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十八怪里有这么一条,火筒能当水烟袋。这个水烟袋其实说的应该就是水烟筒,本地人简称烟筒。

去到一家热情的人家里,主人会给你喝米酒(喝着不醉,醉了也不知道是何时的酒),然后递一个水烟筒给你,然后拿出用菜叶子包裹着的烟丝。

一个竹筒一样的东东凿出一个眼儿,插根细竹管加上水,放上烟丝点火慢慢地“布噜布噜”吸允,时间就这么匆匆而过,似乎生活的劳累以及甘甜都在这烟筒里。

一般长约80cm,直径约10cm,以大竹筒或金属材料制成,筒内灌清水,于距底部约25cm处挖一小孔,斜插一小竹管并以铜片镑口,形成烟锅。

燃吸时以下鄂和腮帮将筒上口封住,用大力气吸气,使筒内产生负压,使烟气从水中进入筒内,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烟丝的选择颇有讲究,众多的烟丝,只要摆在行家面前,用手摸摸,用鼻子闻闻,马上就能够知道烟丝的优劣。

民国时期,当官的吸烟土者甚多,有“三杆枪”之称,即步枪、烟枪与云南水烟筒,成为当时滇军的一大特征。

有一则故事说:在抗日战争中滇军打台儿庄时,人人背有一具烟筒,当时日本侵略者讶然失惊,更怀疑是滇军的新武器。

据说吸烟筒比直接抽烟能够减少香烟的危害,可是没有考证过。有些少数民族妇女,也有吸水烟袋的习俗。

吸这水烟筒需要点技巧和力道,我是到现在还没学会,好多次都献丑过。

劳累了一天的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怀里抱着一只水烟筒,旁边放一包烟丝,咕噜咕噜,一边聊着田间地头的庄稼长势、左邻右舍的婚丧嫁娶,一边传递着水烟筒,你来几口,我来几口。展示出来的奇风异俗,让人心醉神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