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家庭农场,称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1、中国家庭农场经营数据

家庭农场这个词起源于欧美,在中国,它类似于种养大户的升级版。通常定义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是很官方的一种说法,简单来说,家庭农场也就是一家人一块经营土地。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家庭农场约87.7万个,经营耕地面积1.76亿亩,平均经营规模200.2亩。平均每个家庭农场有劳动力6.01人,其中家庭成员4.33人,长期雇工1.68人。

从显示的数据不难看出,平均每户最适宜的耕地面积是200亩,劳动成员为六人。这是家庭农场现在的状态,如果我们决心要做家庭农场,那么我觉得我们还是需要经过调查在决定我们的土地规模和种植的作物。

2、中国家庭农场效益分析

从家庭农场生产投入来看,500亩以上:亩均投入1402元;100-200亩:亩均投入1343元;350-100亩:亩均投入1086.84元。

从家庭农场的纯收益来看:100-200亩:亩均纯收益为616元;200-300亩:亩均纯收益为为525元;500亩以上:亩均纯收益为475元。

通过这组数据,我们也不难看出,100-200亩的亩均投入最低,并且100-200亩的亩均收入最高。

其实要想做好家庭农场很简单,只要你能从这两组数据看到经营的一些基础的标准,我觉得会对你家庭农场的种植有很大的帮助。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