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我國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各類電子設備的普及率越來越高。另一方面電子產品更新換代速度較快,居民電子設備的更新率較高。因此,目前電子廢棄物成爲增長最快的固體垃圾廢物之一。同時由於電子廢棄物包含多種重金屬以及有害物質,一旦不能妥善處理將對環境造成巨大的污染。因此對於電子廢棄物的處置問題引發了政府和學界的高度重視。

  過去我國電子廢棄物的回收和處置,主要了依賴於“收荒者”和小作坊。在電子廢棄物處置行業的發展過程中,這部分私營業主確實爲行業做出了較大的貢獻。但其規模小,處置手段落後,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缺陷也暴露出來。

  隨着技術水平的提高,特別是從電子廢棄物中回收提取貴金屬和有價值材料的技術發展。電子廢棄物 “錢”途顯現。部分規模化生產企業進入到行業中來,行業得到快速發展。但由於缺乏統一標準,行業無序發展。

  爲了促進和規範行業的發展,2011年國家推出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通過對電子產品生產行業徵收費用,來補貼電子廢棄物處理行業。運用此種二次分配的補貼手段,提高了回收企業的盈利水平,極大的促進了行業的發展。

  2018年上半年全國69家經環保部認證的企業,共拆卸5966萬臺電器設備,較2017年同期增長83.73%,行業仍然處於高速的成長期。

  18年上半年數據看,目前電器廢棄物處理主要集中在電視機產品,佔比達54%,隨後分別是洗衣機、電腦、冰箱、空調,產品。

  目前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北、華中地區,三地佔比69%。從省份數據看,環保部認證企業最多的是江蘇省,8家企業;河北、河南、湖北、廣東各有7家;除海南和西藏外,其他省份也都有環保部認證企業。

  

  以上企業均爲環保部認證企業,但除這69家認證企業,還充斥着大量非認證企業,行業企業結構呈現出金字塔形。

  行業企業運營發展各異,但龍頭企業的發展往往和行業發展較一致。那麼可以通過對電子廢棄物行業的龍頭企業——啓迪桑德,來看行業的發展狀況。

  2017年啓迪桑德電子廢棄物拆卸能力達到2259萬臺,家電拆解量在1300 萬臺,全國排名第一。而啓迪桑德其實屬於行業的新進入者。從2014年起,公司加大電子廢棄物行業投資力度,通過多筆併購行爲,快速切入行業,迅速發展成爲行業龍頭。

  從公司的財務數據可以看出,啓迪桑德電子廢棄物業務(包含在再生資源處理業務中)的發展速度。2015年電再生資源處理業務爲10億元,2017年增長到17.3億元,複合增長率31.53%。

  三年時間,公司毛利率也有較快的的漲幅,2017年毛利率爲22.16%,並且預計未來仍將維持在20%左右的水平。

  由啓迪桑德運營狀況,可以看出在補貼政策作用下,目前電子廢棄物行業正處於快速發展時期,行業具有較大的投資機會。

  但在補貼政策推動產業發展的同時,另一方面補貼回款週期過長,容易造成企業資金鍊的緊張,啓迪桑德的應收賬款規模已經佔到總資產的15%。這也是另一家行業領軍企業——格林美在2016年拆解突破1000萬臺之後,2017迅速收縮產能到400萬水平,並對公司發展規劃作出戰略性調整的原因所在。

  若需轉載,請註明來源及連接:點綠資訊 電子廢棄物處理行業分佈及龍頭企業運營情況【圖】

  標籤: 啓迪桑德 電子廢棄物 電子廢棄物處理 電子廢棄物處理行業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