濤帶雨。這時水剛好沖茶,在杯中形成翠綠。他想,如果能以茶代酒會與知己良朋,倒是免去了醉酒的辛苦。想到此處,正好文思泉湧,於是急急下筆,在紙上寫道:

“香泉一合乳,煎作連珠沸。時看蟹目濺,年見魚鱗起。聲疑松帶雨,悖恐煙生翠。尚把瀝中山,必無千日醉。”

最後落款:皮日休。

古來像皮日休這樣愛茶的文人墨客,都與茶惺惺相惜,懂得愛護它,懂得欣賞它,於是便知道什麼樣的茶用怎樣的水溫能更加美味。時隔千年之後,這一點依舊非常重要。

| 茶說

綠茶:比較常見的有西湖龍井、碧螺春等,這類高級綠茶最細嫩新鮮,非常怕燙,把沸水晾至80~85℃沖泡最好,甚至洞庭碧螺春可以用70℃的水沖泡。如果水溫過高,茶水變深,香味遭到破壞,録茶變“熟”,那嬌羞的清甜就再也嘗不到了。黃茶和白茶亦是如此。

紅茶:紅茶是全發酵茶,喜歡100℃的沸水,只有這個溫度才能將它體內的有益成分溶解出。不過,一些出身貴族的細嫩紅茶也可用90°C的水沖泡,比如祁門紅茶。紅碎茶、袋裝的紅茶,可以用95℃的水沖泡。

花茶:一些低檔的花茶粗枝老葉,必須用100℃的沸水才能衝出香味。而高檔花茶,比如毛峯、銀毫、春芽、東風等可以降低水溫,用90°C的水沖泡。

烏龍茶:鐵觀音、大紅袍等烏龍茶,要的就是濃郁茶香,茶要放得多些,水的溫度也要100℃オ夠痛快。水沸騰後馬上衝泡,第一泡倒掉,從第二泡開始飲,那香味在嘴巴里橫衝直撞,可又捨不得張嘴讓它跑掉,最後只緩緩從鼻腔中呼出來,竟然也帶着香味。

邊銷茶:以黑茶、普洱爲代表的邊銷茶最是豪氣,頗有不拘小節的大俠之風,沸水無法滿足它們,只有在壺裏或茶鍋裏熬煮才能盡情釋放茶味。

在這冷暖世道,茶、人,如有良伴對自己噓問暖,那真是最好的人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