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现在东干人依然操中国陕西方言与甘肃方言的混合方言,但他们均能讲流利的俄语,以及通用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或乌兹别克语,因为历史的原因,他们中间的一些人也总喜欢来中国西安“认祖”,这件事实际上也没什么不可以的,但某些人硬是把他们说成“中国人”或者“中国回族”显然是不合适的。

中亚“陕西村”的东干人在西安“西洽会”

东干人实际上是清末陕甘回民动乱的残部,这些人被左宗棠率领的中国军队一路追杀逃往俄境,并在那里定居生活了下来。现在,这些人主要有两支,一支为甘肃籍,一支为陕西籍,两支人口相差不大,总计约10-11万人,主要生活在今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极少部分散居在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

东十人与中国回族是同源的,现在,有些人习惯上仍然将这部分人称为回族,但这种称谓是不严谨的,因为,回族是新中国才有的概念,而东干人在入俄前是被称作回民的。回民与回族这个概念是有差别的,回民是一群人或者是一个群体的人,但他们不一定是一个民族,至少是没有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可的。所以,回族一定是回民,而回民不一定是回族。

中亚“陕西村”的东干人在西安“西洽会”

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说回族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民族,而其他国家是不可能拥有的这个民族的,至少在名称上应该是有区别的。事实也是,1942年苏联以“东干”一词为这支民族命名,而东干族人认为自己与中国回民同源,称呼自己为“回回”。

在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前夕,这支自称“回回”跟随白彦虎辗转流落到异国他乡的人群,大约发展到了两万人左右,大部分居住在营盘和邵尔秋两个集体农庄内。在卫国战争期间,营盘集体农庄有283名回族青年参军,其中165人战死疆场;邵尔秋集体农庄有228人应招入伍,144人策划能够为烈士。这些在卫国战争中英勇战斗的回族青年中,获得最高荣誉的是苏联英雄满素孜·王阿訇。

和所有英雄的故事一样,王阿訇应征入伍的那一天也是非常感人的。

东干人来西安

那一天是1942年12月的某日,这时候王阿訇已经34岁了,他有些悲壮地告诉妻子,我们要夺回沦陷敌手的国土,请你等着我胜利回来。之后,王阿訇在位于乌拉尔山脉东麓、西西伯利亚平原西南部的车里亚宾斯克进行了短暂的集训,被分配至第十三集团军,又接受了120毫米迫击炮手和基层指挥员的培训,被授予中士军衔。后来,因为他战斗素质好并会吉尔吉斯、哈萨克、乌兹别克、汉语和俄语,被任命为反坦克炮排排长,还在1943年加入了苏共。

王阿訇的事迹大约是这样的:1943年,第十三集团军参加了库尔斯克会战。库尔斯克会战是德军最后一次对苏联发动的战略性大规模进攻,意图通过对苏军造成大量伤亡从而全面夺回战略主动权。在开战之前,德军是掌握的战略主动权的,能够自主选择发动战略进攻的时间和地点,但在战役之后,德军则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并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苏联红军从这里开始了收复国土的大规模进攻。因此,库尔斯克会战被称作是苏德战争的分水岭。

王阿訇

7月5日凌晨,德军两路夹击苏军,地点在库尔斯克郊外的波拉达萨瓦。王阿訇所在的部队与德军激战,敌人的炮火猛烈,王阿訇的炮兵排在激战中,很快被打得仅只剩下4个人了,百余名德军正朝这4个人包围而来。其后,另外3名战友也牺牲了,阵地上仅剩的王阿訇也受伤了,他用最后一丝力量向德军投出一枚反坦克手雷,但这一枚手雷并没有爆炸。“几十个德国士兵冲进堑壕想要缴获迫击炮和散落的其他武器,还想抓活的。王阿訇藏在暗处,瞅准机会,抱起一颗迫击炮弹,拔掉了引信帽,砸向了座钣,炮弹爆炸了,他和周围的五十多个敌人同归于尽。”

英雄的一幕被远处观察所的指挥员通过远镜观看到了,王阿訇壮举让这位指挥员连夜写出报告向上级请功,而王阿訇的事迹被第十三集团军作为典范在整个集团军中宣传。在战役结束后的9月8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大会主席团授予王阿訇“苏联英雄”称号,并授予列宁勋章一枚。后来,人们在王阿訇的故乡米粮坊的大路旁,建立了“满素孜·王阿訇纪念馆”,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了米粮坊的一个街道和小学校,其纪念碑的铭文内容是:“1943年7月5日,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炮兵第12师迫击炮第232团炮长满素孜·王阿訇在此地为保卫祖国而英勇牺牲。”

中亚“陕西村”的东干人在西安“西洽会”

王阿訇是东干人中走出的一个民族战斗英雄,而在其他方面,东干人也是名人辈出的。如:雅斯尔·十娃子为吉尔吉斯斯坦东干族作家、诗人;穆合麦·伊玛佐夫为吉尔吉斯斯坦东干族语言学家、作家;马尕子·马三成为苏联共产革命指挥官、政治家,等等。现在东干人依然操中国陕西方言与甘肃方言的混合方言,但他们均能讲流利的俄语,以及通用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或乌兹别克语,因为历史的原因,他们中间的一些人也总喜欢来中国西安“认祖”,这件事实际上也没什么不可以的,但某些人硬是把他们说成“中国人”或者“中国回族”显然是不合适的。(文/路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