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寨镇面积112平方公里,耕地2.3万亩,林地13.4万亩,是典型的农业大镇、农业强镇。铁矿业萧条后,太平寨经济发展一度滞后,农业仅以板栗、养殖为主。

  近年来,在太平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以徐占军、郭胜为首的一批致富带头人,立足太平寨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群众种植红薯历史经验丰富的优势,看准市场,率先发展红薯干加工业,逐渐站稳了脚跟,走出了一条“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红薯产业发展新路子,打开了全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大门,现在全镇共有红薯干食品加工企业3家,加工作坊10家,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4家,年产值达到8000多万元,解决劳动就业超过500人。

  副县长周定奎到红薯干企业调研,并与企业主交谈

  一、培植品牌,拓市场,稳定公司发展。先后成立了唐山绿本真、迁西县山那边等3家食品有限公司,以红薯干为主营产品,注册了“山那边”、“尝真坊”等商标,其中“山那边”牌红薯干在2017年通过了QS食品认证。依托公司基础,成立了泓盛、本真、盛农、乡田等4家红薯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1000多户,形成了以太四、城子岭、赵庄子、南刘古庄等村为中心的红薯种植基地。经过几年的培育和发展,太平寨薯干品牌逐渐走进各大商场、超市,远销辽宁、黑龙江、山东、陕西等多个省份,产品供不应求。

  镇党委书记高新军、副镇长高爱文、宣传委员蒋小兰,先后到山那边食品有限公司检查指导工作。

  二、提升品质,重科技,提高市场竞争力。多年来,太平寨镇以山那边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注重技术支撑,广泛推广新品种,提高产品质量。一是注重生产技术提升。2017年,仅山那边食品有限公司一家就投资300多万元,扩建生产车间、办公用房、仓储面积,建设红薯干加工生产线2条,购置电焙干机、削皮机等设备26台,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二是注重红薯品种改良。与石家庄铁人公司合作育苗,大力推广口感好、含糖量高、病虫害较少、适宜烘烤的北京553、烟薯25等品种的红薯,加工的薯干香甜可口,深受消费者青睐。

  长800米、宽1.5米、高2米

  可容纳百万斤红薯的地下储窖山洞

  三是改善储藏条件。为提高红薯保存品质,确保充分返糖,防止腐坏,山那边食品有限公司率先建设800米长、1.5米宽、2米高的高标准窖藏山洞,全镇建中型洞窖10余个。

  四是注重产品质量。公司生产的红薯干,借用菌菇烘干技术生产,不添加任何工业添加剂,确保薯干原色原味,全力打造绿色品牌,为消费者提供放心无污染的优质红薯干,从而赢得市场。

  山那边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占军展示红薯干产品

  三、创新机制,强服务,走双赢之路。每年春季,公司与种植户签订种植回收协议书,为种植户提供种苗、技术、物资,实行保护价收购,消除种植户的顾虑。聘请红薯种植“土专家”,组建技术服务队,为种植户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对有种植意向无启动资金无自营地块的农户,公司垫付启动资金,采取企业租地交由农户种植的方式,扩大种植面积。太平寨红薯干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食品加工企业获得稳定的原料供应,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种植户改种红薯后,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收入,而且,红薯可在板栗树下种植,不用化肥、农药,真正解决了板栗树禁用农药问题,创造了巨大的生态效益。2018年,全镇红薯种植面积达到1000余亩,预计生产红薯约400万斤,基本满足了镇内薯干加工企业的生产需求,仅此一项为种植户创收320万元,每亩可增收2000元左右。

  下一步,全镇将全力扶持以山那边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薯干产业发展,大力引导“山那边”等红薯干品牌申报河北省著名商标,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大投入,新建大型冷库,引进半成品冷冻技术,解决季节性脱销的生产难题,实现一年四季生产销售。

  (太平寨镇供稿)

  如果你想说点什么 可以直接写留言

  如果喜欢 就请关注我们吧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