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人不揭短”這是成年人的行爲規則,不要輕易碰觸其他人的底線和短處。在批評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注意孩子的“底線”。

“罵人不揭短”批評教育孩子,要注意避開孩子的“底線”

孩子的這些“底線”不要碰

1、孩子某些生理毛病

有的孩子經常會出現尿牀的情況,有的孩子手腳、眼睛等有缺陷,這些缺陷會讓孩子感到“丟面子”。不管是家長、幼兒園老師,都不要在他小夥伴面前嘲笑孩子缺陷。

“罵人不揭短”批評教育孩子,要注意避開孩子的“底線”

2、心理疾病

有的孩子有多動症、孤獨症、抑鬱症等心理疾病,大人不要經常把孩子的這些症狀掛在嘴邊,甚至不要用怪異的眼光看着孩子。

3、曾經的過失

孩子總會犯一些錯誤,有些錯誤會讓孩子印象非常深刻。不要嘲笑孩子的這些過失,別揭開孩子的傷疤。

“罵人不揭短”批評教育孩子,要注意避開孩子的“底線”

4、被體罰的經歷

被打罵、體罰經歷,會很大的影響孩子的性格、心理。不要總是用打罵來提醒教育孩子,這種“屈辱”的歷史,會讓孩子很難受。

5、隱私

孩子都是有隱私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小天地,並且不喜歡別人侵犯。家長要尊重孩子的隱私和“領地”,不要隨便侵犯孩子的隱私和領地。

“罵人不揭短”批評教育孩子,要注意避開孩子的“底線”

6、保存“私房錢”

隨着孩子長大,明白了金錢的重要性。孩子雖然不懂得理財,但知道存起來,將來買好喫的、好玩的。不要把孩子的私房錢據爲私有,這讓孩子感覺自己被侵犯。

尊重保護孩子的“隱私”,就是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日常生活中,不要隨便揭露孩子的隱私,給孩子造成嚴重心理負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