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西安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十三朝古都,旅遊城市,從來就不乏關注的目光。隨着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西安趕上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一帶一路核心區、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化大都市等,而抖音更是把西安捧成了網紅城市。西安市政府也推出了吸引人才落戶、建設大西安的相關優惠政策,很多外地人紛紛來到西安發展,這座千年古都儼然成了懷揣夢想的青年人幹事創業的沃土。

       今年46歲的江蘇人鞠俊華,就是慕名來到西安的一名廚師。從1991年入行學廚,至今,他已經在餐飲行業幹了27年,堪稱是一個“餐飲老江湖”。

       27年的汗水,27年的努力和打拼,現在的鞠俊華,頂着“國家級高級烹飪技師”、“中國烹飪大師”、“上海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客座教授”等頭銜和榮譽光環,不驕不躁,繼續堅持在餐飲業界,從事着餐飲管理工作。

       從2018年6月來到西安,算起來也快半年了,今天小編就帶你走近鞠俊華,說說這個大廚的“餐飲江湖”故事。

       鞠俊華1972年出生在江蘇泰州農村,兄妹四人,他是老大,父母都是農民,所以懂事的鞠俊華在1991年高中畢業就輟學了,希望通過打工補貼家用,減輕經濟壓力。1991年,他來到上海浦東當時最大的酒店——竹林酒家當學徒,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不餓肚子,還管喫住。這段日子裏,他上半天在酒店上班,下午2點到4點就去上烹飪學校辦的培訓班,學廚師。

       灑下汗水,必有收穫。自1992年開始,他先後從四級廚工幹到了三級廚師、二級廚師、一級廚師再到特級廚師,二十多歲的他,是上海當時最早最年輕的一批高級技師。

       按說,二十多歲就取得了如此成績,是可喜可賀的事。但是鞠俊華沒有安於現狀,他奔着更大的夢想去奮鬥了。

       家裏兄妹多,經濟壓力大,1995年鞠俊華產生了辭職創業的想法。他隨後拿出打工四五年的八九萬元積蓄,在上海浦東開了自己個人的一家飯店。沒料到4個多月遇上拆遷,命運彷彿和他開了一個玩笑,鞠俊華又回到竹林酒家,不過這次的身份不是學徒娃,而是廚師長。

       1998年初,一方面想充實、提高,再上一個臺階,一方面取得更高的收益,鞠俊華果斷離開上海竹林酒家,去了日本大阪,學習,歷練。1999年再次回到上海,來到全球著名的高檔休閒區上海新天地,在一家臺灣文化老闆開的高檔餐廳百草傳奇做總廚師長,一直幹到了2004年9月。

       每一次經歷,都是一筆財富,所有的歷練,都是成長。歲月無痕,步履有痕,自2004年9月開始,到2016年的12年裏,鞠俊華陸續在上海、江蘇、浙江等地的大型飯店和賓館包廚,成立了自己的餐飲管理公司,最多的時候管理着300人的廚師隊伍。2017年,他管理着北京兩個酒店、江蘇一個酒店的廚房管理工作。這個時候的他,已經是拿着四五十萬年薪的名副其實的大廚了。

       鞠俊華,不但是位大廚,而且是位少見的有思想的大廚。

       菜品不斷推陳出新,總結歸納成書,2002年出版《滋補燉湯》一書,2006年出版《名廚教你燉湯》一書,並把自己的研發成果分享給廣大食客,在《東方美食》、《中國烹飪》、《東方畫報》等雜誌企業發表多篇文章,期間被上海東方衛視、臺灣東森、浙江衛視報道四十多次,曾被《東方美食》雜誌評爲“上海八小龍”,還參與接待過趙薇、任泉、陳道明等明星。

       因爲有思想,有見識,所以不一般,鞠俊華,是位與衆不同的餐飲業管理者。

       轉眼到了2018年,鞠俊華做出了一個人生的重大決定:來西安謀發展。

       做出這個決定,絕不是頭腦發熱的一時衝動,而是經過了深思熟慮,他坦言:西安是西北五省區的龍頭,是絲綢之路橋頭堡,是一帶一路起點城市,是國家中心城市……總之,西安的潛力很大,在這裏發展的機會更多。

       2018年6月,鞠俊華入職西安市鳳城十路和未央路十字保利中達廣場4樓的帝江餐廳,在這家以淮揚菜、上海菜、長江鮮和官府菜爲主的餐廳任行政總廚,管理着近40名廚師,主要負責監督菜品質量和出菜標準。他說,自己是江蘇泰州人,帝江餐廳主要體現上海風情和江南韻味,自己在這裏工作也是得心應手。結合餐廳特色,他有自己獨特的一套理念和心得體會:一個餐廳的核心是菜品,把淮揚菜融入上海元素,打造招牌菜,堅持淮揚菜的江南口味不變,適當引入大衆菜,這樣才更接地氣……

       “有句話不是說幹一行愛一行嘛,入了餐飲這一行,就不大可能再改行了。”鞠俊華笑着說,雖然做廚師長壓力大,但現代社會很多人同樣壓力大,壓力再大都要堅持,自己入這行的最初想法是生活所迫爲了不餓肚子,而現在幹好餐飲,把帝江餐廳廚房做好是自己的夢想。爲了心中的夢想,再苦再累,也要堅持。

       是的,只要堅持,就會離成功越來越近。功夫不負有心人,對於踏踏實實做事的人,成績遲早都會是激勵。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