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岔河村屬典型的乾熱河谷地帶氣候,年均降雨量不足900毫米,“十年九旱”的氣候特徵明顯。

該村在大山的末端,村民喫水十分困難。8歲的小微家裏的喫水問題成爲頭等大事,父母在外打工,家裏就只有老奶奶、她和小哥哥在家。每天小微要與村裏的夥伴們去山崖邊背水。

取水的地方在離家大概有1公里的距離,取水要經過山崖邊,來回大約需要1個多小時這樣。這條在絕壁上開鑿的山路,最寬處有1米,而最窄處卻只能放下半隻腳,從這裏走過,危險性還是很高的。

山下就是有名的赤水河,它素有“川黔鎖鑰”、“黔北邊城”之稱。赤水山川秀麗,風景優美,全市森林覆蓋率76.2%。赤水風景名勝區是國務院唯一以行政區命名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素有“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鄉”、“桫欏王國”的美譽。當地村民介紹,當年,紅軍四渡赤水之地就離這裏也不是太遠。

爲了以防意外,每天取水都需要一個大人帶着孩子們一起。由於山路崎嶇,每次到達取水點孩子們已經滿頭大汗,小微到達取水處抓緊時間洗臉,與小夥伴們一起嬉戲。

打好水後小微與小夥伴們一起返程,孩子們年紀都還小。每走一會孩子都要休息一會,對於孩子們來說只要他們一起出行,這項勞動更像是一場春遊。

經過1小時多的路途小楊微揹着水到家了,一人將揹回的水倒進水缸。才能保證一家人一天的需求。

倒完水之後,小楊微纔開始喫早午飯,早午飯很簡單一碗辣子拌稀飯,儘管這樣,小楊微很滿足了。父母早已下地幹活去了。小楊微說,村裏已安裝了抽水機,很快就能將大河裏的水抽上來,到那時也就不用背水了。

大山的條件雖然惡劣,但大山裏的孩子們喫苦耐勞,他們善良、真誠、樂觀、積極,他們少了城市學生的嬌氣,多了山裏孩子的堅強與獨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