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松風 · 主播 |安東尼

  十點讀書原創

  你過得不好,是因爲想得太多

  前兩天,一個很久沒聯繫的大學同學突然約我出去喫飯。

  他以前在學校成績很好,一畢業就去了一家大公司,但聽說後來幹不下去辭職了。

  一聊起這事,他就大吐苦水,說自己在那家公司有多麼痛苦壓抑:

  有次他的工作彙報出了點小問題,又碰上領導那天心情不好,被當衆狠狠訓了一頓。

  他心裏很委屈,覺得領導是故意拿自己開刀,從此看見領導就避着走,開會時也坐在角落裏不吭聲,久而久之,領導真的對他越來越冷淡了。

  他在路上遇到幾個同事,便主動去打招呼,可人家聊得正嗨沒理他,讓他很尷尬。

  他想了半天也沒想明白哪裏得罪他們了,後來越想越氣,覺得那些同事是倚老賣老,故意針對自己。從此,部門有聚會他也推託有事不參加,後來再有活動時,也沒人再叫他了……

  去公司才半年,他就把周圍人的關係都搞僵了。每天一去公司,他就覺得心情壓抑,工作也一直沒有起色。

  無奈之下,他只好辭職走人。

  直到現在,他還是憤憤不平,覺得是別人故意打壓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都容易陷入這種誤區,過於在意別人的行爲,卻忘了自己原先的目的。

  領導衝你發火,同事對你視而不見,你可以一笑置之,也可以默默努力證明自己,但沒必要因爲這點小事思來想去、壞了心情。

  畢竟,你來這裏是爲了工作,而不是跟別人搞好關係。

  《中國合夥人》裏有句話:“年輕的時候,不該什麼都不想,也不能想太多,想得太多會毀了你。”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你不必討所有人的歡心,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你。少關注點別人,多關注點自己,因爲你未來的路,只能靠你自己走。

  唯一能傷害你的,是你的在意

  我表姐長得很漂亮,對人也很和氣,但幾次戀愛卻都以失敗告終。

  每次分手,表姐總是哭得撕心裂肺的,說自己付出了這麼多,爲什麼還總被別人傷害。

  一開始我們都很替表姐惋惜,後來才慢慢知道了原因:

  表姐給男友發微信,男友如果沒及時回覆,或者回復得比較敷衍,她就覺得男友變冷淡了;

  男友給其他女孩的朋友圈點個贊,她都要疑神疑鬼半天,猜測兩人到底是什麼關係。

  有一次男友沒回她信息,卻給一個女同事的朋友圈點了贊,爲了這事,表姐還跟男友大吵了一架。

  想起以前看過的一個段子,一對情侶在同一天寫下的日記。

  女孩的日記洋洋灑灑:

  “昨天晚上他真的是非常古怪。我們本來約好了一起喫晚飯,但是我晚到了一會兒,就惹他不高興了。他一直不理睬我,氣氛僵極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對他說,我愛他。但他只是繼續開車,一點反應也沒有。回到家,我決定要跟他好好談一談,但是他居然一下就睡着了!

  我只好躺在他身邊默默地流淚,我現在非常確定,他肯定是有了別的女人。這真的像天塌下來了一樣,天哪,我到底該怎麼辦?”

  男孩的日記只有一句話:“意大利居然輸了……”

  初看只覺得好笑,仔細想來才發現,這正是許多人容易受傷的原因。

  佛經裏有句話:“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

  很多事情,你若不在意,大事也能化小,轉眼就能翻篇;你若太在乎,小事也會變大,最後既傷了別人,更傷了自己。

  無怪乎有人說,在愛情裏,太過認真的人,從一開始就輸了。

  作家張皓宸曾寫道:

  “一個敏感的人,大多數時間都不幸福,因爲太過在乎。在乎在對方眼裏的自己夠不夠好;在乎牽手的時候太冷清,擁抱的時候不夠靠近;在乎會不會定期失去他。”

  有的時候,幸福就像手中的沙,你握得越緊,漏得越快;放鬆一點,才能持久一點。

  有一種聰明,叫做“鈍感力”

  周國平曾說:“如果痛苦,只因爲你在乎,愈在乎就愈痛苦。只要不在乎,就一根毫毛也傷不了。”

  很多時候,我們痛苦的根源不是別人,而是那個過於敏感的自己。

  《紅樓夢》裏的秦可卿長得美情商高,堪稱人氣女王。可婆婆尤氏卻說她“雖則見了人有說有笑,會行事兒,她可心細,心又重,不拘聽見個什麼話兒,都要度量個三日五夜才罷。”

  如此優秀的人,卻因爲心思太重,聽到一點閒話就勞心傷神,最後重病纏身,年紀輕輕就香消玉殞。

  過於敏感的人,看似精明,實則是活得不夠明白。他們喜歡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外界的一點風吹草動,都能讓他們方寸大亂。

  而那些活得好的人,並非有多麼聰明,只是他們對外界的刺激比較“遲鈍”,任你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

  鄭板橋說“難得糊塗”,日本作家渡邊淳一更是提出了“鈍感力”的概念:如果你覺得聰明太累,不妨試着“遲鈍”一點。

  所謂“鈍感力”,有這五項鐵律:

  

  1.迅速忘卻不快之事。

  2.認定目標,即使失敗仍要繼續挑戰。

  3.坦然面對流言蜚語。

  4.對嫉妒諷刺常懷感謝之心。

  5.面對表揚,不得寸進尺,不得意忘形。

  

  簡而言之,就是把不快當成垃圾扔掉,把別人的評價當成白開水一樣喝掉,然後自己該幹嘛就幹嘛。

  同事老王就是個有點“遲鈍”的人,他脾氣特好,總是樂呵呵的。

  有次大家捱了領導的訓,其他人都垂頭喪氣,只有他面不改色地改方案;

  出去談業務,有客戶說話不太禮貌,他卻若無其事地繼續跟人家覈對細節;

  前幾天跟我們一塊出去喝酒,喝到一半他老婆打電話過來罵了他一頓,讓他趕緊回家,他也不生氣,一邊笑嘻嘻地哄老婆,一邊收拾東西往家裏趕。

  有時我也會問他:“別人的話說得那麼難聽,你就一點也不生氣?”

  老王抿嘴一樂:“人家的話本來就說得難聽,你還要記在心坎裏,這不是給自己添堵麼?別把它當回事,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就行了。”

  那些別人難以接受的事,在老王面前,卻像衣服上的灰,輕輕一抖就沒了。

  事其實還是那些事,只是每個人看待的角度不同罷了。

  有的人耿耿於懷,有的人卻熟視無睹;有的人當成命運大事不知所措,有的人當成芝麻小事不值一提。

  無論做人還是做事,不妨遲鈍一點,很多東西對你來說也就無關痛癢了。

  你若不屑一顧,就能刀槍不入

  《權力的遊戲》裏有句話:“獅子從不在意綿羊的看法。”

  這個世界上,真正值得你在意的東西,真的沒有那麼多。

  工作不順心,就多想想如何改進,而不是自暴自棄;遇到合不來的人,就在心裏把他們默默拉黑,不必非要跟他們做朋友。

  我們和普通人能相處愉快,不是因爲感情更好,只是因爲我們沒那麼在乎,也懶得揣摩他們,自然少了許多事端;

  我們和深愛的人常常吵架,不是因爲不夠愛,恰恰是因爲太過珍惜,才總害怕失去他們。

  能傷害你的,都是你在意的;能拉起你的,卻從來只有你自己。

  人總是對看重的事特別上心,對喜歡的人特別動情。但一個成熟的人,更要學會聽從自己的內心。

  以平常心看世事,合則來不合則去,不必過於執着;用鈍感力過生活,不管別人怎麼說,日子該怎麼過,還怎麼過。

  你若不屑一顧,就能刀槍不入。你若雲淡風輕,才能看見最美的風景。

  即可免費收聽兒童故事

  -音樂&圖片-

  背景音樂 | 好妹妹樂隊《給自己的信》

  圖片來源 |微博@宅厝

  -作者-

  松風,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十點君的人。本文首發十點讀書(ID:duhaoshu),超25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號,轉載請在後臺回覆“轉載”。

  -主播-

  歡迎把我們推薦給你的家人和朋友喲

  3秒加星標,再也不擔心找不到十點君↓↓↓

   ↓↓↓戳閱讀原文,加入十點讀書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