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看病人時,總是要他們張大嘴巴,伸出舌頭。這是中醫望診的重要步驟,舌頭裏面暗含大學問。

正常舌頭的顏色應該是粉紅色的,舌苔薄白。

醫生看舌頭一般就是看舌苔的顏色、厚度,舌質、舌根的顏色等舌象來初步判斷你身體的狀況。

爲什麼會有舌苔,而且還刮不掉?

舌苔是由脫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細菌、食物碎屑及滲出的白血細胞等組成。

舌苔刮不掉,是因爲嘴巴不斷進食,舌苔上就會留有分泌附着物。

口腔內有大量的細菌,會分解食物殘渣而產生一些氣體,使口腔有氣味。所以刷牙的時候需要用牙刷輕輕刷洗舌苔和舌背,保持口氣清新。

舌苔的厚薄又應該怎麼界定呢?沒有舌苔正常嗎?

透過舌苔能隱隱見到舌質的爲薄苔,不能見到舌質爲厚苔。

在中醫上把沒有舌苔稱之爲"鏡面舌",多表示體內津液虧乏,尤爲胃陰虧損。輕者營養不良,或體內缺乏鐵或維生素B2;重者則表示體內津液虧乏,病情深重。

有時候看到舌苔很厚,總想拿刀片刮掉。

舌苔厚,主要是因爲體內有溼氣,飲食過於肥膩,但是需要根據舌苔的顏色而具體分析。

刮舌苔是不被建議的,因爲舌頭上長有很多"舌乳頭",它們可以辨別各種味道的"味蕾";刮舌苔會刺激味蕾,造成舌背部發木,味覺減弱。

身體出現問題時,舌苔的顏色會改變。

如果舌苔黃膩,說明肝脾溼熱;易口渴,脾氣急躁,說明肝火旺;

如果舌胎髮黑,中醫認爲這是病期較長,屬於某些慢性疾病擁有的症狀。另外,經常性熬夜,抽菸過多的人也會出現黑苔。

關於舌苔,以上僅是冰山一角。解密舌苔,可以探索更多不爲人知的人體健康知識。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