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連日來,在當地政府的積極幫扶和有力支持下,大陸多地臺資企業在切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紛紛有序復工復產。截至2月28日,位於江蘇泰州的臺資企業緯創資通(泰州)有限公司6條生產線已全部開通,員工復工率達90%。

原標題:從“返崗直通車”到搶回“黃金時間”:大陸多地臺企有序復工復產

新華社北京2月28日電 日前,富士康(太原)科技工業園的員工張雅琦從老家呂梁回到了省城太原的工廠。他搭乘的是當地政府組織的“返崗直通車”,約3小時車程,全程免費。“在家休息的時間長了,還是挺想出來打工賺錢。如果沒有政府的大巴車專門去接,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就來上班。”這名22歲的熟練技工說。

連日來,在當地政府的積極幫扶和有力支持下,大陸多地臺資企業在切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紛紛有序復工復產。

建於2003年的富士康(太原)科技工業園,是該集團在大陸興建的第六個高新科技園區,目前擁有近2萬名員工。疫情來襲,園區面臨工人返崗交通不便的難題。“我們向當地政府機構反映情況後,迅速得到回應。”園區人力資源處相關負責人王迪說,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聯動運輸公司、防疫機構和交警等力量,在全省6個縣市設立了7個接站點,爲富士康員工返崗開闢出綠色通道。

從2月18日開始,山西汽運集團開通市、縣際多條客運線路,從各地調派50多輛“返崗直通車”,這項安排持續到2月底。

集團客運旅遊處處長王維介紹說,在各地市接人時所有職工需經過測量體溫、掃描二維碼確認身份等一系列操作,方可乘坐大巴專車返廠。爲了保證萬無一失,每個大巴車都配備消毒用品設備,實行“趟消毒、趟通風”制度,乘車人數控制在額定載客人數的50%以下。

在山東青島,當地通過“政銀企協”協作機制,引導對臺資企業加強幫扶。青島市臺港澳辦主任紀家棟說,在瞭解到臺玻(青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青島歐特美交通裝備有限公司、青島涵碧樓酒店等16家臺資企業有融資困難後,市臺港澳辦積極協調金融機構與企業接洽。

截至2月28日,青島市這16家臺資企業的融資需求合計6.86億元,青島市農商行已對接15家企業,洽談中可提供的融資資金意向爲14家企業、6.15億元,其中就包括青島涵碧樓酒店急需的1億元貸款。

“青島農商銀行的幫助就像雪中送炭,我們很受感動,倍覺溫暖,這些關懷讓我們臺商更有信心共渡難關。”青島涵碧樓總經理林先哲說。

爲幫助企業搶回“黃金時間”,浙江寧波採取了扶持企業供應鏈復工需求的有力措施。當地政府因地施策,對符合條件的配套企業加快踏勘,努力爲企業搶訂單、搶市場。

敏實集團是一家汽車內飾件產量排名全球前三的臺資企業。針對“特急”海外訂單,敏實集團復工後第一時間申報了22家配套企業的復工需求。“沒想到,僅幾天時間,已經有10多家配套企業復工,其中一家和敏實同天復工。”集團總裁辦公室的陸靈霞說。

作爲當地龍頭企業,敏實集團也在防疫保障上適當幫扶配套企業,以企業互助形式實現產業鏈復工。“我們通過遠程視頻會議,爲配套企業開展了防疫措施遠程培訓,加快配套企業復工。”陸靈霞說。

截至2月28日,位於江蘇泰州的臺資企業緯創資通(泰州)有限公司6條生產線已全部開通,員工復工率達90%。

由於生產需要,泰州緯創原本就擁有無塵車間,對消毒等方面有一定要求,爲更紮實做好疫情防控,公司實行錯峯上下班,從生活區走到生產車間需要經過4道“關”,在測量體溫、領取口罩、刷臉、刷工作證後,員工從不同的道閘分流走向工位,爲避免工位距離太近,公司科學拆解部分工序,適當放慢了流水線節奏。

“現在,我們每天都在爭分奪秒,把時間一點一點奪回來。”泰州緯創副總經理郭陳年在白板上畫了一道曲線,代表公司今年的產量計劃,在3月那個節點,曲線昂頭“拉”了上去。

郭陳年介紹,相關統計顯示,2019年全球筆記本電腦需求量呈增長態勢,2020年全球需求量有望與去年持平。爲此,泰州緯創已提前謀劃,籌備新上馬2條生產線,每月可增產40萬片筆記本電腦顯示屏,全年計劃增產12%。(記者:魏聖曜、呂夢琦、王皓、段菁菁、陳席元、趙博)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