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終端新車讓利也許會影響二手車保值率,但是站在真實折舊的角度,新車的現金讓利往往很大程度可以抵消賣車時的殘值差異,對於消費者而言只是意味着這個差價是在購車時提前拿到手還是賣車時再拿而已。純粹從消費者的支出角度看,保值率很高的凱美瑞反而在真實折舊上也最高。

“這車保值率高,買了絕對不虧!” “那個車的保值率很低,以後賣不出好價錢!”這些話在消費者購車時不少從4S店銷售人員那聽到,因此潛移默化中,覺得保值率越高的車型,車主在賣出時因產品貶值承擔的經濟損失也越小。看似無比正確的觀點,可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就做一個測試,看購買無終端優惠、高保值率車型與購買大終端優惠、低保值率車型,到底哪個更省錢?

保值率與車輛真實折舊正相關嗎?

首先,我們引出一個新概念——車輛真實折舊,即消費者購車價格與賣車價格的差值。

爲什麼我們會關心車輛真實折舊?因爲這纔是消費者從購車到賣車的全生命週期裏車輛本身真實支出的價格,真實折舊越高,消費者在賣車時“虧”得越多。因此,從消費者經濟利益角度來看,這是比單純看保值率更值得參考的因素。

爲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以上海地區合資中型車市場爲例,以中國平均六年的二手車齡爲依據,對比凱美瑞、帕薩特、阿特茲、君威四款車型在六年後的市場殘值,分別計算其真實折舊。

從這份計算中,我們能看出如下幾個問題:

1. 考慮購買時的終端優惠後,保值率與真實折舊並不存在直接關係。純粹從消費者的支出角度看,保值率很高的凱美瑞反而在真實折舊上也最高。

2. 保值率最低的君威與保值率最高的雅閣,六年後的真實折舊差異僅爲6,000元。

3. 真實折舊最低的帕薩特與邁騰,是終端優惠與保值率取得平衡的結果。

寫在最後:

結果似乎與消費者的固有認知有差異:保值率高的車型,反而不一定能“少虧錢”;保值率低的車型,也並不一定就“虧得多”。終端新車讓利也許會影響二手車保值率,但是站在真實折舊的角度,新車的現金讓利往往很大程度可以抵消賣車時的殘值差異,對於消費者而言只是意味着這個差價是在購車時提前拿到手還是賣車時再拿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