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土地政策的調整強有力的保障了城投企業有序復工、恢復建設,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疫情對城投企業基建業務的影響。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土地政策的調整強有力的保障了城投企業有序復工、恢復建設,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疫情對城投企業基建業務的影響。

文:大公國際公用部城投團隊 程碧珺、李婷婷、張愛思

2020年春節期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全國。1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佈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列爲“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一些擔憂疫情對中國經濟產生不利影響的聲音逐漸增多。伴隨春節假期延長、人員流動受限、各地延遲復工,疫情對我國經濟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的短期衝擊不可避免,但隨着中央、地方政策的及時出臺,各行業逐步復工復產,疫情對城投行業基建業務的影響程度有限。

基礎設施建設是城投企業的主要業務板塊,城投企業也在積極參與各地的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土地政策的調整強有力的保障了城投企業有序復工、恢復建設,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疫情對城投企業基建業務的影響。

疫情下城投基建建設:新冠肺炎疫情對傳統城投業務的影響當前主要通過延緩復工時點作用於基建等項目工程進度上,從人口遷移上看,大部分流動人口尚未迴歸工作城市,加之部分城市對疫情管控隔離要求升級,項目建設同往年相比將延期月餘;由於一季度爲基建施工淡季,隨復工率增加,全年基建產值仍有望保持較強韌性。

疫情下城投基建投資:財政部對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的下達加快了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速度,爲疫情下基建投資拉動經濟提供重要基礎。

疫情下城投基建業務運營保障:穩經濟和重大項目建設是各級領導在抗擊疫情工作會議中的重要部署;爲應對疫情、加快復工復產,國家及各地陸續出臺政策,在確保患者醫療費用保障的同時,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困難行業企業進行扶持,積極恢復企業及其供應鏈的有效運轉。

城投企業基建助力疫情防控:近日來,多地各行業已陸續進入復工復產階段,政府和各部委有序推動有利於疫情防控工作並滿足復工復產條件的企業開工;因疫情防控需要,爲助力武漢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建成投產,基建行業多家公司已提前復工復產參與建設。

2020年春節期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全國。1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佈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列爲“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一些擔憂疫情對中國經濟產生不利影響的聲音逐漸增多,春節假期延長、人員流動受限、各地延遲復工,疫情對我國經濟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的短期衝擊不可避免,但隨着中央、地方政策的及時出臺,各行業逐步復工復產,疫情對城投行業基建業務的影響程度有限。

基礎設施建設是城投企業的主要業務範圍,城投企業也在積極參與各地的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土地政策的調整強有力的保障了城投企業有序復工、恢復建設,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疫情對城投企業基建業務的影響。下面從基建建設、基建投資、基建運營和基建對疫情的防控助力四個方面介紹疫情對2020年城投行業基建業務的影響。

疫情下城投基建建設

從業務建設方面來看,新冠肺炎疫情對傳統城投業務的影響當前主要通過延緩復工時點作用於基建等項目工程進度上;從人口遷移上看,大部分流動人口尚未迴歸工作城市,加之部分城市對疫情管控隔離要求升級,項目建設同往年相比將延期月餘;由於一季度爲基建施工淡季,隨復工率增加,全年基建產值仍有望保持較強韌性。

城投企業主要業務模式爲與政府部門簽訂協議,承接土地整理、基礎設施建設、保障房等項目,政府以成本加成或管理費形式進行補償,形成企業利潤。這種業務模式受消費需求影響較小,基建業務進程主要與疫情期間政府財力約束、城投企業融資能力、疫情下復工時點及對項目推進效率等因素相關。疫情對政府財力的影響以及政策對城投企業再融資能力的提升相互作用,綜合結果是城投企業在穩健靈活的貨幣政策下,將獲得較爲充裕的融資(具體參見大公國際“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城投行業信用風險影響有限”),那麼復工時點及項目效率推進則是可能拉低中國基建進程的負面因素。

從復工時點看,城投企業復工時間爲2月17日、24日或3月不等;從復工人數上來看,百度遷徙數據顯示,各地節後向北京、江浙、廣東等地的遷入人口僅爲2019年同期的30%,交通運輸部數據也顯示,2020年春運前三十六日(1月10日~2月14日),全國鐵路、道路、水路、民航共累計發送旅客14.26億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47.5%,可見在年後兩週內,大部分流動人口尚未回到工作城市。加之北京等地實行了更爲嚴格的人口輸入政策,北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規定自2月14日起,“所有返京人員到京後,均應居家或集中觀察14天”,遷入人羣復工將再度後延半月。因此,預計各城投企業基建項目復工時間最快將在3月上旬,與往年相比,基建進度將因疫情後延一個月左右。

受春節假期和季節性影響,一季度通常爲基建施工淡季。從歷史經驗來看,近年來一季度建築業產值佔全年總產值的比重約爲16%,爲全年最低,二、三、四季度建築業產值呈逐季走高態勢,四季度產值佔全年總產值比重約爲35%。由於基建生產彈性較大,受影響的工程可在後續季度通過趕工期來彌補。此外,據國是直通車整理數據,截至2月21日,31個已經公佈復工率(以當地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復工率計)的省市區中,山東以79.4%位居首位,累計開工企業22,523家,多數省份復工率超50%。因此,預計基建建設僅受疫情短期影響,且影響程度有限,全年基建產值仍有望保持較強韌性。

疫情下城投基建投資

從對城投企業基礎設施建設業務的投資來看,財政部對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的下達加快了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速度,爲疫情下基建投資拉動經濟打下良好基礎。

2月11日,財政部提前下達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爲城投企業基建投資提供重要前提條件。爲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地方政府債券發行使用進度,經國務院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近期財政部提前下達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8,480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限額5,580億元、專項債務限額2,900億元。加上此前提前下達的專項債務1萬億元,共提前下達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18,480億元。

此外,城投業務模式還包括交通、貿易、旅遊等,通過已建成項目的運營形成收入。這些業務由於由需求主導,受疫情降低消費、出行需求影響,直接降低業務規模和收入,即使疫情出現拐點,只要尚未結束或尚未研發出有效的防疫、治療手段,這種影響將一直持續,因此,專項債的發行可緩解疫情對城投其他業務模式下企業生產運營的影響。從實踐上看,今年地方專項債的發行進度明顯加快,且拉動經濟的作用將更加長效化。

首先從發行數據來看,春節後第一批地方債由北京市政府於2月10日發行,發行規模共計692億元。截至2月15日,2020年已發行地方債7,924.64億元,超過了2019年前2個月的累計發行額7,821.38億元,今年新增地方債的發行節奏明顯快於去年。其次從下一步專項債的發行使用情況來看,根據財政部相關負責人2月10日的表述,爲確保今年初即可使用見效,儘早形成對經濟的有效拉動,專項債發行節奏或將加快;同時爲了形成拉動經濟的長效機制,要加快建立高質量的項目儲備,這表明在中短期內基建仍將起到經濟平穩發展的“壓艙石”作用。

  疫情下城投基建業務運營保障

穩經濟和重大項目建設是各級領導在抗擊疫情工作會議中的重要部署。

2020年2月16日出版的第4期《求是》,發表了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時的講話》,習近平在關於保持經濟平穩運行部分強調,堅持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黨中央決策部署的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都要抓好,黨中央確定的各項任務目標都要完成,重點要求積極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和推動重大項目開工建設。

李克強在2月1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提出的八項要求中,也包括推動重大項目儘早開工和建設,要求各地加快項目前期工作,做好用工、土地、資金、用能等保障。

國家主要領導在各類抗擊疫情工作會議上,在對疫情工作進行部署後,均強調了保證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實現和重大項目建設。

爲應對疫情、加快復工復產,國家及各地陸續出臺政策,在確保患者醫療費用保障的同時,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困難行業企業進行扶持,積極恢復企業及其供應鏈的有效運轉。

爲應對此次疫情,黨中央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領導下開展工作,黨中央向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派出指導組。一行兩會也相繼出臺了應對疫情的各項政策,自1月26日開始,銀保監會加強對受疫情影響的行業、企業信貸支持,要求各銀行保險機構要通過調整區城融資政策、內部資金轉移定價、績效考覈辦法等措施,提升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的金融供給能力。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鼓勵通過適當下調貸款利率、完善續貸政策安排、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等方式,支持相關企業戰勝疫情影響。

財政部發布通知,要求對確診患者發生的醫療費用,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按規定支付後,個人負擔部分由財政補助。此外,財政部在資金保障和政策保障方面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同時,在支持復工復產方面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行業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延長至8年。

除此之外,2月12日,浙江、上海、南昌等地出臺政策,保障基建行業及城投企業有序復工恢復生產運營。其中,浙江省出臺《關於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資源要素保障服務的通知》,提出土地成交簽約和出讓金繳納可延期,允許延期交地、開工和竣工。上海市出臺《關於全力應對疫情支持服務企業法陣的若干土地利用政策》,提出調整土地價款繳付方式和期限,順延開竣工和投達產履約時間。南昌市出臺《關於防控疫情期間適當調整土地供應工作支持企業穩定發展的通知》,允許延期簽訂成交確認書和出讓合同,允許延期繳納出讓金,允許延期開竣工,延期期限不超過6個月;2020年2月12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出讓的宗地,土地出讓競買保證金比例全部調整爲20%,同時商品住宅或商住混合用地出讓金繳納期限調整爲6個月,其他項目爲12個月,但簽訂土地出讓合同需一個月內繳納50%出讓金。

各級政府本着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採取了最全面、最嚴格的防控舉措,世界衛生組織及多個國家對我國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中央到各級政府對疫情給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帶來的影響也及時採取了各項措施、發佈了多項政策,積極確保企業及其供應鏈的有效運轉。

  城投企業基建助力疫情防控

近日來,多地各行業已陸續進入復工復產階段,政府和各部委有序推動有利於疫情防控工作並滿足復工復產條件的企業開工;因疫情防控需要,爲助力武漢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建成投產,基建行業多家公司已提前復工復產參與建設。

雖然疫情對城投企業基建業務進度造成不可避免的影響,但隨着國家、地方各項政策的出臺,多省建築復工也在陸續推進,10餘省市建築復工時間爲2月10日。交通部發文稱除部分較重地區,應力爭2月20日前復工,各地要按照2020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確定的投資目標任務,全面推進規劃項目“應開盡開、能開快開”。事實上,爲了支援抗“疫”醫院建設,不少基建企業提前復工,保障物資供應。爲救治新型肺炎患者,解決現有醫療資源不足問題,在萬千網友“雲監工”之下,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僅耗時十天建成並投入使用。2月9日下午,武漢火神山醫院正式收治從武漢市定點收治醫院轉診而來的重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患者。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築面積共10.9萬平方米,能夠容納2,600張牀位。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均由中建三局牽頭。其中,武漢建工、武漢市政、漢陽市政共同施工火神山醫院建設,武漢地產共同施工雷神山醫院建設。此外,還有6家中建三局局屬企業以及12家中建集團兄弟單位參與建設,高峯期現場總人數達13,000餘人。基建行業多家上市公司也積極投身抗擊疫情、馳援武漢的各條戰線,參與各地防疫醫院建設。

  結論

受疫情影響,本年各地復工時間均有一定的推遲,或影響基建復甦節奏。基建業務所涉及的建築行業屬於典型的人員密集型行業,人員流動量大,在疫情特殊時期必將對大量外來勞動人員採取必要的隔離措施。因此,一季度城投行業的基建業務或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一季度通常爲建設施工的淡季,其業務體量在全年佔比較低,若後續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年業績有望恢復正常水平。在專項債等財政支持加大、資金邊際寬鬆及疫情後逆週期調節或適度加強下,2020年基建業務仍將穩增。此外,隨着支持政策的不斷出臺,預計基建投資增速將穩步回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