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趙靜

  這本書開篇第一頁,赫然寫着六個字“獻給我的母親”,作者感恩,讀者感動。

  

  所以這是一本 v的書。

  作爲一個初出茅廬的檢察新人,懷着嚴肅和學習的態度翻開《檢察再出發》,遇見了力透書頁的拳拳赤子心和不變的初心。一頁頁看下去,會發現非法學專業並不影響你我對於它的理解。

  拳拳赤子心,是梳理歷史的脈絡翻找今日之證的執着心。作者先是運用歷史觀告訴我們,從過去到現在,檢察制度凡二百年,風雲變幻,浩蕩已成世界大勢;中國檢察上百年,跌宕起伏,但終因法治而博興;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檢察改革數十載,只有進行法治的供給側改革,以用戶爲導向打造拳頭型檢察產品纔是出路。

  作者進而又用發展觀告訴我們,從當下到未來,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公訴權應當成爲檢察覈心,強大訴權,重新詮釋訴權內涵,將公益訴訟注入其中,使公益訴訟與指控犯罪成爲新時代檢察制度的雙輪驅動,是檢察制度的新方向。順歷史之勢而爲,應人民需要而動,可以找回檢察“真我”。

  拳拳赤子心,是面對改革和沉痾探尋檢察新路徑的焦灼心

  作者擇高處立,以主人翁的責任感和憂患意識關照整個檢察事業,提出了“改革如羈旅,何處是歸途?”“我們從哪裏來?”“我們身在何方?”“我們向何處去”等振聾發聵的問題,最終發出了“讓我們再出發”的吶喊;

  作者向微處行,從起訴書應有敘述性,公訴人不應居公堂之上照本宣科、不應“煞有介事,但又空乏無力”等方面入手,說明了在以審判爲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背景下,形式應爲實質讓路,只有不端着的架勢、不繃着的態度、說在點上的能力與接地氣的語言相結合,纔會產生良好的庭審效果。

  拳拳赤子心,是爲防止冤假錯案而扎牢細節的工匠心。

  作者認爲,冤假錯案主要是證據問題,而證據最怕的就是細節。細節不牢,整個案件結構也會轟然倒塌。在寫起訴書時,當檢察官對關鍵細節寫不下去的時候,那一定就是有些證據還不充分,有些疑點還沒有排除,至少內心還不夠確信。這時候就要反躬自省,補充證據,使細節合攏,如果合不攏,只能作出不起訴決定。作者深入細節、尊重事實,用工匠心對待每一起案件、每一個嫌疑人。捕與不捕、訴與不訴,維護的都是法律權威和公平正義。

  拳拳赤子心,是出庭時既要精益求精又要遊刃有餘的藝術心

  如琢如磨掌握出庭技巧,精益求精確保案件質量,這是“技”的層面,是工藝性問題;而出庭過程中能否讓人舒服、自然和信服,是“道”的層面,是藝術性問題,涉及執法者的價值觀、心態、理想、品行、境界、精神等形而上的東西。

  我們辦的不是案子,而是別人的人生,在辦案的同時,怎樣爲別人的人生着想,怎樣回應國民對法治的期待是十分重要的問題。像對待藝術品一樣對待每一起案件,不僅要追求藝術品品相的完整,更要體現更高的意境和更深的內涵。

  拳拳赤子心,是經過常年累月的辦案而未受磨損的初心。

  常聽人講,法官、檢察官案子辦久便麻木了,慣於用法律之尺衡量世界,疏於用人性情感體會世界。這本書告訴我們,“公訴人首先是人,是人就要有人情味”,對被告人要有一份“瞭解之同情”,“所謂公訴人的初心,不就是人性嗎”,作者始終將人性置於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辦案中對當事人各方都傾注感情,字裏行間無不閃現着人性的溫情和光輝。

  拳拳赤子心,還蘊藏在一一致謝的真誠結尾中,蘊藏在樸實的行文風格中,蘊藏在對多個問題的深刻思考中。

  如果說檢察機關要提供更加優質的檢察產品,那檢察官的智慧集結而成的著作,是否可算作檢察產品之一呢?

  秉燈夜讀中

  不覺時間行

  拳拳赤子心

  殷殷檢察情

  檢察再出發

  願與諸君同

  ——讀《檢察再出發》有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