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現在東干人依然操中國陝西方言與甘肅方言的混合方言,但他們均能講流利的俄語,以及通用哈薩克語、吉爾吉斯語或烏茲別克語,因爲歷史的原因,他們中間的一些人也總喜歡來中國西安“認祖”,這件事實際上也沒什麼不可以的,但某些人硬是把他們說成“中國人”或者“中國回族”顯然是不合適的。

中亞“陝西村”的東干人在西安“西洽會”

東干人實際上是清末陝甘回民動亂的殘部,這些人被左宗棠率領的中國軍隊一路追殺逃往俄境,並在那裏定居生活了下來。現在,這些人主要有兩支,一支爲甘肅籍,一支爲陝西籍,兩支人口相差不大,總計約10-11萬人,主要生活在今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極少部分散居在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

東十人與中國回族是同源的,現在,有些人習慣上仍然將這部分人稱爲回族,但這種稱謂是不嚴謹的,因爲,回族是新中國纔有的概念,而東干人在入俄前是被稱作回民的。回民與回族這個概念是有差別的,回民是一羣人或者是一個羣體的人,但他們不一定是一個民族,至少是沒有得到國家層面的認可的。所以,回族一定是回民,而回民不一定是回族。

中亞“陝西村”的東干人在西安“西洽會”

也正是這個原因,我們說回族是中國特有的一個民族,而其他國家是不可能擁有的這個民族的,至少在名稱上應該是有區別的。事實也是,1942年蘇聯以“東干”一詞爲這支民族命名,而東干族人認爲自己與中國回民同源,稱呼自己爲“回回”。

在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前夕,這支自稱“回回”跟隨白彥虎輾轉流落到異國他鄉的人羣,大約發展到了兩萬人左右,大部分居住在營盤和邵爾秋兩個集體農莊內。在衛國戰爭期間,營盤集體農莊有283名回族青年參軍,其中165人戰死疆場;邵爾秋集體農莊有228人應招入伍,144人策劃能夠爲烈士。這些在衛國戰爭中英勇戰鬥的回族青年中,獲得最高榮譽的是蘇聯英雄滿素孜·王阿訇。

和所有英雄的故事一樣,王阿訇應徵入伍的那一天也是非常感人的。

東干人來西安

那一天是1942年12月的某日,這時候王阿訇已經34歲了,他有些悲壯地告訴妻子,我們要奪回淪陷敵手的國土,請你等着我勝利回來。之後,王阿訇在位於烏拉爾山脈東麓、西西伯利亞平原西南部的車裏亞賓斯克進行了短暫的集訓,被分配至第十三集團軍,又接受了120毫米迫擊炮手和基層指揮員的培訓,被授予中士軍銜。後來,因爲他戰鬥素質好並會吉爾吉斯、哈薩克、烏茲別克、漢語和俄語,被任命爲反坦克炮排排長,還在1943年加入了蘇共。

王阿訇的事蹟大約是這樣的:1943年,第十三集團軍參加了庫爾斯克會戰。庫爾斯克會戰是德軍最後一次對蘇聯發動的戰略性大規模進攻,意圖通過對蘇軍造成大量傷亡從而全面奪回戰略主動權。在開戰之前,德軍是掌握的戰略主動權的,能夠自主選擇發動戰略進攻的時間和地點,但在戰役之後,德軍則完全喪失了戰略主動權並從戰略進攻轉爲戰略防禦,蘇聯紅軍從這裏開始了收復國土的大規模進攻。因此,庫爾斯克會戰被稱作是蘇德戰爭的分水嶺。

王阿訇

7月5日凌晨,德軍兩路夾擊蘇軍,地點在庫爾斯克郊外的波拉達薩瓦。王阿訇所在的部隊與德軍激戰,敵人的炮火猛烈,王阿訇的炮兵排在激戰中,很快被打得僅只剩下4個人了,百餘名德軍正朝這4個人包圍而來。其後,另外3名戰友也犧牲了,陣地上僅剩的王阿訇也受傷了,他用最後一絲力量向德軍投出一枚反坦克手雷,但這一枚手雷並沒有爆炸。“幾十個德國士兵衝進塹壕想要繳獲迫擊炮和散落的其他武器,還想抓活的。王阿訇藏在暗處,瞅準機會,抱起一顆迫擊炮彈,拔掉了引信帽,砸向了座鈑,炮彈爆炸了,他和周圍的五十多個敵人同歸於盡。”

英雄的一幕被遠處觀察所的指揮員通過遠鏡觀看到了,王阿訇壯舉讓這位指揮員連夜寫出報告向上級請功,而王阿訇的事蹟被第十三集團軍作爲典範在整個集團軍中宣傳。在戰役結束後的9月8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大會主席團授予王阿訇“蘇聯英雄”稱號,並授予列寧勳章一枚。後來,人們在王阿訇的故鄉米糧坊的大路旁,建立了“滿素孜·王阿訇紀念館”,並以他的名字命名了米糧坊的一個街道和小學校,其紀念碑的銘文內容是:“1943年7月5日,最高統帥部大本營預備隊炮兵第12師迫擊炮第232團炮長滿素孜·王阿訇在此地爲保衛祖國而英勇犧牲。”

中亞“陝西村”的東干人在西安“西洽會”

王阿訇是東干人中走出的一個民族戰鬥英雄,而在其他方面,東干人也是名人輩出的。如:雅斯爾·十娃子爲吉爾吉斯斯坦東干族作家、詩人;穆合麥·伊瑪佐夫爲吉爾吉斯斯坦東干族語言學家、作家;馬尕子·馬三成爲蘇聯共產革命指揮官、政治家,等等。現在東干人依然操中國陝西方言與甘肅方言的混合方言,但他們均能講流利的俄語,以及通用哈薩克語、吉爾吉斯語或烏茲別克語,因爲歷史的原因,他們中間的一些人也總喜歡來中國西安“認祖”,這件事實際上也沒什麼不可以的,但某些人硬是把他們說成“中國人”或者“中國回族”顯然是不合適的。(文/路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