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業界|協作機器人:歐姆龍推出TM系列協同機器人,加速人與機器的協調

總部設在京都的公司歐姆龍已經宣佈在全球推出TM系列協同機器人家族,以實現在40個國家創新的製造環境中,人與機器和諧共處。憑藉其各種視覺功能和簡單,直觀的編程環境,歐姆龍將進一步實現人與機器之間安全,靈活和協作的製造。TM系列協同機器人的三個主要特點:1.直觀的編程界面縮短了編程時間2.集成的臂上視覺系統縮短了設置時間3.符合所有人/機協作安全標準,減少安裝時間。歐姆龍公司是基於“傳感與控制+思考”核心技術的自動化領域的全球領導者。歐姆龍的業務領域涵蓋範圍廣泛,從工業自動化和電子元件到汽車電子元件,社會基礎設施系統,醫療保健和環境解決方案。

2、業界|智能機器人:機器人幫助有嚴重過敏症的學生上學

伊利諾伊州常青公園中央中學的一名同學與Max Castillo在六年級社會學課上進行了交談。Max患有罕見的遺傳性疾病,使用移動機器人在不離開家的情況下參加課堂。11歲時,Max Castillo 錯過了其他學生的陪伴。幾種遺傳性疾病使他接觸即使懸浮在空氣中的小顆粒也會生病。但是在9月份,伊利諾伊州常青公園的中央中學出現了一個重達40磅的Beam機器人。現在,Max可以參加他家的課堂討論,看看和聽到老師和他的同事在做什麼。現在Max覺得他再次成爲學生團體的一部分。Max通過他的筆記本電腦控制機器人,在學校的助手的幫助下將其從一個班級引導到另一個班級。而Max的臉部視頻輸入顯示在機器人的平板電腦屏幕上。

3、業界|家用機器人:以色列初創企業Intuition爲老年人建造智能機器人

以色列初創企業Intuition的Danielle Ishak花了很多時間開發一種從科幻電影中挑選出來的家用機器人。這位28歲的機器人研究人員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弄清楚人們是否真的想要一個人在家中。作爲一名人機交互研究員,她的任務是研究早期測試人員與公司桌面機器人的互動方式,桌面機器人包括一個平板電腦屏幕。名爲ElliQ的機器人專爲退休人員設計。它可以講笑話,提供建議,提供喝水的提醒,並提供機器人陪伴。Ishak擁有聖何塞州立大學的人文和人體工程學碩士學位,去年,她加入以色列初創企業Intuition,成爲其第一位美國員工。爲老年人設計機器充滿了耗時的反覆試驗。該公司表示,最初計劃於今年發佈的ElliQ將在2019年某個時候開始銷售。

4、業界|服務機器人:Sea-Tac機場發佈機場服務機器人Tracy

Sea-Tac對機器人Tracy進行了測試,其中包括提醒乘客在進行登機安檢之前清除圍巾,夾克和腰帶等物品並清空口袋。Sea-Tac創新總監Dave Wilson表示,在機場使用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不僅效率高,而且是人民所期待的。去年,機場找到了機器人接管重複但必要任務的理想場所。在研究如何加快安全檢查站流程的過程中,一個團隊發現站在安全線上並鼓勵乘客在他們到達檢查站之前儘早移除腰帶和筆記本電腦等物品,這有助於線路更快地移動。該團隊決定將一個名爲Tracy的機器人用來檢查旅客。機器人講述並提供瞭如何快速通過安全保護的建議,提前取下圍巾,腰帶和夾克等 - 並且“她”以六種語言完成並且從不厭倦。威爾遜表示,該實驗使整體安全檢查點流程的潛在收益提高了18%至20%。”Sea-Tac被公認爲是可持續發展和經濟發展的全國領導者,擁有並經營西雅圖 - 塔科馬國際機場,郵輪,貨物和糧食碼頭,漁民碼頭,五個公共碼頭和當地房地產資產。

5、業界|服務機器人:阿里實體酒店“FlyZoo Hotel”將開業

飛豬官方微信公號稱,阿里實體酒店“FlyZoo Hotel”將開業,內部代號爲“未來酒店”,從入駐登機、入駐體驗到退房環節,都由機器人提供服務。酒店中文名將於今天公佈。

6、業界|水下機器人: 馬裏亞納海溝的“挑戰者深淵”將迎來新的探險者

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潛水艇製造商Triton宣佈,將使用Triton 36000/2載人潛水器挑戰海洋最深處:馬裏亞納海溝的“挑戰者深淵”,其深度約爲35800英尺(1.1萬米)。此前只有三人接近了深淵底部,其中包括兩名探險家和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據Triton介紹,36000/2潛水器是目前唯一經過認證的可重複穿越36000英尺深度的商用潛水器。它重11.2噸,主要由鈦合金打造,擁有12塊電池和10個電動推進器,可以在2.5小時之內垂直下潛到36000英尺。潛水器最多容納兩人,操作者可以通過四個攝像頭和三個窗口觀察外界情況。Triton首席設計工程師John Ramsey表示,36000/2潛水器的氧氣儲備量可供兩人使用四天,最長可在水下連續工作12個小時,並且具備多種安全保障機制。所有的推進器,機械手和電池都可以與艇身分離,防止被水下物體纏住。如果所有電池都發生故障,那麼潛水器會自動減少壓載重量,返回水面。

7、學界|智能機器人: 李飛飛團隊造可學習人類的機械臂

學習似乎是隻有人類才具備的特殊技能,但最近,智能機器人似乎也開始向人類學習和討教。斯坦福大學李飛飛團隊的研究人員最新開發的機械臂,可以學習人類展示的拾取物體等操作,而且更有趣的是,機器人可以同時學習多種經驗。10 月 29 日該小組在瑞士蘇黎世召開的機器人學習大會上展示了他們的機械臂。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訓練和測試的機械臂基於兩個框架,這兩個框架一起運作可以幫助機械臂更快更容易地學會一些基礎技能。其中 RoboTurk 框架可以讓人們實時引導機械臂完成任務,這一引導可通過智能手機或瀏覽器實現。而 SURREAL 則通過同時運行多項經驗學習來加速學習過程,這就允許機械臂同時學習多種任務。團隊成員計算機科學博士生 Yuke Zhu 展示瞭如何通過他 iPhone 上面的 app 對系統進行操作。他可以通過揮動手機指導機械臂對周圍環境進行交互和探索。但這往往需要大量的手臂揮動或大量數據。就像父母教孩子如何刷牙一樣,人們可以對機械臂展示如何做特定任務。

加入社羣

機器人大講堂Rob社羣開始招募啦!如果您正在從事或想要從事機器人行業、想要學習這一方向,都歡迎您加入我們共同探討機器人前沿科技。

在機器人大講堂公衆號對話框回覆“交流羣”獲取入羣方式!

推薦閱讀

訪問訪談

丨丨

企業報道

丨丨丨

前沿技術

往期講座

溫馨提示

意向合作,文章轉載, 均可聯繫堂博士

商務合作:13810423387(同微信)

媒體合作:15611695072(同微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