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放開買賣野生動物製品禁令,能夠打壓走私盜獵嗎?

在進入今天的主題之前,我想先請你認真聽我講一個關於象牙的故事……

過去三十年裏,管理瀕危生物國際貿易的華盛頓公約只批准過兩次象牙貿易。第一次賣給日本,第二次賣給日本和中國。

象牙貿易合法化,能夠拯救大象嗎?

當時,人們對象牙合法化的前景寄予厚望。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非洲象曾經遭受大規模獵殺,但1989年華盛頓公約(CITES)全面禁止了象牙貿易,此後十幾年裏野生非洲象至少在數量上穩定了下來,幾個國家還有增長。最嚴重的危機已經度過,可以展開一些實驗了。

實驗內容,自然是通過合法象牙來打壓走私市場。這個做法看起來好處多多:

其一,合法象牙的到來意味着供給增加,假如需求不產生相應變化,那就會打壓象牙價格,從而打擊盜獵者的利潤

其二,非洲幾國歷年來積累了相當多的合法象牙庫存,有些來自大象自然死亡,有些來自海關收繳的走私貨物,如果不找渠道出售,那要麼一直放着要麼銷燬。

其三,出售這些象牙不但可以募集到很多資金支援保護事業,還可以給當地居民提供保護大象的物質激勵。所有這些,在理論上都合情合理。

1997年,CITES曾允許日本從南部非洲三個國家一次性進口50噸象牙,並在那之後逐步建立了走私監控網絡收集數據。2008年,CITES第二次開了綠燈,正式批准大象狀況良好的納米比亞、博茨瓦納、南非和津巴布韋四國將108噸政府擁有的象牙出售給中國和日本,所有銷售所得都用於大象保護和支援當地居民。爲了管理這批象牙,中方採用了一物一證制度,即每一個合法象牙製品都需伴隨一份許可證。

從此,非洲迎來了一波新的盜獵浪潮

合法之後,象牙盜獵逐年攀升

2012年,國家地理刊發了名爲《血象牙》的封面專題報道。調查人員發現,自08年合法象牙貿易以來,非洲盜獵走私逐年攀升,其中70%流向中國。2011年是自象牙禁貿以來的走私歷史最高點,超過150箇中國人因走私象牙被逮捕。而中國國內象牙原料的價格不但沒有因爲合法象牙和猖獗走私降低,反而比2008年之前增加了3倍以上。國內超過半數的經銷店根本就不提供收藏許可證,大量店面以費時費錢等理由積極勸說消費者購買時不要收藏證;而一物一證制度根本沒能得到認真執行,象牙證件買賣本身已經形成了一個小黑市,很多證件只是爲一連串同一形制的非法工藝品提供掩護而已。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在2012年刊發專題報道《血象牙》

這一年,剛果加蘭巴國家公園的警衛發現烏干達軍方出動了直升機入侵公園領地,一次射殺了22頭大象並捲走了價值超過一百萬美元的象牙

當時CITES認爲,不能確認象牙走私的猖獗與合法象牙貿易有關,可能只是中國經濟發展和在非洲投資的結果。但2016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經濟學家項中君(Solomon Hsiang)與普林斯頓大學的生態學家瑟卡爾(Nitin Sekar)發表了一篇論文,認爲經濟發展不能解釋這一現象。他們在論文中指出,盜獵狀況從2008年開始出現了無可置疑的轉折點,非洲南部幾國的大象盜獵增加了66%,黑市走私增加了71%,這個趨勢不但無法用大象自然死亡來解釋,也不能用任何經濟變量解釋,無論是中日兩國的人均GDP、兩國和大象分佈國的貿易狀況、中國在大象分佈國的投資和僱員,都不行。

因此,他們的結論是,合法象牙銷售“增加了消費者需求,降低了爲黑市供應象牙的成本,從而促進了黑市象牙生產。”

與此同時,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佈了新的大象普查數據:非洲象總數截至2015年約爲41.5萬頭,比2006年減少9.3萬頭(普查還發現了此前未知的18000頭大象,所以真實的減少值可能接近11.1萬頭)。特別是,不在合法象牙出口國之列的東非地區遭受了最大沖擊,大象數量減少了近50%。

當然,這只是驗證了其他研究者長期以來的猜想:

象牙許可證的執行難度本來就很高,也很容易受到貪污腐敗的侵蝕。

合法象牙的存在會讓消費者認爲象牙是合適的奢侈品,從而增加購買慾望;如果奢侈品市場掀起了宣傳熱潮,足以淹沒任何合法供應。

合法與非法混雜會給執法部門帶來巨大的障礙,而很多非洲國家已經沒有餘力大幅增加對抗走私的投入,更不要說反走私國際合作是如何艱難。

實驗就此停止

殘酷的現實,壓倒了人們用合法象牙挽救大象的希望。

這個希望還不能說完全破滅,但短期內不太可能有新的合法象牙實驗了。2010年贊比亞和坦桑尼亞試圖效仿2008年的先例,但是激起了遠比當時更大的爭議,最後贊比亞主動撤消了請求,而坦桑尼亞的提案也沒有得到足夠的贊同票。這以後,陸續有些國家發起了象牙合法貿易提案,也再沒有獲得通過。截至2017年,各國政府已經銷燬了近300噸象牙庫存。

肯尼亞內羅畢公園中等待被焚燒的105噸象牙 | cites.org

有些經濟學家的態度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項中君說在這項研究之前他曾是合法化的強烈支持者,現在正在重新思考。畢竟這個問題並非一個單純的經濟學問題——瑟卡爾指出合法化路線在鱷魚保育裏起到了良好效果,但大象和鱷魚有不同的生物學特徵,不可能生產足夠的象牙徹底淹沒黑市。

至少有一點值得安慰的是,此刻的非洲象整體還沒有那麼危急,很多國家的種羣數量還在提升。盜獵雖然可能傷害局部種羣、毀滅大象的家庭和社會結構,短期內還不至於導致物種或亞種級的滅絕。

然而,如果在老虎和犀牛上進行這種實驗,比如昨天新出臺的關於犀牛和虎製品通知,廢除舊的禁令,重新允許使用虎骨和犀角製作中藥……

那可就是另一回事兒了。

昨天,有關部門發佈了“關於嚴格管制犀牛和虎及其製品經營利用活動的通知”,廢止了1993年“關於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貿易的通知”。

93年版通知裏說的“二、禁止出售、收購、運輸、攜帶、郵寄犀牛角和虎骨。…… 三、取消犀牛角和虎骨藥用標準,今後不得再用犀牛角和虎骨製藥。對已生產出的含犀牛角和虎骨成份的中藥成方製劑,必須自本通知發佈之日起半年內查封,禁止出售。”

如今改成了“三是因醫學研究或臨牀救治危急重症、疑難雜症等需要利用犀牛角或虎骨的,僅限從除動物園飼養、繁育之外的人工繁育犀牛和虎獲取犀牛磨角粉和自然死亡虎骨,並在符合條件的醫院,由符合條件的處方醫師實施。符合條件的醫院和醫師由國家中醫藥局確定……”

這一改變會給老虎和犀牛帶來什麼?我們又能進行一次實驗了。

本文來自果殼,謝絕轉載.如有需要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果殼

ID:Guokr42

靠譜科普,就看果殼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