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海边,日落。

渔民把打捞上的鱼就地炖煮,鲳鱼的鲜香引得人们纷纷靠近,不知道是谁,一不小心把年糕掉落了进去,于是有了这道“东海鲳鱼烧年糕”。

物换星移,厨房里也烹饪着同样的菜肴。

鲳鱼和年糕是台州当地的,出处挑明,做法也非常容易复刻,大厨丝毫不担心被模仿,他的底气,来自于食材的绝对新鲜。鱼肉新鲜,肉质紧实,汤汁借走一部分鲜味赋予年糕,于是年糕变得比鱼肉还要抢手。

东海鲳鱼烧年糕

东海鲳鱼烧年糕就诞生在这里,一个高品质的小饭局,一处城市中的秘境,这里是鹿桃·粤小馆

闹中取静,柳暗花明,文安路的一排别墅,已然成为沈阳最浪漫的地方,鹿桃就是其中一座。

从这块紫铜门牌开始,即将开启你的味觉旅行……

建筑共三层,空间安静悠然,桌椅布置考究,以暗色调为主,空间自有的气场,让客人都会不自觉的低声说话。

玄关开辟出一个单独的空间,只凭一幅冯唐的亲笔书法,日光投射下来,就隔绝了浮躁的心情。

一层主要是食材展示区,食材展示区又分为蔬菜区和海鲜区。

海鲜都是在台州打捞后,冰鲜空运过来的,从打捞到上桌,不超过36小时东海黄鱼、仙子鱼、棉童鱼、白鲳鱼……展台不算大,但它是沈阳最全的台州海鲜台。

二层是主要的用餐区,有点海派的风格,底色与光影杂糅出老上海的味道。

包房都是以古代地名命名的,金陵、武林、奉天……怀旧感层层深入。

“林深时见鹿”,道路的尽头峰回路转,是一座鹿桃雕塑,这是鹿桃的标志,请艺术家特意定制的。

三层是一整个包房,保留建筑原有结构,还能看出原本的坡屋顶,民国老上海的牌匾上写着“喜溢龙门”,庄重又不失平和。

餐厅的主人喜欢旅行,旅途中遇到与鹿和桃有关的东西,都收集起来装饰他的餐厅:

包房里的挂画,其实是日本的金箔小扇;

墙壁上小鹿造型浮雕木板,其实是民国时期的一个床头板;

细细品味,件件都是小古董。

沿着实木阶梯拾级而上,目之所及,还有很多有趣的细节,欧洲的黄铜把手、读书的关公……就透露这么多,等你自己去探索吧。

所谓“大道至简”,于是房间有大片的留白,不仅装饰如此,食物也是一样。

鹿桃的食物之美,在于考究的用料、新鲜的食材、精湛的技艺和原始的烹饪手法,相比之下,器物和摆盘并不重要。

因为只有不花哨,食客才会收敛心神,去体会深藏于食物深处的味道,完成“食必求真,然后至美”的理念。

粤菜小炒

新鲜广东芥蓝,爽而不硬,脆而不韧, 3斤芥蓝筛选出1份,粗的不要,老的不要,损耗率超过80%。

澳洲A5级和牛,脂肪交杂,汁水丰盈,肉质软嫩细腻,有天然奶香味。

芥蓝焗和牛

烹饪尽可能简单,采用粤菜常用的“焗”制工艺,大厨几十年的经验,此刻只用来掌握火候。

当食物至真至美,容器也就无需花哨,牛肉保留原香,芥蓝保留清爽,打开盖子,香气熏染一室……

台州海鲜

对多数沈阳人来说,相比粤菜, “台州海鲜”或许有些陌生,但它在北上广等城市,已经有了一定的江湖地位。

台州海鲜的食材以鱼为主,烹饪方法主要是家烧,一个极其简单的组合,但越是简单,越是能保留鱼的原汁原味,吃的就是鱼的肉质和鲜美。

沙蒜烧豆面

沙蒜就是海葵,这种漂亮的生物,做成食物同样不俗,有滋阴补阳的食疗功效。豆面是台州的一种特产,外表类似粉条,口感更加爽滑。

这道菜的出色之处,就是非常“下饭”,一碗白米饭,拌点豆面,配点沙蒜,大概就是“香”字最恰当的解读了。

原汁东海墨鱼

东海墨鱼的外表不是很友好,但那些黑色就是墨鱼自身的墨汁,鱼汁烹鱼肉,这一定是最 “原汁”“ 原味”的菜了。

广式点心

鹿桃后厨管理团队全部来自广东,点心师傅之前在米其林餐厅任职,确保所有点心都是店里做的,没有半成品。

玫瑰五谷包

玫瑰五谷包外表平平,触手是微微的酥脆,掰开时松软却又绵密,里边是微甜的五仁馅,趁热吃一口,会让你非常感动。

雪花和牛挞

 “雪花和牛挞”,一个和牛馅的蛋挞,和牛多汁,蛋挞香甜,最富有创意性的搭配。

例汤

例汤是最体现粤菜师傅功力的东西,功夫难得,所以限量供应。

鸡枞花胶汤

鸡枞、花胶、竹荪,小火慢煲6小时,三种食材三种鲜,尤其是花胶,作为“海四珍”之一,还有美容养颜的功效。

菜胆海螺汤

菜胆海螺汤就是经典的粤式汤了,汤鲜味浓,回味悠长。

与环境、食物相匹配的,是不低于五星级的服务质量,所以商务宴请、朋友小聚、行家品评,鹿桃都可以驾驭。

我想活的庸俗一点,美景美食,快意人生。你说食物不过用来果腹,何必吃得这样精致?

我会用《饮食男女》中的一句话回答你: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不想也难。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