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着海外疫情的不斷擴散,資本市場開始出現風險資產股票、大宗商品,以及避險資產黃金同步下跌的景象。對此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由於最近觸發黃金漲勢的都是海外疫情發展所致,在沒有出現明顯進展的情況下,金價的上漲動力正在逐漸減弱。

21世紀經濟報道

原標題:倫敦金止步1700美元關口,金價與股市齊跌,避險資產黃金爲啥不再金光閃閃?

隨着海外疫情的不斷擴散,資本市場開始出現風險資產股票、大宗商品,以及避險資產黃金同步下跌的景象。

繼北京時間昨夜道指等美國主要股票指數大跌逾4%後,今日大宗商品再遭血洗。

至28日收盤,接近20個商品期貨主力合約跌幅超過3%,其中又以工業品橡膠、原油、鋅跌和鐵礦石跌幅居前,其中橡膠主力2005合約單日跌幅高達6.75%。

避險資產方面,近期受疫情帶動連續走高的黃金也已失色。

倫敦金在前幾日逼近1700美元關口逼近七年高位,同時ETF持倉量創下歷史新高後,開始止步不前。至發稿前,該品種已經回落至1630美元/盎司一線。

德國商業銀行分析師丹尼爾·布里瑟曼指出,“市場參與者在過去幾天中不時出售黃金,部分是爲了獲利,而部分是爲了彌補其他地方的損失。黃金ETF昨日結束了創紀錄的一系列流入,並在26天的交易中首次出現了流出(2.6噸)。自今年年初以來,ETF持有量僅增加了近90噸。

實際上,隨着疫情向全球範圍的擴散,近期黃金已經累計了相當漲幅,併成爲了年內表現最爲出色的大類資產。

最新數據顯示,倫敦金年內漲幅爲7.04%,同期道瓊斯指數則出現9.71%的下跌,期間英國富時100指數跌幅也達到9.89%。

國際金價的連續上漲,無疑對多頭的獲利了結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對此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由於最近觸發黃金漲勢的都是海外疫情發展所致,在沒有出現明顯進展的情況下,金價的上漲動力正在逐漸減弱。

換言之,即疫情擴散帶來避險情緒的邊際效用正在逐步減弱。

反觀此前接近1700美元/盎司的金價,放到上一輪十年大牛市期間也處於相對較高位置,所以在經過近期的連續上漲後,部分多頭資金選擇了獲利了結,規避大幅回撤風險。

此外,還有一層擔憂是,疫情所帶來的對全球宏觀經濟的衝擊預期,則可能對實物黃金的需求產生拖累效應,做多資金態度隨之變得愈發曖昧。

多重因素疊加後,黃金等避險資產開始階段性回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