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公園的落成對雲南省昭通市廣大市民來說,勿庸置疑是一件讓人喜出望外的事情。它宛若一顆璀璨奪目的藍寶石鑲嵌在城郊的鳳凰山麓下,以那幽藍的神韻吸引着都市裏的八方遊客,它又好象一位着裝淡雅梳理優美,洋溢着縷縷幽香的窈窕淑女,以她那婀娜多姿的魅力及款款深情,吸引着前來這裏觀光休閒的遊人,讓人們心曠神怡,留戀忘返。

一個陽光明媚的閒暇日子。穿過一條大街,鑽過一個人聲鼎沸,蔬菜品種較爲齊全的菜市場,拐過一道彎便到了那口碑彌香的望海公園,隔着一道公路放眼望去,我不得不爲望海公園的景緻而驚詫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一個能容納百人以上的大型廣場,廣場的中央是一棵枝繁葉茂造型獨特的大樹,廣場的邊緣是一些蔭蔭蓊蓊的正待成長的樹叢,及那家“不見不散”的能供遊人喝咖啡品茶休息的小屋。朝廣場的正前方放眼望去,是一泓廣闊的湖水,那是一片茫茫碧綠的水面,在陽光的朗照下,呈現出一種溫潤的姿態,讓人爲她綠得可愛而心旗搖盪,碧水的上面橫跨着一座做功精細造型別致的石拱橋,讓我想起初中課本里學習過的趙洲橋的模樣,簡直就是“長虹臥波”了。石拱橋的前面是一座巧奪天工的假山,那是一座小島似的假山,你若是攀臨其景,也便會爲它的裝飾別緻,而欣賞了。那是一座玲瓏剔透的假山,是用巨石、綠樹、碧草和亭子構建的,你若是駐足遠望她那俊俏的小樣兒,彷彿碧水的中央蘊藏着一顆藍色的寶石。這顆寶石的形成與那些品種繁多的綠樹有關,那些樹都是經過園藝學家們用心良苦地挑選出來的,一株株一棵棵枝冠高大的樹身蒼勁翠綠,顯露着那凝重而又雄健的氣勢,將那個以精美或粗獷的石頭砌成的“島”圍了個疏密別緻。你若是仔細琢磨之,不得不爲它那碧綠交融及巧奪天工的造型而折腰了。與這個島接壤的這邊,是一個個造型獨特的大石頭墊了腳尖似的高出水面,連接在有沙灘的岸邊,島的另一端與一個像蒼鷹張開翼翅一樣的木板橋相連。這是一座用鐵鏈和木板捆綁而成的,頗有景緻的木板橋,人走在上面輕輕用力一蕩悠,便有一種搖搖欲墜的感覺。這樣也便吸引了許多青春靚麗的紅男綠女,他們有時如親密愛人一樣撐着玫瑰紅的情人傘,兩小無猜地相依相偎在一起,欣賞着茫茫碧水卿卿我我地海闊天空,憑那美麗韶華隨着心動的漣漪一圈一圈地漾到遠方。木板橋的入口處是飲譽遐邇的本地書法家張正華老師潛心書寫的“湖光似鏡祥瑞繞樓香勝花,柏氣如蘭晨松滴翠綠無暑”的親筆字跡,從遠處端詳此橋如一隻展翅欲飛的蒼鷹撲騰在碧波盪漾的水面上,賦予詩人學者們無限的遐想和激情,你若是漸漸走近顧盼它更覺景緻怡人,此時你的眼前便是藍天、碧水、山色、書法薰陶着你的視角,挑逗着你欲罷不能的心緒,激發着你更加熱愛和享受這著名的湖光山色賜予女士或先生的情趣。此時你也許會想起古代北宋時期的作家歐陽修在《醉翁亭記》裏那句令人齒香脣芳的詩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的名句而浮想聯翩。

走過木板橋站在假山裏你只需一仰頭,便可以飽覽頗具標緻性的建築物——望海樓(亦稱恩波樓)。這座樓是在座落在昭通市南郊三公里處的望海樓(恩波樓)始建於清朝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由知縣沈生遴先生率衆百姓修建。當時的昭通壩子地勢低窪,常年積水,特別是到雨季,方園數百畝土地及莊稼都被淹沒,農民顆粒無收水災成了昭通的主要災害。爲觀水情,遂在昭通城南郊修建“望海樓”並築蓄水閘,起名“留餘”,還在閘埂上植柳栽樹,每當人們登高望遠時,只見疇萬頃,映日疏風,水光瀲灩,疊浪搖天,似有海市蜃樓之景緻。“望海樓”在咸豐年中期,由於香火引起火災,樓閣被燒燬。清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由官商楊復履捐資重新修建,樓高爲21米,佔地100多平方米,屬土木結構建築,後雲貴總督愛星阿到昭通(當時的恩安縣)巡察時,即到“望海樓”觀看蓄水閘,見樓前蓄水注若巨浸,說到:“恩波其下水波濺濺,疊浪插天,風山樓閣參差倒影,有蜃樓海市之風”,故將“望海樓”改名爲恩波樓。重修後的恩波樓增設屋宇,添置了迴廊,並修護圍牆,以東西兩處進迴廊,從大門方可上樓,此處山水清幽,花木成蔭,故以“恩波蜃影”得名,成爲昭通八大景觀之一。如今的望海樓已修葺一新,曾經爲歲月浸蝕的牆壁、木窗,古柏樹,以及室內具有紀念價值的設施,根據本地史料介紹已竭力恢復其原樣了,此樓已作爲國家文物給予了妥善保護。其周圍已用水泥鑲石板,建成了佔地面積頗具規模的供遊人休閒娛樂的廣場。你倘若清晨或傍晚漫步於此,便可領略到許多中老齡人在這裏載歌載舞的熱鬧景象,使人發自內心地感到歷史文物,已走進了尋常百姓的生活,成爲人們休閒時光裏割捨不下的精神世界。

從鳳凰山上俯瞰望海公園的全景,用石拱橋、假山、恩波樓作爲望海公園的中軸線,我覺得是恰當的了。一則來說以此爲中線來看兩面的景觀頗爲相似,二則來說以此爲中軸線兩方佔地面積相差不多。沿着木板橋舉步緩緩地磨蹭下來,便抵達了水泥鑲石料縫隙的石板路,那是心靈手巧的工匠用他們精湛的技藝鋪就出來的路。你若是步履其上,頓覺步履舒泰悠閒自得,環顧四周均是造型雅緻,旁逸斜出的大樹伸向空中,將那蔚藍的蒼穹支解得破破碎碎,低頭一瞥大樹的邊沿是一叢叢常青的灌木、荊棘,或一些不知名的色澤鮮豔的野花。圍繞着波光鱗鱗的碧水附近,是一些頗具欣賞價值的 “金江”奇石,那些石頭星落旗布地分佈在水的邊緣地帶,你若仔細觀察這些石頭,有的像羅漢,有的像獅頭,有的像小島,有的像黑熊……其座落有致,相襯成趣煞是逗人喜愛,吸引着遊人休閒娛樂的目光。你環顧周圍是一圈鬱鬱蔥蔥的灌木,及枝繁葉茂的大樹招引了很多慕名而來的鳥兒,在這裏呼朋引伴安家落戶,它們與趕趟兒似的飛臨野花、綠草叢中的蜜蜂及蝴蝶和諧地相處在一起,給這裏的遊人朋友帶來了無限的樂趣與溫馨,讓人不由自主低吟起唐代大文豪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而戀戀不捨。當你意猶未盡的須臾間,向右步行一百米便到了那長年供給望海公園用水的源頭。花花花的流水聲從石頭徹成的泉眼裏冒了出來,頗有點宋朝大作家柳宗元在《小石潭記》中描寫水流的韻味。此時,你如果向右拐一個彎,再步行幾十米便可抵達一座用石頭壘築而成的假山。其周圍稀稀疏疏地栽插着一些翠竹,你若是興致盎然,彷彿置身於“雲南路南石林”之中,而不能自拔。假山的前面是白沙灘,這個水邊的沙灘是用大量細膩的白沙,堆積在地面上鋪就出來的。每逢週末或節假日,就有家長們領攜着他們上幼兒園或讀小學的子女,前來這裏休閒消遣,度過一個個愉快的美好時光。君不見,爲人之父或之母的人們撐着太陽傘落坐在沙灘邊,談笑風生地擺談着什麼,抑或交頭接耳地親密談心,他們一邊愜意地做着自已的事兒,一邊把呵護的目光,投向正在沙灘裏追逐嬉鬧的孩子,瞧一瞧他們離水邊的位置是否仍在安全區內。這兒是城裏上班簇的孩子們欣喜若狂的樂園,公園裏的藍天、白雲、碧水、沙灘爲他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當你遊累之際直起腰往後望,便是城郊有名的鳳凰山。此山是城郊生態環境保護得較爲完整的一座山,其間蒼松翠柏,虯枝繁茂,遠遠地瞭望它,像一道翠綠的天然屏障。與其山腳下的望海公園相對成趣,儼然是藍天、青山、碧水渾然一體的消遣勝地。很多到這裏休閒觀光的遊客,見此景緻均會從兜裏掏出照相機,以碧水綠樹奇石爲底線,以藍天青山爲背景拍攝下他們最爲得意的風景照。望海公園的另一半景色與以上描述的內容有些相似,但耐人尋味的是那一個偎依在假山旁,矗立於碧水中的閣樓。閣樓裏有本地名家的書畫字跡,以木刻或雕塑的痕跡出現在那些圓柱和楨木上,你若駐足觀摩之頓覺書香畫美而讚不絕口,所謂文人墨客的厚重文化底蘊和高超表現技法。一天裏的中午或傍晚,閣樓裏便會傳出那些清麗明亮的嗓音。那是一羣夕陽紅般的離退休老人用他們婉囀的歌喉,歌唱祖國歌唱社會主義的曼妙音符。那渺茫的歌聲迴盪在藍天、白雲、碧水之間,讓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喫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澤東”的懷舊情節。

你若是在夜暮四合時分,躑躕於望海公園的夜景裏,更是不得不爲其的美麗動人而驚詫了。這裏沒有了白天城市的喧鬧,一切顯得格外靜謐,連拂面而來的風也似乎變得格外柔和、格外多情。那水平如鏡的碧水靜悄悄地躺在夜幕中,在霓虹燈映襯下,從高處俯瞰那座氣勢恢宏的望海樓、石拱橋,島嶼似的假山,宛若光和影有着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又彷彿是中國古代大作家蒲松齡筆下的山水景象,蘊藏着好多如詩似畫的神話故事於其中,讓人恍若置身於神仙幻景而激情勃發地吟誦,唐代詩人陳子昂的《春夜別友人》詩中的句子:銀燭吐清煙,金尊對綺筵。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明月懸高樹,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去,此會在何年,而醉生夢死飄飄欲仙了。此時你若徜徉於石板、假山、湖畔間,微風過處,送來縷縷天籟的清香,水面泛起了脈脈的波痕,月色暨夢幼般的光與影倒映在水中,恍如那明眸善睞的美人兒,着一襲月光色澤的裙裾,沐浴着月色清風正臨風飄舉了。與此同時,石縫或地隙裏的蟋蟀們演湊着那悠揚的琴音,讓人感覺它們彷彿是一個天然樂隊,正爲這 “夜來香”般的夜色奉獻他們精心編著的讚歌。此刻,沉醉於望海公園的我正默默地想着,如果不是家鄉人用樸實的雙手創造了這一切,這裏也就不會成爲人人嚮往的心靈花園……

唐 勇,1968年生,雲南昭通人。1997年開始文學創作,散文作品曾獲2010年度《中國散文年》徵文二等獎, 曾在《散文選刊》、《文學月刊》、《西部散文家》、《昭通文學》、《楚雄文藝》、《烏蒙山》等省、市、區級刊物上發表過散文多篇,並獲2011年昭通市文學創作獎,昭陽區首屆、二屆政府文學獎,現供職於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委宣傳部,系西部散文家協會會員,昭通市作協會員。

圖片|羅宏 沈力

審覈|鄧龍啓 田率華

編輯|曾巍 馬雲鶴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