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血管是生命的通道,全身血管單根排列全長約15萬公里,可以繞赤道4圈。全身血液24小時的循環總里程約爲26.4萬公里,比長江、黃河長度相加的總和還要長20多倍。

正常血液具有凝血及抗凝血兩個相互拮抗系統,兩個系統維持動態平衡,使血液始終保持流動的液體狀態,循環往復,長流不息。通過流動,它將人體所需的脂肪、蛋白質、糖和氧氣等營養物質源源不斷地傳送到體內的各個組織器官。

河道發生淤堵會出事故,血管也一樣。如果動脈、靜脈有哪個地方堵住了,不僅組織器官會因爲沒有血液供應而壞死,整個心血管系統也會因此出現問題,嚴重時能夠致命。

血栓誘因有哪些?

血栓是指人體因某些誘因,血液有形成分在循環血液中發生異常的血凝塊,或者在心臟或血管壁上發生血液沉積物。發生血栓的誘因則有很多,比如:

1.血管壁損傷;

2.血管硬化;

3.血小板增多;

4.血流速度緩慢;

5.血液黏稠度高和凝血活性等。

雖然成因不同,但總的來說可以從以下臨牀表現來判斷是否已經中招:

遠離血栓,要做好以下幾點:

1.飲食要講究

高油、高鹽、高糖等“重口味”炮製出來的飲食,會使血液變得黏稠,加重血流的負擔。一定要注意膳食平衡,多喫水果、蔬菜,少油膩;多蒸煮,少油炸;還可多喫一些堪稱“血液清道夫”類的食物,比如洋蔥、紅薯、燕麥、山楂等。

2.戒菸限酒

菸酒是血管的剋星,吸菸酗酒會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時升高8倍以上。因此,遠離菸酒是保證血管健康的關鍵,還要注意遠離二手菸。

3.不熬夜

熬夜容易打亂生物鐘,使機體分泌過多的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從而使血流減慢、黏稠度增加。瑤醫專家建議規律作息,每晚11點前睡覺。

4.堅持運動

運動能增強心功能,達到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還能把血液中的“壞”物質代謝掉。健步走、慢跑、爬山等有氧運動都是不錯的選擇。

5.心情愉悅

笑可以釋放壓力,保護血管內皮,讓血液循環更順暢。心情放鬆時人的血壓也相對穩定。生活中應儘可能保持樂觀、豁達、開朗的心態。

6.定期體檢

養成定期體檢的健康習慣,關注自身體重、腰圍、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並將其控制在正常範圍內。一旦數據有異常,須及時諮詢醫生,積極干預和治療,將危險降到最低。

7.定期排毒

血栓通俗地說就是“血塊”,它像塞子一樣堵塞了身體各部位血管的通道,導致相關臟器沒有血液供應,造成突然死亡。所以治療的重點是排出血管裏的垃圾,打通全身的氣道、血道、脈道,使身體的新陳代謝恢復正常狀態。

想了解更多知識內容可以點擊下方瞭解更多關注我們的陽光小店店鋪,裏邊有各種健康類書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