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历史的发展也正如曹操所担心的那样,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关羽的大军终于向襄阳和樊城地区发动了进攻,此时镇守两地的兵力仅有数千人,实力对比悬殊。面对关羽的大规模进攻,曹仁决定固守待援。

远在长安的曹操得知樊城被围之后,迅速派遣于禁率领七军进行增援,同时命令汝南太守满宠进入樊城协助防守。曹军的另外一员大将徐晃也作为后援南下,屯兵宛城。针对这一突发事件,关羽及时调整部署,由之前的围点变成了打援,以主力对于禁的七军展开攻击。

同年八月,樊城周围地区突发暴雨,山洪爆发,于禁所率七军被大水重重围困。关羽则利用水军的优势向于禁发动总攻。于禁被俘投降,庞德被杀,七军三万之众被关羽生擒。在消灭了于禁这支援军之后,关羽再次对樊城进行猛攻,并建立了数道封锁线,将樊城与外界的联系彻底切断。

同时,关羽又派遣将领开始围困襄阳。在关羽强大的攻势面前,曹操任命的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先后投降。樊城守军士气低落,不少将领甚至建议曹仁撤出樊城。

最后在满宠的坚持下,曹仁才做出了固守樊城的决定。此时的樊城已经陷入重围,城内与城外的联系中断,城中的粮食也即将用尽,樊城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由于大雨的冲击,樊城的部分城墙被大水冲毁,防守难度更加艰巨,随时都有失陷的可能。

而此时才匆匆忙忙赶回洛阳的曹操虽然心急如焚,却又无法集中精力处理襄樊前线的战事。因为就在他赶回洛阳的途中,邺城又突然出现了一场巨大的混乱,这让曹操心慌意乱、彻夜难眠。

参考书籍:《三国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