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王眉靈)10月31日,通威集團投資的內蒙古通威高純晶硅項目在包頭市投產。該項目主要經濟技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旨在逐步替代進口產品,實現高純晶硅“中國製造”。

該項目於2017年10月啓動,歷時5個月時間完成大型220KV變電站建設並一次性成功投運,12個月時間正式投產,遠遠短於同類地區同類規模企業18個月左右的建設週期,爲全球單體規模最大、建設速度最快。

通威股份董事、永祥股份董事長段雍介紹,永祥股份歷經四次技改升級,在多項關鍵技術方面擁有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果,處於行業先進水平。內蒙古通威高純晶硅項目在此基礎上又進行了數十項優化和改進,隨着技術工藝的完善、生產效率的提高、綜合能耗的下降,該項目在產品質量全面提升的同時,生產成本繼續領先行業並實現歷史新低,產品成本降至4萬元/噸以內。達產後將全面滿足N型單晶的需求,有效替代進口,真正實現高純晶硅的“中國製造”,同時帶動新能源產業和區域經濟的協調、綠色發展。

晶硅是光伏產業的重要一環。過去10餘年,因歐美技術封鎖,我國晶硅長期依賴進口。經過多年努力,國內多晶硅在能耗、成本等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產品品質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2016年,國內多晶硅供應首次在全國佔比超過50%,目前佔比已突破60%,但高純晶硅還是薄弱環節。

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說,內蒙古通威高純晶硅項目創造了行業單體規模最大、建設速度最快、創新集成最精、核心指標最優、競爭力最強,創造了全新的“包頭速度”、“通威速度”,也刷新了業內同類項目工程建設的“全國速度”、“全球速度”。隨着項目的投產,將真正實現我國高純電子級晶硅“中國製造”的目標,我國高純晶硅產業的全球地位和競爭力將得以大幅提升,下游環節對進口的依賴將進一步降低,由此打破全球高純晶硅產業的競爭格局。

據瞭解,經過十餘年的佈局,通威已打造一條完整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光伏新能源產業鏈,成爲中國乃至全球光伏新能源產業的核心參與者和主要推動力量。產業鏈上游,永祥股份已成爲全球領先、國內唯一一家擁有完整循環經濟產業鏈的高純晶硅生產企業;產業鏈中游,通威太陽能深度切入太陽能發電核心設備及相關產品的研發、製造和推廣,已實現電池片產能規模、出貨量、盈利能力等多項指標全行業第一,成爲太陽能電池片領域的全球龍頭企業;產業鏈終端,通威結合自身在新能源和現代漁業兩大領域的產業優勢,獨創了上可發電、下可養魚的“漁光一體”創新發展模式,實現了“魚、電、環保”三豐收。劉漢元表示,光伏發電平價上網時代將很快到來,光伏發電作爲主要的可再生清潔能源,將迅速推動我國能源消費方式的根本轉變,未來,通威也將繼續堅定不移地發展新能源產業,以實際行動推進全球能源革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